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micmic(园长)
整理人: jaja(2004-05-25 14:15:16), 站内信件
|
出行的第三天,5月1日,凌晨5点,天渐亮,我们乘着马老二的面的直奔空中草原。景点收门票的地方位于公路口,铁栏还没落下,售票的人也还没醒。一阵窃喜,车子已一溜烟地开进了景区,停在通往空中草原的山脚下。
眼前参差不平的山路是空中草原的南部入口,北部入口可以通车,可是从涞源过去要绕个大弯,可能还要经过那条千年险道“飞狐道”。远处横亘的群山中可以看到有一处山顶平滑,那里就是海拔2158米、面积32平方公里的空中草原了。
跟马老二在停车场聊了一会儿,一男一女牵着一黄一黑两匹马上来了。又是经过一翻讨价还价,终以120元租下了两匹马。要说从这里步行上山不是不行,可当时这个天气,而且还四处无人,我们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决定坐马上山。后来在上山的途中,我们才意识到这个决定是做得多么的明智。
牵着我的黄马的大哥为人敦厚,他的媳妇,也就是牵着MM的黑马的大姐就比较会算计了。不过总的来说他俩都是好人,这边的民风纯朴在他俩身上又得到了印证。MM坐的那匹是8岁的老马,据大哥介绍,很好用很听话;而我坐的这匹3岁的黄马就比较调皮,性子也不好,有一次差点把我从马背上拱了下来,现在我大腿内侧还青了两大块呢。
崎岖的山路非笔墨能形容,人、马徒步走在这上边都累得够呛。半山腰的树木花草已经长了起来,可还算不上繁茂,我们开始有点担心更冷的山顶会是怎样一翻景象了。大概走了三分之二的路程,我们忽然闯入了迷雾之中,气温猛然下降不少,寒风嗖嗖地贴着山脊扫来。四周已完全不见繁花绿草,只有黑色的泥巴、淡灰的石块和败黄的干草,山腰处清爽的氛围已经荡然无存。我们凄凉地在山坡上走着“之”字,马儿咯噔咯噔敲着蹄子,不时拱着路边的野草,失望地摇着尾巴。
又是毫无预兆地,马儿停住了脚步,大哥大姐说“到了”。我们惊讶得说不出一个字,实在太失望了。本该一马平川的草原,现在浓雾迷漫,身外一米的地方已无法目视。脚下可见的只有斑驳的草皮,北风凄厉地在山顶盘旋,那一刻,仿佛堕入了阿鼻地狱。我想,老天啊,我可不是来这里玩极限运动或者野外穿越的,不至于这么对我吧!MM冻得连手都不愿意淘出来拍照,反而还有兴趣跑马。到了山顶后骑马的费用是另算的,大姐也知道恶劣天气下普通人很少还想骑马狂奔,于是用20元两人的低价引诱我们,这正好就让MM捞了个便宜。
疯丫头手执缰绳,两腿往马肚上一夹,黑马便腾云驾雾般跑了起来。我在后面也吆喝着马儿往前追,可是这家伙居然不听话,刚想往它肚子处夹一夹,却回想起在山脚差点被它摔下来的情景,还是由着它吧。于是大哥便牵着我的黄马往前追,这自然是跑不过那匹听话的黑马的了。只见MM越行越远,在雾中已只隐约遗下一团黑影,眼看就要完全消失掉了。我心里一急,MM跑得这么快,迷路找不回来该怎么办?还没等我担心完,那黑影似乎不动了,只见MM和黑马的轮廓渐渐清晰,最后走到并肩处时,MM撇着嘴说:跑着跑着它就不跑了,怎么夹都不行。我们哈哈大笑,看来这马果然有点灵性。
下山比上山更觉得危险,马儿的脚步落得更为谨慎,而我们则尽力把身子往后仰,其余的也只好听天由命了。顺利地抵达山脚前,跟在我后面的MM还有幸看到黄马便便的情景,呵呵,据说便便还是青绿色的,好新鲜哟!
