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trislcx(橙汁)
整理人: jaja(2004-06-22 13:42:16), 站内信件
|
八、第六天:里斯本Lisbon
到里斯本的时候,天只是蒙蒙亮,穿着长袖T恤和薄棉外套的我觉得很冷。因为旅游书只是西班牙的,而且来之前在网上也实在找不到什么里斯本旅游的攻略,加上按计划只来一天,就没有买本lp参考,其实心里满忐忑的。荷兰mm因为不记得hostel的具体名字和所在街名,只是标出了大概在哪,所以我对能不能找到她推荐的住所很怀疑。她是去葡萄牙的另一个城市,还得转车,下了车我们就挥手88了。我四周看了一眼,觉得一个同车来的葡萄牙mm看上去比较好说话,于是问她知不知道哪有hostel。她也要转车去别的地方,但是好大款哦,打的去的,临上车前给我指了个方向,说那边没多远应该会有。我和benny就拖着行李箱走过去了。
里斯本的清晨很安静,街道很干净,没什么鬼祟的身影,虽然我有点担心,还不算很害怕。一路在大街上走都没看见hostel的标志,分岔的小路我们又不敢走进去,我和benny商量要不去试试找荷兰mm介绍那家算了。在公车站上,我们在路线牌上试图找到那个广场的名字,未果。后来来了辆车,司机虽然不懂英文,但看着荷兰mm写的广场名字,跟我们打手势说那里不远,一直走很快就能看见。我们顿时觉得燃起希望,拖着箱子继续哆哆嗦嗦地走吧。
在路过一家五星级酒店的时候,benny说要进去问他们拿一张地图。因为手头没有太多的资料,地图自然是很需要的,我也就厚着脸皮跟进去了。财大气粗就是不一样啊,reception的职员都很professional,虽然一眼就看出我们不可能在那投宿,还是很乐意地满足我们所有要求。拿完地图我就问他那个广场还有多远,他在地图上一划,说走路去45分钟吧。ft,难道那个公车司机开车久了就把步行的速度也等同于吃汽油的家伙的了吗?!于是我得寸进尺地问他知道附近有便宜点的hostel吗。他无奈地小叹一口气,跟我说出门直走,第2个路口转右。千恩万谢,我们很顺利地找到了那家hostel,问题是应门的黑人大哥说full了,但可以介绍我们去附近另外一家。按黑人大哥给的卡片寻去,路上倒是有不少hostel,但居然都full了!
看来里斯本的游客真不少啊,位于rua filipe folque,1,1050 lisboa的residencial marisela就成为我们唯一的希望了。留守的是个东欧长相的mm,她说也full了,但今天8点后应该就会有空房,我实在很累不想再动,就答应下来了。我又问mm几点车站会开始售票,她也不太清楚,说才5点多,现在肯定不开的。我一愣,6个小时的车程,不是应该6点多了吗?结果mm说葡萄牙比西班牙晚一个小时,现在5点多……-_-||| 严重晕菜~~资料搜集不全的另一恶果。那怎么才能知道去马德里的票咋买呢?
