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旅 游>>神州旅游(游记/功略)>>华北篇(京、津、晋、冀、内蒙)>>山西>>不见沙尘的晋北--micmic>>不见沙尘的晋北 2004年5月1日 涞源、五台山、大同 (4)

主题:不见沙尘的晋北 2004年5月1日 涞源、五台山、大同 (4)
发信人: micmic(园长)
整理人: jaja(2004-05-25 14:15:16), 站内信件
  5月3日,出游的第四天,终于晴天了!七点半迈出泰和春的大门,感受着久违了的煦日和风,似乎连皮肤都在嘿嘿地偷笑。我们包的出租车是昨天通过泰和春预定的,260元/天,司机是个姓滕的小伙,瘦瘦的,不爱说话,正合我意。

 

 

  大同近郊地势十分开阔,白杨林替代了过去的农田,像哨兵般笔挺地立于公路两旁;由此向四方铺垫出去的,是一张黄绿交错的大毯子。黄泥与白杨幼苗相互依存,扎根在这抵御风沙的第一线,伟岸,却不失温和。大同四面环山,实则是一个海拔较高的盆地,车子向东南方向行进中,远方的群山也越显清晰。在蓝天白云和阳光渲染下,土黄的山体发出成熟麦子般的金色,更远处的高山顶上还存有斑驳的雪迹。在这个空间中,各种美丽的元素尽情在盆地中铺展,宛如精致的餐具承托着色香味具全的佳肴,美不胜收。

 

 

 

  我们来到恒山山麓时,已有很多车子在大门前排队入内,而且几乎都是北京的小车,很少见到有旅行社的大巴。由于上次在五台山冒充学生的失败经验,MM不敢去买门票,幸亏我早有准备,前一天晚上在泰和春把胡子剃得干干净净,这几天睡得很早,眼袋下去了,人也显得年轻了五六岁,顺利的买上了半价的入山券,开心啊!入山券好像是25元/人、5元/车,司机也要买票,包车的话这个费用也要我们另外掏。山上的车道修得不错,穿过恒山隧道,来到一个分叉路口,便已看见那巧夺天工的悬空寺了。



  关于悬空寺倚壁悬空而建的由来,相传是因为古时浑河的河水流经此地,常常暴雨成灾、河水泛滥,人们以为是金龙作崇,便想到建浮屠来镇压,于是就在这百丈悬崖上修建了悬空寺。悬空寺巧妙地修建在峭壁上的凹位,上可挡雨,下可为立柱寻得支撑点。而其实她的重心全在石壁内,由数根横木深深插入岩石,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而形成。据说,这些横木先用当地的特产铁杉木加工成方形木梁,再以桐油浸泡,所以不怕被白蚁咬,还有防腐作用。而从外观上很明显能看到的立柱,有的也起到承重作用,有的却根本不受力。悬空寺早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收到了为数不少的维修拨款,可是迄今为止,在悬空寺的结构、稳固方面只是多加了几根立柱或在原有立柱、横木、楼梯、楼面上加装了一些铁制护件,可见古人的建筑造诣是如何的鬼斧神工。

 

 

  悬空寺的门票大概是30元/人,我们还是买的半价票,咔咔。进入悬空寺是要限制人数的,还好来得早,不用排很久队就轮到我们上去了。不过悬空寺里的过道只允许一人单向通行,因此大家好像小学生那样,一个接一个地慢慢往前蹭。说真的,我从没担心会崩塌什么的,不过之前看过一篇攻略,说有人故意推了一下某根立柱,居然动了,吓得他后面的MM直哭,觉得这个场面好搞笑。不知如果发生在我MM身上会怎样呢?呵呵,其实MM比我胆子还大,踩着底下是悬空的楼道如履平地,前边一个阿姨就走到哪里都战战兢兢地到处找东西扶,那就太夸张喇。悬空寺内每个殿阁都十分小巧精致,而且有些还向岩石要空间,往里挖了很多石窟,变成一半房子一半洞的独特结构。

 

 

  从悬空寺下来,我们顺便跑到了隔壁的恒山水库玩,10元/人,也有半价。钻过一条龙型通道,水库大坝和和远近的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蓝天白云雪山绿湖,让我想起了黎明一首MTV里在天山拍摄的镜头,往坝下一看,居然也有一条小船,可惜是坏的,要不然能够荡舟于湖面,实为赏心乐事。眺望远处,依稀看见湖对面有一条小村,也许这里不让人乘船过渡的原因是要保护水质吧。

