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已关闭版区>>● 神秘世界>>【人类文明】>>【 人类起源 】>>在神农架找“野人”6

主题:在神农架找“野人”6
发信人: navi(ivan)
整理人: txdy(2001-05-19 22:17:48), 站内信件
6、热气球地毯式搜索计划。恶性炒作,使人们对“野人”的是  
否存在这个原本严肃的讨论产生了一种戏剧感和滑稽感。  


  5月的神农架林木葱茏到绿得使人发腻,进入茫茫林海,考察队  
员们就好象一把沙子撒进了撒哈拉沙漠,踪影难寻。在大自然面前,  
人渺小的真是不值一提。天气时阴时雨,给考察增加了不少难度。好  
在考察队准备充分,配备有GPS卫星定位仪、夜视仪等先进装备,  
各项活动一步步按计划展开。那些天最惊险的新闻是追踪组长杨西虎  
遇见了一只黑熊,他举起双手对我模仿了一个熊的动作说:那厮就这  
样站起来冲我叫,脸对脸,嘴里呼呼吼吼的,比我高多了……怎么办?  
只有撒丫子颠了……虽慌不择路,但幸好有卫星定位仪,胡乱跑远了  
也不至于迷失方向。在神农架地区,几乎每年仍有多人被熊所伤,伤  
的最普遍的状况就是被这黑瞎子一巴掌扇掉半拉脸。考察队的前线副  
总指挥、临时党支部书记沈英甲开玩笑说:那是你侦察兵跑得快,要  
搁我这170多斤,就只好任期残食了,算了,要不半拉脸回北京算  
什么事儿?……这玩笑并不轻松,每个人都知道,山林考察谁也难说  
不会出什么意外。考察中身体受到损伤最多的是山西来的张金星,在  
全考察队,此君因被媒体炒作为“要娶女野人做老婆”而成为当时知  
名度和唐师曾不相上下的“名人”,--张金星的身上被“竹虱子”  
咬了好几个包。神农架的这种“竹虱子”特厉害,不知不觉中就不知  
从那个部位爬进你身体,等你发现了身上已经起了包。这时,就得用  
镊子抠,能不能抠出来全看运气了。那天,于工为张金星抠,先抠出  
“竹虱子”的屁股,身子却断在肉里边了,再抠身子,张金星的血流  
了许多,“竹虱子”的头终于还是留在他的肉里了,再也抠不出来了。  
--同种的“竹虱子”后来我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领教过,我的藏族  
兄弟更桑为我用瑞士军刀弄了半个小时也还是和张金星同样的结局,  
我的背上现在还有“雅鲁藏布竹虱子”的半拉脑袋……这种“竹虱子”  
也分人,袁立就不咬。别人身上这种可恶的虫子都有光顾,但从不挨  
这小子,不知怎么回事。山中有苦也有乐,袁立对山中的首次“裸浴”  
一直津津乐道,好多天一直馋我说:你不知道,那是多好的水,那是  
多好的空气,那是多大多好的大石头床,可以并排躺10个人也不至  
呀……你不知道呀。山林里多么静悄悄呀,还有那多好的太阳呀……  
副总指挥沈英甲是《科技日报》的资深记者,他对在神农架某地区的  
一段岩层里发现的一些大石球很是有兴趣,这些篮球般的石球浑圆浑  
圆的,大的直径有80-100厘米,小的直径有10多厘米。那天,  
恰好我和他在一起,他东瞅西瞄只是奇怪:真是很奇怪的东西呀,这  
一段的岩层全是沉积岩,怎么会冒出个这样的圆东西?真的好好研究  
研究……是呀,神农架的怪东西可真是不少。从山里弄的东西最多的  
是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的娄安如,在海拔800-3000多米的山  
林,他几天工夫就采集了130多种植物标本,“唐老鸭”一直在嘲  
笑文质彬彬的娄安如胆小,晚上不敢一个人出帐篷上厕所。但是,一  
到白天采标本,娄安如却又是全队最能爬山的人之一。娄安如却很佩  
服马真爬山,马真这个《少年科学画报》的女记者是我见过的为数不  
多的奇女子之一,真正的野外好手。时间不知不觉一天天过去了,除  
了野外生活的刺激,眼前的一切让我看得大眼瞪小眼,比如娄安如采  
的130种植物标本在我眼里就是一堆草和一些树叶子,动物除了大  
家都认识的著名的娃娃鱼、金丝猴、飞鼠之类,林间常见的那些鸟呀,  
虫呀的,科学家如获至宝,我却都看不出个所以然。这很让我自惭形  
琐即恼火又无可奈何,才疏学浅呀,知识用时方恨少呀,当时下决心  
要回去恶补动植物学,可是很久以后,我从长江源头各拉丹东到金沙  
江到宜宾五粮液酒厂,从雅鲁藏布江源头杰马央宗到墨脱的解放大桥,  
就是在找寻著名的藏布巴东大瀑布和绒扎大瀑布,好几次断粮饿得要  
死时,也还是不敢乱吃野果野花野草。不认识呀,怕中毒呀。真是一  
点长进也没有……说这些,是给喜欢野外的朋友做个反面教材。多学  
学这些吧,磨刀不误砍柴功,多一点知识,就多一分野外的安全系数,  
多一点生存的能力。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一个月很快过去了,有  