我的目光无意中扫到刚拐来的地图上的一个标志,golden keys!救星来了。gk是全球所有五星级大酒店里面的金牌服务员的组织机构,一般都会有求必应的。于是我就向mm借电话打,她说这里的电话不能借给我,但她前两天在街上碰到促销的人送了她一张3欧的ic卡,她可以送给我,找个电话亭就能用了。多好的mm啊~~benny跑出去打电话,我歪在活动室的沙发上企图休息一下。结果gk没人接电话,看来人家也不是24小时服务的。我没辙了,很困,只想睡一觉再说,什么地方都不想去,什么东西也不愿考虑。benny借公用的卫生间洗了个澡,我觉得那太脏,不愿意用。我到对面的四星级酒店问有没有钟点房,我就想休息一下,贵一点都愿意,但答案依然是无情的full。
benny提议回刚经过的五星打听一下,我同意了。Reception的人看见我们又来了,略带惊讶,我问他车票的事,他说不知道,但旁边的同事可能可以帮我。那是个白发地中海的老伯,但很精神,左襟赫然戴着gk的徽章,得来全不费工夫啊!我说刚才给gk打电话,没人接,老伯说总机没那么早上班,不过他愿意为我们服务。我赶紧恭维了gk的丰功伟绩一下,老伯更加乐意帮我了。他帮我查到了有3个公司的车去马德里,但时间都差不多,要不就是晚上9点左右,要不就是上午9点,车程8个小时;3个车站也不一样,离我们最近的当然就是今早到的中央车站了。这下子可大大超出我预计,我原来从地图上看,觉得两地不算远,3个多小时足够了,没想到现在居然要8个小时。如果明天白天走的话,到马德里也该傍晚了,博物馆就不用看了,球赛估计也很够呛;如果是今晚走,我已经超累了,还不能睡个安稳觉,痛苦啊!挣扎半天,还是决定晚上走,去马德里如果不去看画、看球赛是没有意义的,我直接回巴塞罗那路途太远更惨。
从酒店出来,我们决定去车站守着看几点开始卖票。虽然不远,我已经走不动了,决定打的去。这才留意到里斯本的的士都是benz,虽然是C200和190D这些老爷款式,但还是满气派的,比较符合这个曾盛极一时的航海帝国的形象。
按gk老伯的资料,我们顺利地找到了intercentro公司的窗口,但很奇怪,上面有小条贴着今天会晚点开,楼上的窗口也要延误。怎么会有两个窗口呢?难道有不同的功能?哪个才是卖票的?哇噻,这时候才发现周围没人懂英文好惨啊,一会儿被人点上二楼,一会儿又慌慌张张跑下一楼,但唯恐买不到今天的票,也只能这样了。最后好不容易碰到一个在这读书的委内瑞拉哥们,他会流利的英文,跟我说该在2楼排队买票,1楼是check in用的。因为过了公告的时间还没开,我问委内瑞拉哥们这里办事效率都很低吗?他说是的。天,这么懒散,难怪没落了。
快10点了,终于开始售票了,但那职员依然在里面走来走去难得坐下来正式办公,而且收了钱也是随便往桌面一扔,不由让我想起早几年国内某些衙门拖沓又不负责任的作风。不过好歹,我们的票是买到了,34欧,行李可以放在楼下那个窗口寄存,提前40分钟check in。我们又打的回hostel,东欧mm已经走了,换了白天班的员工。她们好像是本地人,反而英文没那么好。我们说临时改变计划今晚赶去马德里,不住房了,她们也不愁没生意,没说什么就让我们拿行李走了。我们又是打的去的车站,才知道原来行李是要另收费的,ft~~
终于开始玩了,虽然我还很累,但晴朗的天鼓起了我的游兴。在路边的小店随便找了家吃早饭,想吃鸡蛋三文治,居然没有,郁闷。这里的面包不再是小法棍了,而是一种里面有层次的面包,面包皮是深咖啡色,但没有糊味,烧法很独特,以前没吃过,干干的,别有风味。
第一站是castelo s. jorge,在alfama地区。在我有限的知识里,那应该是个在山上的城堡,从love actually这出电影里面,对里斯本的印象就是那一级级楼梯的路,所以目标就是它啰。坐地铁去到baixo-chiado站,出来后往praca do comercio走,那是个小广场。走到Terreiro de Paco,就会看到一个很漂亮的白色拱门。因为那天晴空万里无云,我拍的这个拱门据说都跟明信片似的。拱门对着一个雕塑,某位大人物很威风地骑着马(经查,是约瑟一世的铜像)。正好那天欧洲杯开始了在葡萄牙的巡回展出,在这个城市,就停在了这个广场上,所以我很幸运地跟小小欧洲杯合了影。感觉上怎么越重要赛事的奖杯就越小啊,相比之下英超那个太笨重了,好傻。啥时能一窥世界杯呢?金光灿烂,偶稀饭啊,哇咔咔~~在拱门背面的阴影里,有个小孩坐在地上拉手风琴,特别的是他前面蹲着一条应该有芝华华血统的小狗,那小狗叼着用废弃水瓶剪成的乞讨罐,皱着眉,非常幽怨地一边摆头一边随节奏咽呜两声,满凄凉的。
欣赏完广场就折向北往山上走了。山脚的窄巷都是碎石铺着,曲曲折折的。benny说这里的街道很像澳门,连碎石铺排的方式都一样。因为他几个阿姨都住澳门,想来是很熟悉的。我没去过,就不发表意见了。但澳门被葡萄牙统治那么久,相似是不奇怪的。他忽然发现一家卖猪扒包的杂货店,极惊喜。澳门的猪扒包很出名我是知道的,但这里的会好吃吗?我看着那冷冰冰炸好的一大块猪扒觉得很腻,而且老板不给加热,就这么吃,好像没什么吸引力。benny坚持要试一下,我掰了一块尝,咦,真难吃,幸亏没跟他买了。继续走!
