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bjing(微草)
整理人: ybjing(2004-09-02 00:03:27), 站内信件
|
终于,又想到了去年的梵净山之行了。
[江口 小雨·假胶卷·扭伤的脚]
从镇远坐车到羊屏转车到玉屏再转车到铜仁再转车到江口,已经是晚上7点过了,在铜仁市忘记买胶卷(因为本是在玉屏说好一趟车直到江口,没想到司机到了铜仁后把我们转给了另一个司机,在广东来说,应该叫“卖猪仔”吧),所幸,一路都还顺畅,只是下车后发现把老妈再三提醒的她的风衣的腰带还是弄丢了。
找到住宿的地方,很便宜,15元一晚/人。从凯里出来到镇远到江口,就发现这一路上的私人住宿都比较便宜,例如在镇远住的那家,算是比较贵的了,60元一晚两个人,不过有独立的卫生间可以冲凉,打开窗口,正好看到清清的舞阳河水,风景着实不错。
到江口的时候开始下起了小雨,天气预报说明天还会继续下小雨,有些担心雨下大了上不了山,不过也只能即来之则安之了,走一步看一步吧。安顿好住宿便下楼来吃东西,住的地方正好在比较镇中心的位子,楼下就是小吃街,非常热闹,随便找了一家要了一个酸汤火锅,两个人就着啤酒吃着味道不错的酸汤火锅,在那个有些淅淅沥沥小雨的湿冷的夜里,确定感觉到了一丝畅快。
吃完饭,不远处有一家小小的超市,进去买了两瓶水,瑶买了一瓶大的提着的水,我嫌难拿,买了两瓶普通的,可以直接插在背包的两侧,瑶又坚持买了水果,苹果和梨,其实我是很懒得带的,因为太重,我自知自己的体力不行,再背着这么多东西,能爬上山顶的希望越发的渺茫了。依旧还是买了。突然想起忘了买胶卷,于是四处找,终于在一家经营着烟酒的、看起来还蛮正规的、有点像前些年那种国营商场的商店里买了两卷乐凯,却没想到原来是假的,于是整个梵净山之旅,在我们的相机里没有一丝一毫的记录,唯一庆幸的是第二天爬山的半路遇到了从南宁过来独自旅行的小黄,他的数码相机给我们留下一点点记忆。
出得门来,却不小心将脚扭伤了,我的脚啊,那么脆弱,那么容易受伤的脚,在别人看来光滑如镜的地方我也能一不小心就扭伤了它。于是越发的担心了,下着雨的天气,扭伤的脚,该如何去爬那有8000个石阶的山呢?
梵净山山门
[上山·数台阶]
第二天大清早七点就起了,第一件事便是拉开窗帘看看外面,雨停了,惊呼一声,收拾东西出发。下楼就有从江口到梵净山山门黑湾河的长安面的,15块钱一个人,瑶和我一人吃了一碗羊肉粉,出发。
梵净山脚,雾重重,任我们抬高了头扯疼了脖子也看不到山的原貌,买票吧,50元一人,学生半票,和瑶笑谈,凭着我们的样子,拿两个学生证来别人也是相信的吧,那可省了一半的钱呢。进去,不见有几个人,却停了几辆长安面的,司机打量着我们,叫着“小妹,坐车吧,10块钱一个人进去,这里还远,还有10公里的路程,你们走过去就爬不动山罗。”疑惑,怎么进了山门了还没到山脚?仔细看看导游图,原来真的还有一段路程才到真正的山门,于是只好上车。
车上带着我们两个,还有几个外地来的男人,慢慢行驶,果然是很远的,路面是那种很窄的水泥路,基本上也就是两 辆车擦肩而过的宽度,路面有昨晚的雨水,很滑,有几个很险的弯道,于我们这种在山区长大从小见惯了坡陡弯险的人来说倒是无所谓,那几个外地的男人纷纷惊呼,直叫司机开慢些开慢些。一路上见到很多似我们般背着背包登山的人在走着,我却庆幸坐上了车,因为,如果我们走进来的话,我想我是没机会爬上山顶了,以我的体力。路上的景致都很不错,一边是山壁一边是溪流,不时有大石块静卧在浅浅的溪流中,雨后空朦,水那么清,树那么绿。
