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梦飞珠澳>>ω■澳门风情■ω>>[转载]:澳门 —————— 博物馆的集中营

主题:[转载]:澳门 —————— 博物馆的集中营
发信人: nikita73_yu(乡里尼派想杀人)
整理人: sunnychan3(2004-05-08 21:28:32), 站内信件
★原文转载自artdesigner版sherwinto的《澳门 —————— 博物馆的集中营》★
朕听日过澳门一行。
发现澳门真的很多博物馆,看来我看买各博物馆通行证先得了~~~~


澳门博物馆
http://www.macautourism.gov.mo/image/museum/th1013.jpg
http://www.macautourism.gov.mo/image/museum/th1011.jpg
澳门博物馆在1998年4月18日落成揭幕。博物馆位于大炮台上,大炮台于十七世纪初由耶稣会会士兴建。当时著名的圣保禄学院 (也称天主圣母学院) 和圣保禄教堂就建在大炮台附近,圣保禄学院被视为远东地区的第一所西方大学。

兴建澳门博物馆旨在保存数个世纪东、西方文化在澳门交汇,并和谐共存的多种面貌:传统、风俗和文化等。

博物馆的藏品并非价值连城,但却蕴藏丰富的历史意义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回忆。通过展品向参观者展现,在过去数百年当中居住在澳门的不同民族和平共处的生活状况和历史面貌。

澳门博物馆共有三层:一楼澳门地区文明的原始,介绍澳门地区的起源、欧维士于1513年到达珠江三角洲前中国和葡萄牙各自的发展历程、两者在澳门相遇后引起的贸易、宗教和文化等方面的接触和在往后的数百年里逐渐形成的独特的澳门文化。

二楼澳门民间艺术与传统,让参观者可以了解澳门的传统、民间艺术和现已式微甚至消失的行业或活动。展品还揭示澳门历史的各个阶段和方方面面:娱乐、日常生活方式、宗教礼仪和庆典等,以突显不同文化和种族的人民在澳门相互包容、共存以及既丰富又独特的生活方式。

三楼当代澳门的特色,展示当代澳门城市生活的特色和对未来的展望。此外,还展出一些与澳门有着密切联系的作家的作品,其中包括著名的葡萄牙文学家贾梅士和庇山耶。展览的最后部分向参观者介绍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的澳门的前景与机遇。

————————————————————
海事博物馆
http://www.macautourism.gov.mo/image/museum/thm1000.jpg
http://www.macautourism.gov.mo/image/museum/th1003.jpg
海事博物馆的主题不但反映了澳门历史与大海之间的密切联系,还有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和葡萄牙在海事方面的历史,说明了大海对人类及文化所具有的重要性。

博物馆的所在地相信是当年首批葡萄牙人登岸的地方。在这里,人们可静静地观赏河流及紫烟袅绕的妈阁庙,庙内供奉的娘妈女神是渔民信奉的保护神,而 "阿妈阁(A MA KAO)" 后来成了澳门葡文名字的起源。

博物馆就像一艘扬着白帆的三桅船,停泊在妈阁庙前。地下的展厅主要介绍中国南部及澳门渔民的生活情况。展品包括各种中式帆船、内港鱼栏、说明各种捕鱼的方法……其中一项还可以让您了解一下渔民的家庭生活:爸爸在修鱼网;妈妈背着弟弟在厨房做饭;哥哥在认真地温习功课。

在这一层,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会被"妈阁庙的故事"这个活动舞台吸引,它把妈祖保护人们安全到达濠镜海港的美丽传说生动地呈现在观众的眼前。同时,备有葡语、国语、粤语和英语的旁白以供选择。

位于地下和一楼之间的阁楼陈列了十来艘葡国传统船只的模型。 在模型上面有一个荧幕, 介绍各种船只的来源和用途。此外,还有两艘宏伟的船只模型 - 萨格雷斯号和克雷奥拉号。

进入一楼展览厅,令人仿如置身在航船的甲板上,像华士古达伽玛(Vasco da Gama)、欧维士(Alvares)和郑和他们一样, 威风凛凛地指挥着船队在惊涛骇浪的大海上乘风破浪,展开一次又一次的探险,这些航程不单拓展了欧亚之间的贸易往来,更重要的是拓阔了人类的世界观。