忽然在山腰的一间小教堂传来歌声,我不由被吸引进去。那是个很朴素的教堂,浅吟清唱在大堂里回荡,我第一次现场感受唱诗班的魅力,自觉洗涤着繁杂的心灵。再往上走一点,就能看见rio tejo河了。Tejo河其实是大西洋将里斯本分成两部分的一段小小支流,所以看上去不是一般的江河那么局促小气。山脚一片的白房子红屋顶,陪衬着蓝天碧河,远处不知名教堂的圆弧顶流露出一片异国风情。
山上的路都窄窄的,但居然tram还可以一直行走,就那么颤巍巍、慢悠悠地晃着。听说很多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造的,难怪那么老爷呢,不过确实别具风味。我们这次为了省钱,没有试试坐坐,可惜了。路两边4层高的小楼还有人住的,阳台晾着的衣物在风中肆意舞动,也成为风景中的一部分。再往上就到了城堡了,原来是个遗址而已,没什么看头,但因为这是全城最高点,能清楚地欣赏全市景色,上来一转还是值得的。远处金门大桥的姊妹桥——四月二十五日桥,是欧洲的第一大桥,横跨tejo河两岸,非常雄伟;河对岸那个小点,经我仔细辨认,应该是个张开两臂俯瞰里斯本的基督像,这让我想起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没想到这里也有一个这样的基督像呢。
大致看完,我们就下山了。不知怎么兜到一个跳蚤市场,可惜没什么好东西可淘。我们还很惊讶那么锈迹斑斑的工具怎么还会被摆出来卖,没人那么傻买它们吧。在路边的小店,我有意地翻看明信片,试图找出自己感兴趣的下一个目标。
下山的路我们走得很快,想尽快坐车去海边。觉得饿了,买个葡挞填肚子。忽然,路边不知哪家店子飘出很香的作鱼的味道,我一下来了精神,非得找出来不可。可是沿路走下去,没有哪家是餐馆啊,奇怪了!我本想一走了之,但一阵风又吹来了,那诱人的香味让我回头仔仔细细嗅着找,也不顾什么形象了,美食最重要。哈,浓郁的味道还是帮我找到了!那家店子乍眼一看是卖汽水什么的,但小小门脸旁的两张桌子泄露了秘密。正好有桌客人要走,我们听他们说的是英语,赶紧问他什么好吃。没想到,这可触怒了老板。只见他义正词严地说:“I can speak English,”顿一下,“very well!!”失敬失敬,我们连忙道歉。他见我手里拿着葡挞,居然不想作我生意,说他的东西要用心品尝,肚子饱了就别糟蹋他的美食。我赶忙说我很饿,小小葡挞压根不顶事,然后三口并两口搞定它。这样老板才让我们坐下点菜。我们问他有什么好吃的,他说他只作两种鱼(名字不懂,英语还是不够好)。因为不太有把握,benny开始只想点一份,没想到老板又生气了,说他的东西两份起卖。哇,这么有个性的老板,我还是第一次见。我们当然就order了两份啦,另外加些沙拉。西班牙的菜都很少有叶子的,郁闷s我这个吃菜狂了。
我们等了颇长时间,老板说厨师,即是他老婆在后面厨房现作着呢,没到火候不会拿出来的。陆陆续续的盘子出来了,老板都拿到二楼去,看来上面坐了好些人。我们更饿了。期间还有客人被香味吸引进来,但两个好像讲法语的游客要的是三文治,居然被老板用法语骂走了,估计是他不提供三文治这样的速食吧。同时我们发现对他的语言天赋果然是低估了,难怪他发火啊。因为那段时间正是欧洲冠军杯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葡萄牙的老牌劲旅波图发挥不错,打进4强(而且夺冠了,此乃后话),我就跟老板聊起足球。果然,他是波图忠实球迷,一挥拳头张口一串葡萄牙语“Porto!!@#¥%^……”脸上满是足球迷特有的狂热。希望下赛季inter发挥好点,让我也这么骄傲一把。
