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影视沙龙>>● 世界电影>>独立论坛>>单刀直入>>《顾城别恋》情色中也有完美--观后感

主题:《顾城别恋》情色中也有完美--观后感
发信人: dallascg(蓝点)
整理人: marco_0708(2004-07-19 11:06:26), 站内信件
本片荣获1999年日本东京电影节最佳男主角。 全部裸体镜头由拉长镜头移动微拍摄而成,裸体+青草+山丘=真正的完美。

1993年10月8日,旅居新西兰的中国诗人顾城,杀死了妻子谢烨之后自杀身亡。此事件在国际文坛引起轰动。顾城生前有两个女人,一个是他的妻子谢烨,另一个是他的情人英儿。顾城对她们俩人都平等地去爱,无分彼此。原本三人相安无事,但生活却带来越来越多的压力,而顾城因对爱情的过分执着,从而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虽然《顾城别恋》已向顾工(顾城父亲)取得版权,但陈丽英在片中还是采用谐音,把顾城改为古城、顾工改为古工、谢烨改为雷迷、顾城的情人“英儿”为清儿。陈丽英说:“电影是艺术创作,无法百分百和现实吻合,比如顾城的爱情方式或许可能不是如电影中所描述的,用谐音是对死者的一种尊重。 ”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这位著名的朦胧诗人,自少年时起,就已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写出了令人精神震摄的诗篇。他的异常幻想,使他精神处于幻想与现实夹缠不清的境界,终于异常而反常,而失常…… 曾经是万千大学生的偶像,杀妻后自杀,有惋惜,有唾骂…… 该片把诗人的悲剧搬上了银幕。 

看着我永远而不是一会看我一会看云?顾城让我们暂且不去梳理历史的断柳残枝,关闭理性的探索之灯,将时空定格在顾城,顾城的妻子及他的情人身上。 
顾城,1956年生于北京,后随父母下放至山东,在胶东半岛度过了童年。后成为“朦胧诗派”代表诗人。1979年在京沪特快列车上见到谢烨,对她便一往情深,不久,他全不能自制,赶到上海,向谢烨求婚。狂热地追求谢烨四年后终于如愿以偿。1983年8月5日结婚。随后出国漫游瑞典、英国、荷兰、新西兰、澳大利亚诸国后,定居于大洋洲的激流岛上,过起了自耕自足的桃花源生活,这应说是一个童话诗人很好的归宿了。 

谢烨,1958年生,北京人。她爱好文学,写散文,也写诗,1986年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朦胧诗选》中也收有她的几首诗。“当我离去的时候/我们相信你能微笑/能用愉快的眼睛,去看鸽子/能在那条小路上/跳舞,一边想入非非地/设计着未来/我相信我是幸福的/甚至幸福得不能呼吸/不能回答你的询问/我待得太久/已变成/一片山谷/已变成了/山谷中泉水和云雀的歌声。”(《我不相信,我相信》)。 

在另一首诗中,有一些奇怪的想像。今天看起来,有一种预感似的悲惨。这首诗叫《我终于转身去》:“我终于转身去/后面是一声怪异的笑。”顾城是不能想像谢烨离他而去的。不过这一回,谢烨是否真的将“转过身去”? 
但是正因为顾城太天真、太童话了,所以他追求的完善在现实面前成为另一种永远不可实现的乌托邦。顾城是个已经长大的却不愿长大的孩子。他是注定了要在时间之河上伤心而焦灼地漂流。穷居小岛,顾城他们的生活是很拮据的。再加上有人追求他的妻子,使他更觉得自己的完美梦残破不堪;遂有他所爱的情人“英儿”??在国内诗坛小有名气的麦琪又随一练气功的洋老头私奔离他而去,又有因夫妻间一件小小的争吵而导致用斧弑妻的恶劣行径,然后悬颈自尽的悲剧结局。  

刚刚看完顾城别恋,我现在是个在现实不过的人了,看到顾城别恋中的顾城感觉好像是个傻子一样,虽然他的诗写的很美,但是我仍然感觉顾城其实不是一个成功的人,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导致了顾城的悲剧,或许有些顾城恋母情结也算在其中,雷米其实一直在顾城的生活中是个母亲的角色.
  
   我也有自己的梦想,梦想60岁以后和老伴能在乡下或者一个没有人的山区里自己盖一个茅草屋自己种菜和老伴生活,没有任何人来打扰我们,但是我的前提是60岁以后.梦想每个人都有,古人陶渊明就有桃花源,但是梦想总归梦想,现实就是现实,从校园到社会已经一年多了的我已经接受了现实的残酷,其实不接受也没有办法,或许用适应比接受更为合适.
  
   老师说过,文学(最恰当的是诗人)或者哲学非常好的离神经病不远,我觉得说的有些道理,人还是现实一些好,因为梦想太脆弱了,风花雪月和油盐酱醋你选择什么样的生活?
易趣佳奇碟盟,碟碟精品。
您最实惠的选择http://517jq.126.com 
http://www.yfdx.com/softimg/2003627190356.gif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