关神农架植物综合生态评价即神农架是否还有“野人”生存的动植物  
条件的前期研究等等计划基本完成,大队人马撤回北京,只留下几人  
继续进行资源研究和追踪。遗憾的是,兵强马壮的追踪组当时几乎是  
无功而返,没有找到什么新的东西……当时的计划是等到冬季大雪封  
山后,在基本无人打猎的雪夜,放几个热气球,夜间红外摄影,对整  
个神农架或者几个可能有“野人”出没的地区来个地毯式扫描。那些  
天,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已经进行了前期  
考察,只等冬天来临。可惜,好几个冬天过去了,这个计划至今也未  
实现。原因主要是经费的问题,那次神农架“野人”探险考察是一次  
官方支持,由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奇异珍稀动植物考察专业委员会具体  
操作的民间活动,有点类似于1998年名气很大的徒步穿越雅鲁藏  
布江大峡谷(也由中国科学探险协会操作)。--即使是这次著名的  
“人类首次徒步穿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国家队”队长、中国  
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主高登义高教授在活动结束后也说:我  
们现在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回来后,我们非但没拿一分钱的补  
助,还要想办法为这次活动还债。我们离开西藏时,欠了当地旅游公  
司30多万元,另外还欠了所有队员的补助费……总共有70多万元  
的欠款要我们去还。--在我的印象里,我们的民间探险不知为何总  
会为钱发生些问题,就说轰轰烈烈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吧,当时我随更  
民间的“雅漂队”也在里面走了一个多月,这支队伍更惨,阴差阳错,  
最后穷到几乎是在半饥饿状态中坚持下来的,害得我回来后有半年身  
体都缓不过劲来……我的队友《黄金时代》记者黎文在我的网站看到  
这个消息忍不住抱怨说:惊艳呵惊艳……看了高登义等人倒苦水颇好  
玩,有了上百万还说不够,嘿嘿,咱们几万块就搞下来了难怪没人相  
信。继续努力!……其实,不带感情色彩地说,当时在大峡谷里面,  
不管哪支队伍,都是真苦呀!都是生死考验。--扯远了,打住,言  
归正传。当时,关于神农架,传的轰轰烈烈的还有所谓神农架林区政  
府悬赏50万元捉“野人”,拔根“野人”毛也要奖几万云云,当时  
众记者一较真,全是事出有因,查无实据,大家忙着辟了半天谣。令  
人没想到的是,几年后,同版本的事情再次出现--1998年底有  
媒体惊呼:“说来恐怕难以令人置信,近日被全国媒体炒得纷纷扬扬  
的”神农架 悬赏50万元抓野人“”新闻“的”始作俑者“竟不是”  
神农架野人“的”监护人“--神农架林区政府。12月18日,湖  
北省神农架林区政府一位不愿披露姓名但表示”说话 能负点责“的  
干部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我们林区政府从来没有发 布过”抓  
野人“的消息!  
  此事的起因又是一个推销旅游的商业炒作:凡持”神农架野人探  
险旅游卡“者,可参加‘99揭开”野人“之谜悬赏50万元活动,  
可进入”野人“出没频繁的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拍到第一张”野人  
“照片奖50万元。……此卡售价500元。  
  --这样的炒作终于使有关方面震怒,表示要严肃处理。也使一  
些媒体在发问:”神农架野人“竟能被商业炒作到”火爆“的程度,  
这不能不令人沉思,尤其是在科学昌明的新世纪前夜。在采访了对”  
野人“持否定意见的专家后,也有媒体发出了:”野人“之说仅系民  
间传闻而已;神农架根本没有”野人“;从人类学角度分析,”野人  
“一说是假的,在科学上根本不成立之类的片面消息……这些,还  
有诸如”杂交野人“之类的恶性炒作,使近几年人们对”野人“是否  
存在这个原本严肃的讨论产生了一种戏剧感和滑稽感。  
 困顿的坚守。世纪之末,神农架”野人“又频频”亮相“  
  袁振新教说:目前看来,这东西还是存在的。  




----
林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
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