下车,到了真正的登山点,兴奋不已,颇有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壮烈感。风萧萧兮易水寒,草草一去兮,别半路下山就好。
开始上山了,埋头走了几百个石阶,想想,哇,有几百步了吧,应该数一下的,一抬头看到前面很多
人,还有两个奇怪的亭子,走近看,原来是山上的轿夫,两个人拿着一套滑杆(两个竹竿,一个有靠背的竹坐椅),山路石梯的两边都站满了这样的轿夫,一见到有人上山便不停地吆喝,甚至会跟着你一路随行,嘴里不停地说,小姐,你上不去的,爬到一半肯定就爬不动了,难爬得很,小心爬不动还把自己伤到。坐滑杆坐滑杆……我就遇到这样的两个人,一直跟着我们爬上山顶,一直在念。自然,我是没有理睬的,一直对他们摇头,虽然他们说得我有些气恼。
越过重重的轿夫,打量了一下奇怪的亭子,竟然还有香炉,在第一个亭子前,赫然有一个小小的石碑,上书“0步”,晕了我,竟然爬了半天,从这里才开始算起步,看看开始走的那些台阶,想想自己还有些沾沾自喜,我气啊。紧紧身上的背包,继续向上走。不过路上见到很多上山和下山的都是坐着滑杆的,尤其是以下山的为多,想来应该是头一天上山住了一宿后腿脚僵直,所以大多选择坐滑杆吧,也有见一些人是连蹦带跳地往下走的,因为腿是直的,笑。不过想想自己第二天早上会不会也是这样呢。。。只是天雨路滑,石阶都是滑的,而抬滑杆的人皆健步如飞,横冲直撞地往下走,看了让人胆颤心惊,心想怎么也不会去坐滑杆,怕被摔。(后来也听说梵净山曾出过这样的事故,人被从滑杆上摔出。。。)
路上遇到老老少少一家人,大概有七八个,其中有两老口,小两口,孩子,年纪最大的老爷子有快70岁了吧,自己背着一个小小的斜挎包,精神极佳,后来一直上到3000多步的地方才停下来休息,而老太太更是精神好,在我已经气喘嘘嘘体力不支的时候见她仍是不急不徐慢慢走来,让我想起了我老妈。她也一定是这样的。几乎前半段的路程我们都是和他们同行的。
爬,爬,真是的弯着腰一步一步往上踩,一步一个台阶,背着一个大包。开始的2000步还蛮好,1000步的时候有一个休息亭,歇歇,再往上行,瑶不知道从哪儿弄来一根粗粗的树枝,交给我当拐仗,撑着走。再往上就是几百步有一上休息亭了,每一个亭子都有上上下下的人坐着,不相识的也互相闲聊两句。随时有头一天上去的人在下山,与我们擦肩而过的时候都给我们加油打气,印象最深的有两个,一个是MM,精神很好的样子,应该有同行者,不过当时只见她一个人(一直怀疑那个MM是就是跳跳,因为那天我上山她下山,只是那个MM当时的长相已经模糊了,,,),见我们坐在亭子里休息,便笑着对我们说,加油哦,努力走到4000步就好了,坡度比较缓一些了,好走了……加油!还有一对夫妻,大概是在3000多步的休息亭里遇到的,以为他们是下山的,结果他们是当天上山的,走到3000多步,女人走不动了,也不敢坐滑杆,于是放弃,准备休息一下然后下山。
一路上的景致倒未曾特别留意过,毕竟从小长在这样的环境中,随处可见花花草草灌木丛而已,大部分地方的坡都不算太陡,台阶也比较宽,只是有几处比较地方,又陡又窄,仅容两个人擦身而过,抬头看看,瑶已经走到石阶的最上方了,我还在下面慢行。
对我来说,这一次上山真的是一场很大的考验,从小身体就没有耐力,小时候游泳也比不上同学能游得远,加之工作以后几乎没有运动过,体力更是差到底了。上到3000多步的时候就已经心跳加快,气喘嘘嘘,两条腿抬不起来,还好有根棒子撑着慢慢走。
车行路边的小溪流水
车行路边,偶见一枝细小的枯树
----
小轩窗
独倚懒梳妆
且睡,且睡
梦里依稀还醉
黔山漫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