发信人: freude(
)
整理人: nikkosport(2004-07-13 02:20:37), 站内信件
|
一条三四米长的木篷小艇,一套做粥器具,一把蒲葵扇和一个老式珠江牌收音机,这就是76岁艇仔粥档主兼工仔财叔的所有家当。这既是他生活的地方,又是他经营“财记驰名艇仔粥”的场地。
小艇停靠在琶洲石基村附近的河涌旁,一停就18年了。财叔是广州的水上人家,卖着名副其实的艇仔粥已有五六十年。以前他会划艇到芳村、海角红楼、小洲、龙潭等地卖粥,珠江禁入之后就在此处安顿下来了。76岁的财叔每日都在艇仔上面卖艇仔粥,每天凌晨三四点就起床,到五六点后到附近菜市场买齐肉菜,回到小艇后熬粥。到了十一二点,白粥熬好了,陈伯将一面印有“财记驰名艇仔粥”的红布招牌插在了岸上。
卖粥的时间是中午到下午六点左右,两元一大碗,料多而足,花生、海蛰、炸猪皮、叉烧、甚至还有很香的蚝仔,这些都是财叔亲自调制。客人来了,先把配料放进碗里再把滚烫滚烫的粥淋在料上,接过来的时候一定先放在河堤上吹吹风,滚烫滚烫的粥很香。
吃粥的有村民,也有很多到黄埔古港来游玩的客人。陈伯的粥口碑不错,“财记驰名艇仔粥”的招牌远近闻名,记者去采访的时候,跟人说“要找卖粥的”,路人就能马上指出路来。节假日生意会好些,像五月一二号,每天都能卖出一百多碗,平时也有几十碗。
临走时,碰到专程从海珠区来吃粥的梁叔和黄阿姨,每人叹着碗粥,对记者大呼“好吃”!
陈伯夫妇有儿有女,都住在陆上不再卖粥了。只有老两口还守在艇上。他说,这档粥是要一直开下去的。
>>>醒目指南
1、想去吃的最好11点30分之后到比较好,因为熬粥的时间久,中午前后才开档,去早了就要等一阵才有得吃。
2、交通:在动物园南门总站坐137在黄埔技工学校站下,或者坐地铁2号线在琶洲站下转到新洲的公交车在黄埔技工学校站下,然后随便问个村民“财记艇仔粥”就行啦,搭摩托每人2元。
---- 你的微笑或者叹息,我都放在记忆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