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navi(ivan)
整理人: txdy(2001-05-19 22:17:48), 站内信件
|
4、也许永远是无望的守候,
但是,我等不到,还有儿子
告别于工、杨西虎、袁立,我去寻访50多岁的传奇人物胡振林。
《北京晚报》有关那次野考活动的文章中这样他:“神农架的大
山一隅,自然保护区的职工胡振林一家四口多年过着和‘野人’一样
与世隔绝的生活,并迈出和动物和睦相处的一步。他们节衣缩食,省
下些钱买回水果,使得百十只金丝猴敢走上门来,边吃边听老胡弹琴
饱耳福……”--那次综合科考,胡振林为考察部部长。
找到胡振林时,这位被高山太阳晒得胸膛黝黑的汉子平和地冲我
们笑笑,笑声里甚至有几分羞涩,他是个沉默寡言的人,难得有几句
话。老胡的头衔是湖北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龙潭野考站
站长。所谓的站长,手下的兵也就是自己的老婆和儿子,所谓的野考
站也就是几间以前林业队留下的房子。
和老胡他们住在一起的还有一个人,北京大学留学归来的女专家
严康慧。严40多岁了,一年前进山住在这里研究金丝猴。山里一年
下来,严也黑黝黝了。
我们去时,老胡屋里的一块黑板上写满了英语单词,严正在教老
胡一家学英语。
当夜,老胡和我同住一室,聊得最多的自然是“野人”,老胡坚
信“野人”目前还存在。我问那么为什么找了这么多年还没找到呢?
老胡说:这之中偶然性相当,打个比方,比如现在大家都承认神农架
有华南虎,但真要派出一支队伍去找它,恐怕好多年也不一定能找得
到……我在大、小神农架百万亩山林转了十几年了,山脊跑了有80
%,但山谷也跑了不到2%。
----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凭阑半日独无言,
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
烛明香暗画楼深,
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