 

   结束了悬空寺附近的游览,我们乘车循另一边的岔路继续上山,不消一会儿,便到了恒山山腰处的停车场。从这里,游客可以选择徒步登山,或者乘缆车上山。恒山在我看来,与其他雄山峻岭相比,简直就是一个没有衣服穿的憋瘦乞丐。植被稀少,裸露的岩石在阳光和大风的滋扰下风化碎裂;从入山开始收入山门票,到了山上还要收庙群游览费;山里的风光,除了悬空寺和几处比较偏僻的庙群外,只能用贫瘠二字形容。这么恶劣地诋毁了恒山一番,其实是想烘托一下站在恒山上所能观赏到的画面是多么的绮丽绚美。

 

  秉承着“山中无景看山外”的原则,我们路过停车场一则的一个看样子比较体面的道观不入,直接乘缆车上山。缆车30元/人,没有半价,可排队浪费了我们半个多小时,不爽。恒山山势和缓,徒步上山应该不会很累,建议大家有机会去的话徒步好了。到了下缆车的地方马上就有一个铁栏把景区分隔出去,有的旅客觉得被欺骗,差点和看门的打了起来。这里卖的就是所谓的庙群游览票,大概35元/人,也有半价。凭票进入景区,有上下两条道,一条往上通往一个什么亭的,另一条通往庙群。第一条道人少,我们就先往上爬了。一路上虽未绿树成荫,却也不像山下看那么寒酸。登高远眺,视野更加开阔之余,似乎与蓝天白云更为接近。这一带连绵山峦的清秀之美堪比黄山的险峻宏伟。





 

 

 

  这里所谓的亭子非常的破,而且亭中有个凶神恶煞的天王造型的雕塑,实在没什么看头。回头走进庙群,更是郁闷,除了几个有着悬空寺影子的寺庙之外,基本上没什么特色。一路沿山路下山,有点后悔没在亭子那边流连多一回了。

 

  下山时已是下午1点,匆匆在停车场的饭店和司机每人吃了一碗刀削面,我们启程前往应县木塔。司机年纪比我小,姑且叫他滕老弟吧,开了两年的运煤车,最近和他哥合伙买下了这辆夏利,钱赚少了,可是没那么辛苦。滕老弟对大同近郊的路不熟,走走停停地问路,终于在3点左右到了应县木塔。
  应县是个很破落的村庄,可木塔周围却建成古色古香的商业街,颇有规模。

 

  木塔全名佛宫寺释迦塔,外观是五层六檐结构,第一层有双檐,内里暗藏四层,实则九层。木塔顾名思义,全靠斗拱、柱梁镶嵌穿插吻合,不用钉不用铆,以50多种斗拱的垫托接联砌建而成。据说塔底层回廊外檐由24根木柱支撑,在静止时下层每根柱负荷120吨,可是柱下石础根本没有巢臼,木柱断面直接平立于石础之上。有好奇者曾经用两手执一根细绳,把它从石础和木柱间横过。所以,民间就有24根木柱轮流间歇的传说。我们去的时候,木塔似乎不让游人上去,还要收42元/人的门票,于是我们两个农民在木塔前拍完照后,跑去外面的围墙看看有没有可以逃票的地方。不过不是所有景点都像空中草原那样容易的喇,我们也没抱太大希望,绕着木塔,看看外面的民居也是一种乐趣。



 

 

 

  和木塔前的繁华商业街相比,三面的民居维持了应县一体的破落,木塔后的一片空地成了垃圾场,污水污物堆积一地,发出恶臭。老实说,这次旅游一路走过来的地方都缺乏了一种追求生活的气息,适合触发记者悲天悯人的胸怀,不适合旅游散心获取心灵的解放。一切的反差,都太沉重了。别了应县,下午4点多,我们继续上路,前往云冈石窟。这次更糟,滕老弟完全迷路,在路上浪费了我们整整两个小时,到达云冈石窟时已是下午6点。
  匆匆买票(30元/人,半价)进入云冈石窟,虽说离关门时间只有半个小时,但景区里却还有不少游客。夕阳缓缓地扫在石窟身上,显得格外的温暖。我们按照顺序,先从东边的一到四窟看起。第三窟为云冈石窟中规模最大的洞窟。前面断壁高约25米,传为昙曜译经楼,窟分前后室,前室上部中间凿出一个弥勒窟室,左右凿出一对三层方塔。后室南面西侧雕刻有面貌圆润、肌肉丰满、花冠精细、衣纹流畅的三尊造像,本尊坐佛高约10米,两菩萨立像各高6.2米。从这三像的风格和雕刻手法看,可能是初唐(公元七世纪)时雕刻的。