终于,大餐到了,满满一大碟,生菜围绕在鱼的周围,爽!一种是有点像我们在马拉加吃到的那烤鱼,但鱼身比较大,而且烤完又煮了一下,更香。另外一种吃不出啥来,但味道真是一流!我们以狂风扫落叶之势搞定了两大盘,意犹未尽。结账时我们更惊喜了,居然一碟才5欧!!天啊,早知道葡萄牙物价这么便宜,东西那么好吃,我就安排在这多待几天了!这家店子在快到山脚的地方,如果老板娘在做菜,你不可能忽略掉那种香味的,请跟着鼻子走,你就会找到它的。
我们走到山下,忽然碰到一个information,赶紧进去问问benny很想去的海滩怎么走。搞懂了以后,我们对着地图好一顿比划,决定了下一步的路线。首先按提示来到cais do sodre坐火车,买往cascais方向的票,一天内随便上下的来回票才2.6欧/人,划算吧。火车到那边终点站单程大概需要40分钟,晚上好像7点还是8点末班车,请不要误点哦。
车子到belem站的时候,我们就下来了,听荷兰mm说这里很漂亮,我从明信片上看到很漂亮的Mosteiro dos Jerónimos修道院也在附近。一下车就能看见修道院的尖顶,往那方向走就ok了。没多久,就会看见the monument of discovery的白色群雕,鼓起的风帆,一堆人作开拓状,跟国内的某些雕塑风格有点像。再接着会走到一个很漂亮的街心公园,有个很高的塔状雕塑。吸引我的是公园边掩映在树阴里的一栋白色华宅,如此美景,得此宅,此生足矣!这个公园没什么人,只是些青年在草地上晒太阳,悠游自得。我忽然就想坐在长椅上不动了,午后的阳光,灿烂而不激辣,在树阴里躺着多舒服啊。
当然,我还是走到Mosteiro dos Jerónimos去了。这是一座很有神秘色彩的教堂,是葡萄牙第14任国王曼努埃尔一世为了纪念发现通往印度的海上航线所建。15世纪的葡萄牙人坚信会有一条海上的航线到达印度,探险家迪亚士率领水手驾驶着三桅帆船,在人迹未至的茫茫大海中航行,最先沿大西洋的东海岸到达了非洲最南端。曼努埃尔国王将之命名为“好望角”,希望绕过这个角以后就有希望进入印度洋,到达朝思暮想的黄金国度印度。果然,此后航海家们顺利地抵达了莫桑比克、印度、澳门、马六甲、菲律宾、巴西等地,从此,世界各地的金银财宝、香料、瓷器源源不断地流向葡萄牙,使葡萄牙成为欧洲早期殖民地国家中最为富足的国度。曼努埃尔国王下令用香料和黄金饰品所征税收的百分之五的款项,修建了这座恢弘壮观的大教堂,著名航海家达伽马就安葬在此。1755年的一个周日上午,里斯本发生大地震,当时所有的天主教徒都在教堂作弥撒,地震引发的房屋倒塌造成了大量伤亡,唯独这座大教堂屹立不倒,在此祈祷的全体王室成员安然无恙,从而,Mosteiro dos Jerónimos更是声名大振。教堂的结构是一个横短竖长的拉丁十字形,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教堂大殿被6根细长的八角柱隔成3个跨间,支撑起拱形顶,这种精美的建筑方式后来在教堂建筑中被广泛采用,命名为曼努埃尔风格。
我最喜欢的是教堂的后院,需要另花3欧进去,还能上2楼参观。那是个精致的庭院,外围是四方型,内围由柱子规划成不规则八边型,内外围中间是走廊,每一根的柱子、纽型装饰物等等都不重复,美得让人很诧异于设计师的天才。在教堂2楼一扇黄色玻璃彩窗前,我忽然发现折射过来的光,打在棕色的椅子上,散发着神圣的光芒。我的心,就这么被打动了。我围着教堂仔细走了一遍,才在benny的催促声中走开。事后发现,我漏了去同样精美就在附近的Torre de Belém,非常可惜。
重新坐上火车,我们碰见了一位健谈的老人家,就是他跟我们说的跟火车有关的各种消息。他还跟我们说queen mary 2快要经过这里了,估计我们会看得到。Queen mary 2?这是什么?难道是葡萄牙的女王?不可能啊!老伯又说是从英国来的,我们就更奇怪了,不是queen elizabeth 2吗?还有谁这么大胆?!后来才弄明白,原来老伯说的是豪华邮轮!哈哈!
