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DVD/VCD>>№5 自由讲场>>jachan专题>>Re:DVD区码小常识(z)

主题:Re:DVD区码小常识(z)
发信人: jachan(长毛象 提提你)
整理人: yong1015(2004-06-30 20:10:28), 站内信件
[今时今日之DVD]

<ZT>MOV8

国产传统dvd退出海外市场

作 者: 来 源: 发布时间:2004-6-30 人气指数:234 

记者近日从国内各大dvd生产商处相继获悉,在巨额专利费的压榨下,国内企业已普遍停止传统dvd的出口,大批传统dvd的代工企业也纷纷倒闭。碟机巨头正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寻找出路。


  出口相继叫停

  “生产传统dvd,不是微利,而是无利。”一家碟机出口大户的内部人士昨天无奈地告诉记者:“这已不是一两家企业的现状,而是整个行业的写照。”在这样的市场条件下,国内绝大部分碟机企业已经停止传统dvd出口。

  昨天,新科电子集团新闻发言人樊文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科集团已停止全部传统家用dvd出口,而主攻移动dvd、evd和液晶电视等高端产品。但他不愿透露目前移动dvd和evd的出口量是否能与原先dvd的出口量相当。万利达集团营销总监吴启楠也坦言:“现在我们主攻移动dvd的出口市场,普通dvd的出口基本上不再考虑了。”

  而创维、长虹、上广电等国内家电生产巨头也纷纷表示,国产dvd的出口正面临着产品结构变革的关键时刻:停止传统dvd出口,重点转向价格更高、利润空间更大的高端产品。其出口产品比例,由原先100%的普通dvd出口,转向移动dvd和刻录dvd并重,目前上述两种产品所占碟机出口的比例已经超过20%,另外车载dvd也占据相当比例。

  上广电的新闻发言人无奈地向记者表示,对企业而言,普通dvd已没有经济价值,大家尚未完全停止其生产的原因,是要保住原先的市场份额,为后继产品创造空间。

  大批企业倒闭

  由于国内企业不掌控dvd机的任一项核心专利技术,一台均价500元的dvd,有6c、3c等12家外资企业伸手要钱,总共每台需要交纳各项专利费用20美元。在专利费用大棒的打压下,一方面国有品牌停止出口,另一方面,集中在广东地区的oem(贴牌生产)工厂已经开始大量倒闭。据悉,今年以来的短短5个月时间,深圳宝安区已先后有近30家dvd企业停产或倒闭。

  昨天,记者联系到深圳宝安区激光视盘机行业协会,协会秘书长显然对此问题深感头痛。他表示,目前整个地区的产业状况正处于艰难时期,任何触及“敏感性”的问题都不便解释。

  据记者从国务院发展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了解到,占有我国dvd生产工厂70%以上的企业都集中在上述地区,且多做oem出口。自从国外企业开始加收大笔dvd专利费,大规模倒闭的命运便降临到这一地区的dvd工厂头上。研究所专家陆刃波表示:“该地区dvd企业规模小、利润薄、抗风险能力弱,虽然其中较大的企业年产量能够达到10万台以上,小规模的也有几万台,但都扛不住大笔专利费的收取。”据悉,鼎盛时期拥有140多家dvd生产企业的深圳宝安区目前仅剩下了三四十家。

  受到冲击的不仅是这些“螺丝刀工厂”。dvd业界享有盛名的先科也陷入了困局,继稍早些时候拍卖掉先科商标后,目前已经大规模停产;而经营情况稍好些的金正电子则为了节约成本,将位于东莞的总部和dvd生产工厂搬到了成本相对低廉的珠海。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提供的资料,目前我国的dvd企业超过200家,产量达到6000万台,经过前几年的激烈竞争,国内价格已经降到成本价。而国内最多有500万台的需求,更多企业只能靠贴牌出口存活。出口之路再一堵上,这些企业只有倒闭。

  各寻出路自救

  随着传统dvd的没落,碟机企业开始各寻出路。

  据悉,深圳宝安仅剩的三四十家dvd企业,已经相继进行了战略转型,产品转向以生产mp3、耳机等小家电为主。

  而以新科、上广电为代表的老牌企业开始大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vd,后起之秀凯诚高清看中hdv,创维、长虹、tcl等19家企业则组成了hvd联盟。事实上,这些名目各异的新产品的共同特点就是自己掌握知识产权。evd是中国企业完全自主开发的,而hdv和hvd的核心芯片,都是美国硅谷的小公司研发而成,而这些小公司被中国企业所控股。譬如hvd就是由晶晨半导体有限公司设计提供,但美国晶晨已于1999年被上海申通科技、上海化工集团收购,并取得绝对控股权。

  陆刃波表示,只要中国企业哪怕只掌握有一项专利技术,就可以与对手交换技术,拥有与之的对话权。他表示:“没有专利交换的可能性,我们的企业将永无出头之日。”

  链接

  dvd专利费用一览

  1999年9月,杜比与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签订收费协议:中方每出口一台dvd需缴纳不到1美元的专利费,优惠期为期3年。2002年,杜比提出优惠合同到期,要求提高收费,每台征收1到2美元的专利费。

  2002年4月,日立、松下、jvc、三菱、东芝、时代华纳、ibm组成的6c联盟与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达成协议:中方每出口一台dvd要缴纳4美元的专利费。

  2002年10月,索尼、先锋、飞利浦组成的3c联盟与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的谈判尘埃落定,中方答应每出口一台dvd向它们缴纳5美元的专利费;2003年8月,lg进入该收费集团。

  2004年4月,汤姆逊同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初步达成意向,向中国企业每台dvd收取1-1.5美元左右的专利费。

  2004年6月,dts声称要强制征收国内dvd企业10美元专利费。mpeg—la也表示其专利费要价4美元,这两家企业与中方的谈判尚未结束。   (信息来源:京华时报)




----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