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ppotato()
整理人: zjwld(2004-07-21 20:11:39), 站内信件
|
2004/6/4
中午1点多终于到了庐山脚下,来接我们的地陪是小吴,下雨天,从盘旋的公路上往山脚下望去云雾缭绕。据说毛泽东上庐山的时候特意叫警卫数一数上山有多少道弯,每道弯扔一根火柴,结果4盒火柴,除去他老人家抽烟用了4根外,一共扔了396根。
住庐山大厦,就在庐山会议旧址附近,小吴带着我们在旧址前讲述了一段历史之后宣布下午自由活动,我们几个就去了牯岭镇。还在车上的时候小吴半是提醒半是含蓄地说,男同胞不想闹“庐山恋”的,晚上切切不可单独去牯岭,亦不可双人同去,一定得有女保镖护驾才行。牯岭是庐山的中心,不大,有很多卖特产小店,石鱼石耳茶饼都是庐山特产,听小吴说现在大部分都是从浙江运过来的,正宗的本地产很少见了。在镇上看到了民政招待所的招牌,事隔多年往日的记忆重新浮现,第一次到庐山时曾经住在那儿,那时还是穷学生,遗憾的是现在依然是穷光蛋。依然想起那天清晨从小巷出来,为了省门票从东林寺那边山脚下爬上山而和我们相识结伴同行的两位江大学生其中一人自顾自地往了左,和往右走的我们南辕北辙地走散了,偏偏他身上又没带钱,凑巧又遇上了我们班另一拨同学,借了钱,到三叠泉才与我们会合。
买了东西,打了个面的回去,5个人花了5块钱。在庐山看不到自行车,只有出租车和面的,如果不打车只有靠脚力了。庐山大厦,是原来老蒋军训团的旧址,外表已经很破旧了,房间里面很寒,矿泉水和水果放了一夜象是从冰箱里拿出来的一样冰冰凉;隔了一道门手机就没信号,庐山的磁卡电话很多遭到人为破坏,经人指点才摸出点门道,拨号时一定要连续且快速,否则就显示出错,刚开始还以为自己的卡有问题。
2004/6/5
吃过早饭,不得不提庐山大厦的饭菜实在是太差,而且不是很干净,导游也不知拿了多少回扣。先去含鄱口,由于下雨雾气太大,五老峰隐没于一片白茫茫中,然后去三叠泉,雨更大了,只好呆在一家饭店里等雨小些才继续上路。三叠泉已经建了缆车,但并未直达景观,大概还有一半的路程,原以为轿夫会随着缆车的出现而消失,没想到只是一改当初的游兵散将之态,代之以合作社的形式,每隔一段便会有一个驿站,像古时一样,每到一站可以换人继续抬,单程一千四百多级石阶想要一口气爬完可不是闹着完的。老人和小孩实在是不宜到三叠泉,有带小孩下去的,背着小孩往上爬累得够呛。“不到三叠泉,不是庐山客”,十年间三上庐山,庐山于我而言不再有神秘感,渴望触摸它的心情不复激动。第一次上庐山看到那些三四十岁男人女人坐在轿子里晃晃悠悠地,素面不禁意气风发:俺是来旅游地不是来享受地。如今一路行来,素面落到最后,为了不再心疼自己的凉鞋在路边的小店里买了一双平底胶鞋,慢牛变成快马赶上了后面几个,老胡唯恐俺再掉队,特意殿后,丫真是个好银。快到潭边,便有寒冷的水汽扑面而来,水声轰鸣,瀑布经峭壁飞泻而下分成三折,形成一个“品”字形,落差一百五十多米。为了这一刻的青山绿水,爬得小腿疼痛,如果没有近三千级的石阶,又怎能如此印象深刻地记住三叠泉的美呢。
中午在一家名叫三叠泉的饭店里吃饭,想起第一次上庐山时我们住在含鄱口附近一家小饭店里,老板一看我们是学生,对我们很热情也特别优待,免了我们的饭钱还给打折,那一晚吃了石鱼石耳大概有6个菜,9个人才花了36块钱;第二天凌晨3点多睡眼朦胧中起来去爬五老峰,雄纠纠气昂昂不畏险阻登上顶峰,没看到日出是那次唯一的遗憾。
2004/6/6
早上先到庐山博物馆,也是毛泽东同志的旧居,正在举办第四世冰川岩石展,庐山今年入选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单。经芦林湖去黄龙潭,途经三宝树,最老的一棵是银杉,有1600多年的历史。庐山的树挺拔、高耸,很帅。黄龙潭的水据小吴说洗一洗想当官的可以平步青云,想发财的日进万贯,而乌龙潭的水则不可沾,一沾就倒霉。于是同去的人都嘻嘻哈哈地跑去黄龙潭洗手。其实乌龙潭比黄龙潭要开阔,风景更美。
再转花径,花径亭中横石上“花径”二字据说乃白居易所书,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可惜早过了四月天,树上都结了小桃子。出花径,到仙人洞,是吕洞宾修道成仙的地方,有人抽到了第一签,乃上上签,大喜,期盼官场与情场双得意。旁边是一道观,道姑很漂亮,引得大伙侧目。再转大天池,是两个小小的水池,如果以为大天池碧波荡漾,一望无垠,难免会有点小小失望,从大天池沿石阶下几百米,就到了龙首崖,由于雾大站在十几米开外根本看不清它是不是象龙首,稍作停留,就原路而回了。由于几天来一直在下雨,行程便一再的压缩,基本上是在一个景点稍作停留便赶往下一个景点,四处望去又是白茫茫一片,不能细细地品味,整个旅程来说并无多大趣味,幸好大伙的兴致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由此看来还是自助游比较能够自由自在地享受自然。
又回到那该S的庐山大厦吃中饭,该下山了,没料到小吴还有最后一项任务,带着我们进了一家珠宝店,老板娘自称和我们是老乡,在缅甸长大,老乡见老乡她两眼并没泪汪汪,只是一再地称为家乡人帮不上多大的忙,这里的玉石只以关税的价格卖给我们,想来这位老板娘已经把她的祖宗贩卖到全国各地了。还是有人花了几十元至上千元买下了标价几百元至几万元的所谓的宝玉,甚至还留下了姓名地址电话。笑问小吴拿了多少回报,一谈到钱终是有些不自然,答曰5%,然后就有些冷场。两天的游程终于还是以购物而告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