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pennyyuen(Penny Yuen)
整理人: air11(2004-10-06 15:37:10), 站内信件
|
(续4)
五、无可挽回的分离
时间:5月4日
天气:晴
路线:延安——黄龙
坏了,果然坏了。起身后梳洗时一照镜子,差点认不出自己了。一个大红鼻头,两颊绯红略带黑色,嘴边还有一道环形的红圈~最糟糕的是鼻子已经有点破皮,搽防晒霜也来不及了。哎,都怪自己太大意,低估了陕北的阳光和干燥的气候,这下照像只能照远影了~
老K差点被众人狠K一顿,原来他昨天给我们照像时居然忘了装胶卷$%^#&·!¥……幸好没有连夜离开延安,还有得补救。不过昨晚跟延安车友的合影算是彻底泡汤了,我们还信誓旦旦地说要寄像片给人家呢!
延安这么个穷山恶水的山沟小城,居然能有枣园这样环境优美的所在,真有点出人意料。无数参天大树、处处碧绿草坪、满眼鲜花盛开、耳畔鸟鸣回旋,真是个好地方。参观完各位伟人故居,四川弯脚杆当然忘不了他的拿手绝活:处处留S~再赶紧去宝塔山补照合影,就此告别延安,奔向我们的下一站——壶口瀑布。
快到了,经过一连串陡急弯道连接的盘山路后,到达一个不知名的山顶。极目四望,北、西、南三面都是满眼黄土、沟壑遍布;东面则是一片连绵的大山,从地图上看,应该是山西的吕梁山脉了。路旁几座古朴的窑洞吸引了我们:满额皱纹的陕北老汉、埋头吃草的灰黑毛驴、四处觅食的母鸡小鸡、爬满裂痕的残垣土壁,一幅经典的陕北风情画卷。老汉告诉我们这里每年最多下3、4次雨,就连前几天全国大范围的降雨都没这里的份儿~刺眼的阳光照在身上,火辣辣的,天空里没有一丝云彩。远方黄土山顶上孤零零地伫立着几棵小树,很是醒目,让人不由得联想起当年著名的“消息树”~
同样陡急的下坡路段之后,黄河河谷呈现在眼前。天,难道这就是想象中桀骜不逊的黄色巨龙?静悄悄地流淌着,如果不是标志性的黄色河水,还真让人误以为一条小溪呢!正欲大呼上当时,突然耳边传来低沉的轰鸣声,远处见有大队人群聚集,隐约可见水雾翻腾。到了,终于到了!
大片的石质河滩,黄河躲藏在河滩下数十米的峡谷里,从公路上望去只能看见很小一部分,看来花钱买门票是势在必行了~既然如此,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索性东跨黄河大桥,从山西境内进入了景区。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是难以想象。上、下游地段都静悄悄流淌,温顺得象陕北的羊羔一样的黄河,在壶口这里突然爆发。咆哮着从天而降,犹如一条黄色的巨龙一头扎进3、40米深的峡谷,轰鸣阵阵,水雾腾腾,偶尔一道彩虹浮现在水雾墙上,就象巨龙戴上七彩的项圈。发呆再发呆,清凉的水滴不时打在身上,告诉我这不是在做梦,而是真正、踏实的站在黄河畔。“天下黄河一壶收”,到壶口可识黄河全貌,此言果然不虚。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几千年文明的历史沉淀,在这里能够用最原始、最自然的方式得以体现。
时候不早了,得告别壶口向下一个目标渭南挺进了。到宜川后已是下午17点多,这才感到饥肠辘辘,赶紧吃“午饭”吧!
这是一个具有转折点意义的事件,队伍不统一的意见在此时集中爆发了。几个急性子如我、ydd等主张吃碗面就赶紧走,因为前面还有200多公里不明路况的路段,性子更急的四川弯脚杆则干脆去吃泡面;而以木岛为代表的慢性子则仍然慢条斯理地准备找餐馆点菜。争执不下于是就各吃各的。
ydd率先吃完后丢下一句“我先走,去黄龙等你们”就独自开溜,四川弯脚杆说是去加油,一转眼也没了踪影。我去催促几个慢吞吞的家伙,见实在催不动,就拉着勉强动作快一点的老K也出发了。
顺着指路的人引导的方向走了约30公里,突然发觉不对劲:我们去黄龙应该是向南,怎么夕阳一直在眼前晃悠,这不是向西了么?赶紧再问,差点气疯:果然走错了路,必须要退回宜川!天~往返跑了约60公里的冤枉路啊!拖着老K马上掉头,天色渐暗,心里有点发毛:30公里到宜川,再87公里到黄龙,我们还能追上前面的队伍么?
夜幕降临,气温也随之直线下降,在荒无人烟的陕北高原钻山沟,可真不是什么好滋味,越来越冷的我们终于在夜里20点多坚持到了黄龙县。刚一进城,正想停车跟老K商议休息一下顺便加衣服,不料疲软的双腿已不能支撑车身的重量,顺势就倒在了地上。真是累得不行了。
此时木岛打来电话,原来他也走错了路,也是刚刚到达。汇合后商议,木岛主张就此休息,明早赶路;老K则坚持继续前进。眼见只剩我们3辆车,无论如何不能再分散了,加之实在疲倦得不行,我也站在了木岛一边帮忙劝说老K,总算达成妥协:就在黄龙停歇,不过明天早上5点就起床追赶前面的队伍。
真累啊,倒上床就睡着了。夜里24点左右被电话惊醒,原来ydd、四川弯脚杆他们居然摸黑赶路,硬是按原定计划到达了渭南。这下队伍分成了两块,相距约200公里,看来只有明天在西安才能汇合了。
(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