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tdz2000(江湖海)
整理人: mathis1222(2004-07-28 02:10:19), 站内信件
|
1人神奇与11人神勇(原创)
写下这个题目,你就极可能猜到,我说的还是捷克。我在此前的球评里预测捷克会终结童话,狠揍丹麦,事实对此做了有力的证明。而且,捷克“二队”摧毁德国战车后我就断言,它会一捷再捷,捷到最后,事实也朝我猜想的方向发展。
神奇的1人当然指布鲁克纳了。欧锦赛至此,他的排兵布阵,战略部署和战术安排,真个堪称神奇。分组赛,无论是对弱旅拉脱维亚,还是对传统强队荷兰与德国,它都是先失球之后实现逆转,到了进4强的淘汰赛,他上半时韬光养晦,下半时连进3球,没给对手任何机会。这此说明了什么?依我说,首先,就是这支球队的背后,站着(呵呵,其实,布鲁克纳基本上就坐着)一位神奇的主教练。
确实,捷丹之战,上半场显得缺乏激情,场面比较沉闷,似乎亮点鲜见。其实,这就像前几场比赛捷克后发制人一样,甚至算不上是捷克的慢热,而是其主帅的计谋,也就是我说的韬光养晦,低调应战,科学合理分配球员体力。我和体育版的编辑一起吃晚饭时讨论这个问题,该版的版主认为布鲁克纳是只老狐狸,它让球员后发制人,该发力时才发力,发了力见了效让对方都找不到时间和机会反击了。对此,我深有同感,已经进行完的比赛也正好佐证了这一点。
所以,捷克进了球并不死守,并不明显改变既定的战略战术。诚因如此,其进一球后,又会进两球,三球。在对丹麦这场淘汰赛,进了两球后,布鲁克纳换上的居然仍然不是后卫,所以“温柔海盗”懵了,童话注定了破灭。其实,进攻是最好防守的道理,那些叫做主帅的人比我懂得更多,可实战起来,就是患得患失,缩首缩尾,终致得偿失。英格兰不就是吃了进球后想拼命守住胜果的亏吗?
说起来,在这次参加欧锦赛的16位国家队主教练中,身价最高的就是英格兰主帅埃里克松,年薪达到750万欧元,而捷克队的主帅布鲁克纳只有15万欧元。前者是后才的50倍呀。如果说,埃里克松是“性价比”最低的主帅的话,那么,布鲁克纳堪称最低了,每场球不到4万呀,而且随着比赛的进行,这个数字极可能一而再地低下去。低价教练如此神奇,令我肃然起敬。
当然,仅靠一个人是不行的,虽然“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的道理谁都懂,但如果兵不行,将再能干也是白搭。所以,捷克队的一路获捷,11名在场上拼搏的球员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内德维德、扬科勒、巴罗什、海茵茨等球星的表现都可圈可点,而我最欣赏的,是此前说过的,11名场上队员的整体协作能力。是他们的团结一心集体奋战,才让豪强止步,才使美丽的童话注定无法和动听的神话遭遇。
有人说,豪门离席后,欧锦赛的盛宴变得寡味和无趣。我的一个球友和我聊起欧洲杯,也说鸡腿没啃到,接下来只有啃鸡肋的份。我不这么认为。能够场场获胜,一路高歌的球队是不多的。世界杯也罢,欧锦赛也罢,进4强进决赛乃至夺冠的球队,前行路上都免不了磕磕碰碰,而捷克,却依靠1个人的神奇和11个神勇,改写了这一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