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whitebud(若雪)
整理人: unlimited(2004-06-05 22:23:18), 站内信件
|
若论淑女一词,大约起源诗经关关骓鸠,在何之洲的那位淑女,细想不过是水边采小草的村姑。君子也是好色之徒,佳人亦是三教九流。
淑女的形象粗线条的勾勒是以婉约的内心为雕琢,优美的容貌为模子,矜持从容的气度,知书识大体的为人。细论淑女的心可是画,是工笔写意的轻描淡画,是山水人物的精雕细琢。是不显山露水的谦卑。淑女的内心可是诗,是唐诗的从容不迫,是宋诗的澹泊清明,淑女的内心可是梦,是庄生晓梦的那个梦,是昨夜朱楼的那个梦。
在红楼中,教条意义的淑女应似邢夫人贤惠无德,主动为贾赦选妾,不惜为了贾赦讨鸳鸯得罪多人,是王夫人那类遵从于封建教条卫道者,自然论及年纪上的差异不足为例,再有李纨青年守寡,心如槁木,她们都曾经是淑女,淑女再如秦可卿,上下和顺,人皆赞美,有口皆碑,贤孝在封建社会,是合乎淑女的典范的至要。其实淑女都是给人看的,古今不论!
而淑女的典范首推薛宝钗,宝钗淑女的框架,是钢印印钞票,有板有眼,容不得一丝伪。不有的我是佩服她十几岁上喜怒不形于色,博古通今却勤于藏拙,把心事藏的很深。黛玉多次讽刺得罪,她似不介意,宝玉将她比杨妃那一次,她虽觉羞怒,只冷冷的说:可惜我没有一个好兄弟,做得了杨国忠。言语锋锐但无懈可基,
从她的文才和知文用典上,可想她内心也是深爱诗词和好文弄巧的,由于所受教育使得她从小就学会了压抑自己的喜好,和自由。在性格和时务矛盾冲突中,她选择了知命,而并非乐天知命的知命。而是知天命而不可违的那个知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是本分,而要鄙弃一些本我喜好的东西。香菱学诗与她,她说,这原不是你我该学的,女孩家只该做些针篦。
而相较而言,黛玉就相对不守淑女的规矩,众人参观大观园时,到了潇湘馆中,借刘姥姥之口说 :这里那像一个小姐的绣房,言下黛玉房中满是书籍。
借袭人之口:她可不做呢,饶这么着,老太太还怕她劳碌着了,大夫又说好生静养才好。谁还肯烦她做呢?旧年还好一年的工夫,做了一个香袋儿,今年半年,还没见拿针线呢,”由此见黛玉是不经常动针线的,而这一条又违反了那时淑女的教条。
而今日淑女之框架却似将古时反了一个世界,今时比古时进步得多,不再宣称女子无才便是德,而是女子有才方有德。
是以当代的淑女,要有一本学历的框架,一副雍容美丽的外貌,一点柔情似水,时事书艺通晓,品味雅俗,有自己独立的思想,言谈举止已至一颦一笑的行云流水,才是当代淑女的典范。
而试看满满街的梳着娃娃头的天真未凿的小女生,挑染得新新人类,故作可爱的卡通女生,总是输了一筹的给本意义上的淑女。这类小女生的可爱只能维持到二十四岁,一个成年人故作可爱,有卡通气质,总是对你撒娇卖痴,即使她总长不大,有时候你也会耐心不得,何况她并不是小孩子了。
总之,淑女的内心固然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一个幽雅婉约的外在。
古今一谈觉今是而昨非,真正意义上的淑女是不存在的,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古时不读书的淑女今日都成了家庭妇女或者为人辛苦为人忙的手艺人,古时的叛逆女子有成了当代的淑女。
曹公真有远见也,早预料了乾坤一转,就变了天地。再看黛玉的叛逆的淑女形象,是不是更深入现代人心?而宝姐姐若生在今日,怕也不会要香菱不要学诗而做针篦去吧?“这不是我们女孩家做的。”想来她必会说~,呵,她是识时务的女子。
若雪
文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