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xz_2(小苑)
整理人: tu__tu(2004-05-12 14:16:31), 站内信件
|
第二回 落岩出海遇知音,如水女子亦如诗
话说七月流火,夏日炎炎。如丝与依竹及精灵几次相交,颇觉得投缘,便越发的喜欢新女性这块清雅之所,竟是每日必来,每每流连忘返,又加天寒几次盛情相邀,恰天寒依竹又欲回乡度假,便百般的托了如丝,务必帮忙打理新女性。
这一日,如丝正在翻阅《女人与水》的诸多征文,边看边感叹,忽然眼前一亮,被一篇淡蓝色贴子所吸引,文章写道:
自古女子,多似水柔情。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等待如水。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相思如水。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妩媚如水。
最甚莫过于曹先生笔下“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的林黛玉,夜夜不知风雨几时休,已叫泪洒纱窗湿。用今生的泪偿还了前世的水,末了化做世外仙姝,寂寞等待。
所以,水做的人终究不能长久。一旦污染,即使千重净化,回复了原先的清澈,也会没了水应有的灵性。
……那下下下下辈子呢?真的能作一个水样的女子吗?那个懂得她所有温柔和疼痛的男子会在那里等候吗?
……于是我要背负着三世的愿望活下去,只为了能重新作一个似水女子。我没有怨言。生活依然可以继续,而我依旧面目全非。
水一样的女子在这个世间,也许注定是一场无声的飘零。
这字字句句,竟令如丝久久无语,写了洋洋数千言,自己心中的水样女子,不就是能写出这文字的人吗?写了半日,究竟不曾清楚怎样方可比作如水女子,而眼前这文字,不就是心中一直想着,却没有能写得出来的文字么?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等待如水。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相思如水。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妩媚如水。
如丝边看边叹,看到最后,直到无言了。这样的文字,第一次让如丝有了认识文字背后的人的冲动。
便问身边的精灵,可知这海落岩的来历么?
精灵道:若说这落岩,来历也不小,她原是海云天的一代才女,诗词文章传遍海云天,后来被我请来参加我们的征文的。也是个行踪不定,无拘无束的人。
如丝叹道,自我长了这么大,还未有一个人的文字如此的打动我,落岩的文字让我生出了惺惺相惜的感动,妹妹务必请来一见。
精灵道,既如此,姐姐稍等,我派人去请,刚我还见过她有文字留下呢,想必还在这后花园也未可知呢。
既如此,妹妹快请来。如丝有些迫不急待了。
不一会,精灵笑笑的进来道:落岩姐姐到了。
话未说完,落岩已款款走了进来,如丝眼前一亮,这落岩,虽并未有落雁沉鱼,然观其情,沉静如水,辩其貌,眼若含烟,眉峰微蹙,安静丛容。
果然是文若其人,竟然与想象中的落岩,丝毫不爽。有那么一种似乎看尽人间繁华,浮光掠影间已经曲终人散的冷清与寂寞。
二人一见如故,各自谈论着一些文字,竟是如找到知音般的,越谈越投缘。
落岩说,做一块岩石,等着看世间所谓的海枯石烂,看见了就可以安心陨落海底。下下辈子重新作一个女子。
精灵见二人聊得如此投机,趁势说道,即然二位一见如故,莫如都留下来吧,我们这儿虽无大好,然清茶一盏还是有的,姐妹们闲坐品茗,兴致来了,写写文章,论论诗词,多好呢。
如丝与落岩相视一笑,微微点头,精灵大喜,竟然不顾女孩家的矜持,一转身跳窜窜的跑到前厅,将这一事告诉了依竹,那依竹正在和新青年掌门大师兄请假,大师兄正百般的难为不让依竹师妹回家,这一回,精灵的信息一到,依竹大喜,果然大师兄再无任何的理由,依竹得到四十天的长假,也算是个意外之喜了。
果然,如丝回到茶坊去交待一下,找到两个可靠之人,交待清楚后,脱开身般过新女性长住了。
这一日,天气略有些凉爽,不再如前几日的闷热,几位谈得来的姐妹们都不在,便闲逛出去,正在百无聊赖,恰见前方有一排精巧房舍,信步走了进去,虽无新女性的淡雅清静,然而更有一股浓浓的古典的韵味,古色古香,有着雕花的格子窗,大红的柱子,正中匾额上大书三个溜金篆字“新古典”。
里面隐隐传出丝竹之声,只听一女子低吟:
浮寄荒塘无寂意,蜂蝶不睬亦娇滴。映香晃水嘻鱼爽,岂待花期孤自惜。
吟罢,又听一男子声音道:妹妹诗做的越发的好了,此诗立意蛮好,可惜平仄不对。如果按老韵,“滴”“惜”为入声,按现在说是仄声,这首诗格律上说不过去。但按新韵,“滴”“惜”为阴平,格律就合则了(尺子宽的话)。第三句“映香晃水嘻鱼爽”的“晃水嘻鱼爽”我认为破坏了整首诗的图画美,不知说得对不对?不好意思,愚兄也是吹毛求疵了。
复听前面女子声音道:当然按新韵,难到今人还要用甲骨文写作才显高深不成?映香晃水嘻鱼爽,确不是最好意境,能力如此,自知之。
如丝不由驻足细听,正听两人对讲学问,忽听里面女子俏声问道:哪里来的贵客,怎的过门而不入呢,快请进来吧。
-----
柳如丝 写于新青年
http://www.new-youth.com/
2003-12-7 22:16: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