 

 

  第一、二窟两窟为双窟。二窟中央为一方形三层塔柱,每层四面刻出三间楼阁式佛龛,窟内壁面还雕出五层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筑的形象资料。

 

 

  原路折回,来到被四层木构的楼阁覆掩的第五窟,进入后室,北壁赫然一尊三世佛现于眼前,这是云岗石窟中最大的佛像,它结趺跏坐,几乎占满了地面,膝盖之大,可在上面站立120人,一只脚背上就容得12个人。从五窟穿进六窟,只见中央一个连接窟顶的两层方形塔柱,东、南、两三壁以及明窗两侧,雕出33幅描写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由于快到下班时候,保安们都无心巡逻,被我在里面偷空拍了不少照片。

 

 

 

 

  第七、八窟为一组双窟,两窟窟前有三层木构窟檐。七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主像是三世佛,东、西、南三壁布置了本生故事浮雕和表现佛传故事的佛龛。窟顶平棋飞天和南壁门拱上部的六个供养天人,雕刻十分精美。

 

  石窟太多,走得也急,一下子忽略了第九、十窟,没留下照片,记忆中自然丝毫回想不起。第十一至十三窟三窟为组石窟。其中十三窟又有一巨佛,有趣的是,在佛像的右臂与腿之间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托臂力士。小巧的力士与佛像巨大的手掌形成强烈对比,衬托出佛与佛法的伟大。第十四、十五窟也没被我们注意,后来翻查资料也没有这两个窟的资料,估计开发这云冈石窟时已风化殆尽。



   第十六至二十窟是云岗石窟中最早期开凿的,又叫做“昙曜五窟”。五个石窟的中央都雕刻了巨大的如来佛像,象征了北魏五朝的五代皇帝。原来远在公元4世纪,大同就是一国之都。当时,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鲜卑族的一支——拓跋氏,建立了北魏王朝。公元398年,北魏道武帝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境内)迁都到平城——即现在的大同。北魏王朝把佛教奉为国教,把武周山视为祈福的神山。但是到了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北魏皇帝太武帝听信司徒崔浩的谗言,行起“灭佛”之举,大肆焚毁佛寺,强令僧人还俗,一时间,佛门灾劫连连。不久,太武帝身患重病,他认为这是灭佛所得的报应。太武帝死后,他的儿子文成帝继位。为了赎他父亲毁灭佛法的罪孽,文成帝下令恢复佛法,大兴土木建寺立庙,更倾皇朝的财产税收兴建灵严寺,也就是现在的云岗石窟。

 

 

 

  往西继续走,还有一些零星的已被风化得差不多的小型佛像。此时,夕阳已经快没入地平线,落日的余晖均匀地挥洒在云冈石窟以及对面的大同煤矿,小小的月亮也高高地点缀在蓝天中。四周沉浸在祥和温暖的气氛之中,使人忍不住在此驻足流连。



 

 

 

  回到市区已经很晚,滕老弟介绍的“外婆桥”生意火爆已经没有位置,我们在他和另外一个司机李师傅的带路下,来到了据说是大同市最好的饭店——红旗饭店。我想吃的羊肉泡馍居然卖完了,只好随便点了几个菜,其中一个粤式的风沙鸡和芥兰太普通没有拍下来。凉皮是必点的,这边的凉皮拌的是豆腐皮,汤底下满了辣椒,味道不及昨天我们所吃的;而另外一个蒜泥茄子也马马虎虎。反倒是粤式的几个菜做得很正宗,结帐也不贵,四个人还要了六瓶啤酒才88元。

 

  玩了一天,回到泰和春时已是累得不行,洗完澡一躺在床上就呼呼大睡起来。


----

旅行不是为了到达目的地
注视就是一种选择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