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ff0108(灰眼睛)
整理人: zzz123654789(2004-06-02 17:15:41), 站内信件
|
【为了上市,国企付出的代价其实太大】
国企在海外上市的不少,而为了尽快上市,国企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如果抛开历史因素造成的大量裁员、存续公司问题,即使是从上市公司本身来看,也有很大的代价。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为了上市,许多国企被切割成不同的小块。如有“恐龙”之称的中石化系统,就被分割成为11家A股公司,分别在上海及深圳股票市场上市;以及1家H股中石化在香港上市,一条“恐龙”便被斩成12块,头在香港上市,手、脚、身及尾巴在上海、深圳上市,结果产生“头小尾巴大”的现象。在香港上市的中石化由于油价上升,纯利也大幅上升,但原油勘探、开采不足,无法向子公司(上海及深圳上市A股)供应充足的原油,而子公司唯有高价外购原油,所需原油70%依靠外购。此外,各公司拼命扩大生产规模,以抵销油价上涨的威胁,结果出现了中石化系统内“兄弟阎墙”的情况,例如几家子公司同时为争夺华东塑胶市场而明争暗斗。可以看到,国企改造的结果变成“头”不知“手脚”在做什么,“尾巴”无法同“头”沟通,变成尾大不掉的怪现象,改造国企,结果变成了“分段出售”。类似的情况在电力类、电信类国企也有出现。对比国际上一些大型企业,如BP、壳牌等公司,它们保持了十分庞大的规模,并且涉足到石化业中的大多数产业链环节,这种规模效应,保证了它们在全球的竞争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