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影视沙龙>>● 世界电影>>独立论坛>>单刀直入>>父爱无极限 评影片《毁灭之路》

主题:父爱无极限 评影片《毁灭之路》
发信人: alexie73()
整理人: marco_0708(2004-07-19 11:06:26), 站内信件
http://www.besidefilm.com/upload/productimg/huimiezhilu.jpg


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会做到“舔犊情深”,绝大多数人都会做到。无论自己是好人坏人,无论子女是好人坏人。这是一种天性使然,似乎没有什么道理可讲。《毁灭之路》中两对父子,两好两坏。对儿子的态度却都是关怀备至,“老头约翰”为儿子更是尽力考虑,却无法避免带来的恶劣后果。这也许就是“毁灭之路”的原意。

养子萨利文的工作是帮助老头约翰解决问题。但在家里他从来不提起这些。以至于大儿子迈克因为好奇躲进车里并目睹了他杀人的过程。而被老头约翰的儿子库纳尔借口灭门。侥幸活下来的萨利文带着侥幸活下来的大儿子迈克开始了复仇之路。萨利文自己是杀手,却不愿意自己的儿子也纠缠在这样的生活中,所以他从来不向儿子谈工作的事。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当裘德•洛饰演的杀手在影片最后再次出现时,垂死的萨利文抢在儿子之前枪杀了他。他不愿意自己的儿子手上沾上鲜血,与自己走上同样的道路。

萨利文的父爱展现在电影的明处。还有一份父爱更加强烈,也贯穿在整部影片中,却丝丝点点,灰蛇伏脉,唯抽丝剥茧,方看得明白。黑帮老大“老头约翰”的儿子库纳尔对父亲与萨利文的亲密关系非常嫉妒,又始终觉得生活在萨利文的阴影之下。擅自找借口企图杀害亲如兄弟一般的萨利文,并亲手杀了萨利文的妻子和小儿子。老头约翰当然不同意。但就象前一次儿子杀害同伙一样,在责备的同时又不能不拥抱原谅他。并尽力帮助他解决以后萨利文可能带来的麻烦。从支付高额安家费到暗示其他帮派派杀手刺杀萨利文;派遣保镖保护库纳尔的安全,不许他走出家门半步等等。这一切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一直到萨利文向他展示了库纳尔欺骗他和帮派、作奸犯科的证据,并指出当他死后不能再保护儿子时,当别人将一切都查出来时,库纳尔将死得更惨的事实。老头约翰这才有所触动。于是大雨如注,约翰身边的保镖一个个被打死。紧接着是约翰,然后是他儿子库纳尔,在饭店里,最后一个。值得注意的是老头约翰死前对萨利文所说的“I am glad to ……”。他很高兴什么?是高兴萨利文来复仇吗?还是高兴萨利文同意他代替他儿子死吗?我猜想都不是。老头约翰应该是感谢萨利文将他父子打死,以保全两人的名声。并且让他死在他儿子前面。萨利文明显能感觉到老大的良苦用心,他含泪听懂了老人“高兴”什么。

我原以为《毁灭之路》和《杀手莱昂》很相像,都是指杀手带一个小孩复仇的故事。仔细看过后才发现不是。从影片表现出的主题上看到差异其实很大。更有趣的是在观影过程中可以发现许多香港电影的痕迹。比如“坏人中的好人”被冤枉复仇的情节很象《英雄本色》;大雨如注的枪战站位又与杜琪峰的《枪火》有异曲同工之妙。枪战中以音乐配合慢动作画面明显受吴宇森“暴力美学”的影响,大概雨中放不起鸽子。而裘德•洛手指上翻来覆去的硬币原本在周润发手指上滚来滚去。萨利文枪杀老头约翰的神态不禁让人想起梁朝伟在《辣手神探》中一枪打死海叔的表情。影片受香港电影影响如此之深真是令人大为惊异。这种现象对香港电影有好处,也绝对有害处。

《毁灭之路》有一个能让人一下子就猜到结尾的故事。对整部影片来说,平铺直叙、波澜不惊是它的缺点。许多时候影片似乎更着意于表现背景年代的一些特征。比如:候车厅里群坐看报纸的人群,或是各处酒吧、餐厅、饭店走廊等等。有一些情节跳跃得很好。另一些则很糟。比如从大儿子迈克偷看父亲杀人到第二天的早晨,刚刚早饭时分。老头约翰就已经驱车来到萨利文家,对迈克暗示不要将事情讲出去。约翰坚定的和蔼与前一天晚上库纳尔的刻意洒脱形成强烈的对比,知道了“如果事情说出去了”将不会那样简单。黑帮表面温柔背后的残酷令人毛骨悚然。再比如从萨利文按时暗示老头约翰他儿子在他死后结局将更悲惨,立刻转到雨中群杀,之间跳跃得太快,我们不能明确感到老头约翰的心理变化。

《毁灭之路》是指萨利文的复仇过程吗?我不这样认为!


写在电影边上 http://www.besidefilm.com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