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红楼逸梦>>有凤来仪 网友文集>>2003年 文集目录>>cdy1230(伊洋)>>宋曹故居小识(四)

主题:宋曹故居小识(四)
发信人: cdy1230(伊洋)
整理人: unlimited(2004-06-05 22:29:14), 站内信件
    走出小凉亭,穿过花池我
们沿着宋曹故居的西墙向东走
去。西墙说明了这里应该是房
主院落的尽头了。小小的,但
却是饱满充实的家居院落看似
凝固静止的,却是活生生的,
迅速的被时空变换联系在一起
的景致给人以舒适幽雅,安逸
超然的感受和品味不尽的人的
理念巨大落差对比而产生的为
人初试哲学的德行,超手的神
秘莫测感。因为,在这面积上
也许连九品县令的占地面积都
不如的空间中,它所蕴涵的是
为民间所讴歌赞颂的抛弃繁华
和令人绚目的高官爵位的人的
超超然的情怀。 
  然而,我对宋曹故居的结论显然是过早了点。很快的就被新出现的情 
景打破了;当我们将要到达被我们称之为宋曹的儿女的起居住房时,我们 
发现西墙有一个圆拱门。两扇枣红木条做成的门被一只大锁锁着。拱顶有 
一个扇型小匾,上面写着“园中园”三个大字。 
  这真是“山重水覆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看来宋曹先生故居的 
故事并没有结束。还有更好的戏看。 
  扒着门缝向里看去,“园中园”里堆满水泥石块的建筑垃圾。一座坐 
南朝北的四层大楼正在拆迁,被砸得一片狼籍。看来“园中园”早已经不 
复存在,昔日园中曾经拥有的一切,一定是在宋曹先生后世的不知道的哪 
个年代里,被一群后人搞得无影无踪。 
  我回忆着刚才所见到的宋曹故居里的居住应用理念逻辑的联系。按理 
说,主人居住生活的各种需求已经圆满了,突然越出的“园中园”似乎有 
奢华和节外生枝了。“园中园”内究竟如何规模,我们现在无从得知。但 
是就宋曹故居的总体规模上来说,如果加上了“园中园”,首先令我不以 
为然的是对故居主人所追求的超然在崇敬上的折扣。它是一种隐居而不为 
民的生活方式。事情不仅仅是在人的德行上的。就是在中国人的家居构思 
逻辑的理念上也存在着不能自圆的现象。因为,如果加上了“园中园”, 
至少在清理室内外环境卫生的劳动量和强度这一项来讲,已经不是宋曹自 
家人能够完成了的。那么,故居里就一定要有仆人从事这些劳动了。在当 
时用人的一般规律上,能够使用从事院内卫生,花草杂工而不雇佣服侍食 
宿,浣洗的仆人的事情是很难想象的。如果是这样,宋曹家就应该有两人 
以上的仆人。 
  这样,在同时也就出现了两种令人费解的情况: 
  宋曹故居里缺少了应该是仆人生活居住生活,水井,柴禾等甚至是很 
可能存在的车轿或者马厩等繁杂事物的区域了。服侍食宿的丫鬟除外,杂 
工人等生活和工作与宋曹家的女眷在同一环境区域中,在当时的具有地位 
的家庭中无论就其人的等级及伦理道德上都是被冲突和排斥的。这不合乎 
当时的大家族家居布局设计理念; 
  一般中国人有着很传统的家居空间意识,这种意识是很本能和固执的, 
甚至是无法自我克制的。例如:穷人百姓家在没有居住房子以外的空间环 
境的条件下,他们的家门临街倒也睡得心安理得。但是一旦给他们一个院 
落的空间,他们绝不会将起居住房临街或者紧靠院门的,会尽量使起居住 
房与院子的大门留出一定的空间距离。这不仅仅是出于美学的视觉空间的 
意识,对空间的使用意识,也是出自于人最本能的领地意识的安全感的意 
识。 
  “园中园”的出现说明宋曹故居应该还有更大的环境空间。既然如此, 
我们从宋曹家大门一进来就遇到的主起居房子距离大门几步之遥的布局安 
排也是与常理相悖逆的。同时“园中园”的出现使高官退隐的主题有了些 
奢侈之器了。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