按老伯的介绍,我们在离终点站倒数两站就下车了。据说沿着海岸一直走,30分钟就能到终点站,风光非常美。老伯比我们提前下车,跟他道别后,我们讨论起这里的人,都觉得里斯本的人会英文的还是比西班牙多,而且民风纯朴,个个都热情善良,好好哦~~
下了火车,我们往海边走去,到了这里,tejo河就变成出海口,是一片海景了。我忽然发现有身穿潜水服的人满载而归走向他们的车子,手上拎着的东西好诱人啊,有一米长的墨鱼/章鱼,有满满一袋蟹,还有鱼虾无数,看得我羡慕不已~~
一到海边,我就完全陶醉了。我去过韩国的济州岛,国内的海滩去过大连、青岛(94年哦,还没怎么被污染)、三亚,我敢很肯定地说,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海!三亚的海也很美,但近岸的水是绿色的,而且亚龙湾比较窄。而这个海滩视野很宽阔,水很蓝,很清澈透明,难以名状的动人;沙滩很白,沙粒幼细;远处偶尔有点点白帆驶过,还有古堡当背景,好看得让我跟benny(他家在珠海,也是海边)两个跟没见过海似的连连感叹。我忽然想起老爹,这样的美景,在他的镜头下,一定能如实地反映吧。我又想起彤,此情此景,是需要一个爱人,在他怀里对着海,坐一整天都不用动,从日出看到日落,那才叫惬意吧。我们沿着海岸一直走,发现沙滩不太长,好些地方是礁石,估计因为这样,水才那么清。我找了个地方坐下来,看隐隐约约的黑点在波浪间翻腾,估计又有人会大丰收了。
因为要回市区坐车,我们逗留了一个多小时就不得不回去了。我们决定还是沿海边走回原来的车站,海太美了,不舍得只看这么一会儿。
正走着,我看见一只浑身雪白的长毛大狗在也是一身雪白打扮的主人旁边躺着晒太阳。我问他能否给狗狗照相,他答应了。没想到狗狗很有个性,不愿意被拍,还是在主人安抚下给我留了个侧影。我问他狗狗的长毛在夏天会不会热,他说现在还好,风比较凉爽。我正收拾相机,忽然看到一只极高傲,状似狮子般的大狗在主人牵引下走过。我忽然醒悟,那黑黄色的庞然大物是藏獒!我想世界上再没有别的狗长得像狮子了吧。那应该还是只未成年的藏獒,但身躯已颇庞大,走起路来虎虎生威。它的主人怎么把它从青藏高原带到里斯本来的?我不禁纳闷,但又庆幸见过藏獒真身。benny对它也很震惊,连连说“这是什么狗啊?”我答道“藏獒吧。”然后给他补补课。benny非要找到地图上那个海滩的建筑物,说那是标志物,不可不留影。我笑他俗,他直认,但还是继续找。可惜最后还是没找到那栋白墙黑顶的大屋,估计这也是benny的一大遗憾吧。
回市区的路上,我们果然见到queen mary 2,到处留影的benny要在车厢里和邮轮合影。我劝他算了吧,以后坐这船的时候再照也不晚。他略想想,也答应了。
回去我们还坐的是地铁,等车的时候看见一个小女孩兴高采烈地拿着围巾和爸爸讨论着什么。八卦的我一时兴起,问她干什么去。果然,他们是去看球的,士钵亭的fans。benny似乎很想在里斯本多待一阵,跟我说,“看,在这也可以看球。”是的,但里斯本没有prado美术馆,我还是要赶到马德里去。顺利地去到车站,时间尚早,benny说去买点东西车上吃喝。结果一去就半个小时,我急得猛打他电话催他回来。这家伙,原来他找到家超市,在里面好一顿逛才出来。我本来挺生气的,但看他买了一堆有用的东西,也就算了。
走的时候,coach经过大桥,在灯光下清晰地看到基督像,没有远看那么震撼。
虽然只在里斯本短短十几小时,但美丽的风光、可口的美食,深深地打动了我,如果可以,我衷心希望再来,好好地享受十几天阳光海滩。
---- 心在荒村听雨,人在名利行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