这时已是早上9点了,停车场附近聚集了二百来匹马儿,场面还挺壮观呢。
车子往回开时,马老二提醒我们,现在售票的起来了,可能会要我们补票。都玩完了,哪有补票的道理,咔咔,于是我们下了车,让马老二空车开出景区,我们就顺着公路下的乡间小路一直走,绕过了收票站。
这乡间小路上满布马粪,供马儿由此进入景区,小路的另一头连接着一小村庄,我们在停车场看到的二百多匹马儿,都是由那里的村民所饲养。一路走去,还有三两成群的马队陆续赶向停车场。而大哥大姐这时也从后赶上,笑问我们怎么有公路不走走小道啊。我笑着回答说,我们想体会一下乡间的气息。不料大哥转身嘿嘿一笑,说了一句:你们是想逃票吧,然后扬长而去。靠,这大哥敦厚得来一点不傻啊!于是没敢在村子里多耽搁,我们顺着旁边一条桥般的大道走出了公路。在公路上俯瞰这以养马为生的村子,环山抱拥、绿树成荫。如不是脚底踏着冰凉的水泥地,马儿的温热与气息定能使人把这里错以为古代的驿站。
返程的路上,马老二又给我们讲了些关于涞源的故事。例如涞源这“凉城”的称号,是得于她得天独厚,平均一年超过30度的日子只有6天的好气候;还有的就是,涞源附近铁矿丰富,是古代乃至现代冶炼兵器的重镇,又由于她位于恒山、太行山和燕山三山的交汇之处,因此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涞源的铁矿养肥了一部分人,因此这里的贫富悬殊很严重。马老二的这番话,也恰好认证了这两天来我们所看到的围墙内外。
回到涞源时才10点半,足够我们在涞源慢慢吃完一顿午饭,再在镇里溜达一圈了。从涞源开往五台山的火车每天只有7095次一列,从北京南站发出的,到达时间在每天中午12点左右,票价是13元/人。我们上车补了卧铺,44元/人,又装学生又装可怜地却还是没能打动乘务员的芳心给我们打折。不过还好,最后她也只收了我们每人50元。
涞源到五台山大概3个小时,不过晚点是经常的了。过了大概有四个小时,列车终于抵达了五台山站。五台山站在五台山山脚下的一个小县五台县中,出站后还要转车,才能抵达五台山。于是,我们上了一辆20元/人的大巴,在细雨淅沥下徐徐向五台山进发。
五台山座落于“华北屋脊”上,最高海拔达3058米。而且听MM的朋友说,那里有的地方还终年积雪。我们的大巴只是开到半山腰就已经闯入了云层(也有可能是雾吧,呵呵)。到了卖门票的地方,这次虽然无法逃票,不过我们有备而来,掏出一本别人的、一本过期的学生证,嘿嘿,听说山西这边的景点都查得不严,就让我们鱼目混珠吧。
由于我几日的胡子没刮,再加上旅途疲惫所带来的几条皱纹,我觉得如果我去买票的话一定被人识穿,于是便把MM推向了战场。MM是那种不会说谎的人喇,让她去做坏事可真有点于心不忍,不过我很快就忍住了。看着MM在售票窗口停留了十几分钟,我就知道事态不妙。果然,MM被识破了,结果只好买了全票,90元/人!
进了五台山大门不久,大巴便抵达了终点站——台怀镇。台怀镇地处“北台之下,东台西,中台中,南台北,有坞曰台湾(湾与怀的音义皆同),此诸台环列之概也”,故名“台怀”,而幸亏不是“台湾”。由于台怀镇是五台山的中心区域,因此下山开往各地的班车都以此地作为始发站。而打算在五台山游览数天的旅客更免不了选择在台怀镇落脚,因此这里的宾馆旅舍也特别多。
MM是特别爱干净的,而且对房间的气味尤其敏感。看了几间小旅舍后,MM都很不满意,于是我们来到了一家门面非常大、大厅非常豪华的宾馆——金界宾馆!大家请注意了,这家金界宾馆除了上述的两个“非常”之外,还是一家一间房间只有两盏昏暗黄灯,尤其是坐厕可以一碰即倒的“非常”“有趣”宾馆!可是,我们却看走了眼,而且还为此付出了200元/晚的房价!
盖着潮湿的被子,闻着浊臭的马桶味,我怀念着在坎仔露营的夜晚,一夜无语……
----
旅行不是为了到达目的地
注视就是一种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