博物馆顶楼的展品与航海技术及海上交通工具有关。此外还有电子天气指南,提供每日天气及空气质量的资料。在离开这个展厅之前,不要忘了举头望一下满布繁星的"天空",知道自己属于哪个星座的话,就快按下身边的按纽,相应星座上的星星就像和您心有灵犀似的,顽皮地朝您眨眨眼。

如果您对贝壳或海洋鱼类感兴趣的话,就应该去水族馆看看。这里色彩斑斓的海洋鱼类和种类繁多的贝壳真是令人留连忘返。

在这个博物馆,即使不会游泳,也可以进入深海探秘,只要您进入位于露天茶座内之"海底漫游"模拟器,便可进入一个惊险刺激之深海旅程。

意犹未尽的游客,还可以参加"海上畅游"这个项目。您可以乘坐中式渔船畅游澳门的内港或外港。迎着徐徐的海风,除了可以领略沿途迷人的风光之外,更可以近距离观察一下渔船的内部装潢。

————————————————————
葡萄酒博物馆
http://www.macautourism.gov.mo/image/museum/th3710.jpg
葡萄酒博物馆于一九九五年开幕,介绍葡萄酒酿制文化的发展,由公元前一万年的高加索时代到今日,特别是位于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展馆收藏了各式古老酿酒器皿和用具,如旧式的榨葡萄机;另外,酒牌上列有多种葡国佳酿,游客可品尝其中一种美酒。

进入博物馆,就会看到运载葡萄的牛车和一幅以葡萄园和葡萄酒为主题的瓷砖画,在它后面的长廊内,可以了解到葡萄酒酿制的发展过程,认识南欧国家葡萄酒文化,特别是位于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长廊现正进行整修工程,暂时关闭)。

经过这个富历史信息的区域,我们来到了地窖,这里珍藏了很多葡萄酒,在昏黄的空气中仿佛飘浮着淡淡的酒香。在这个古色古香的地窖中,观众可从有两百年历史的压榨机、运载酒桶的骡车、羊皮酒容器、铜蒸馏器和大大小小的酒桶中了解到古老的酿酒方法。

葡萄酒博物馆的面积虽然不大,却收藏了一千一百一十五种不同品牌的葡萄酒,其中七百五十六种是销售的牌子,另外三百五十九种作收藏用,其中最古老的一瓶是一八一五年的波尔图酒。

博物馆内亦展出了葡萄牙不同地区的各式民族服装。

当了解酿酒和葡萄种植历史后,行程还未正式结束,因为您还没尝过这里的甘醇美酒,所费无几,就会令人齿颊留香,何乐而不为呢? 

————————————————————
大赛车博物馆
http://www.macautourism.gov.mo/image/museum/thm3100.jpg
不是在十一月份到澳门的游客,可能会因错过了惊险刺激的格兰披治大赛车而懊恼,那就去参观格兰披治大赛车博物馆吧,这种不快一定会一扫而空。

为纪念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举办四十周年,一九九三年兴建了这座博物馆。馆内有二十多辆车坛名将的战车,有方程式赛车、摩托车和车手们用过的物品。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名震车坛的已故车手冼拿的参赛名车和他的赛车服了。

澳门政府旅游局为庆祝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五十周年,特别为大赛车博物馆进行重修,并对曾经为大赛车作出贡献的杰出人物,如叶德利、杜德斯、罗路、冼拿和约翰哥斯密等进行了特别的介绍。

光临大赛车博物馆,不但可以了解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的悠久历史,还可以欣赏到曾经在世界著名的东望洋赛道上驰骋并获得殊荣的各式赛车。 

————————————————————
澳门艺术博物馆
http://www.macautourism.gov.mo/image/museum/th12000.jpg
民政总署辖下澳门艺术博物馆座落于新口岸,澳门文化中心组成部分之一。为澳门唯一以艺术及文物为主题的博物馆,也是澳门最大的视觉艺术展出空间。澳门艺术博物馆于一九九九年三月十九日开幕,总面积一万多平方米,展览面积接近四千平方米,馆内收藏中国书画、印章、陶瓷、铜器、西洋绘画、现代艺术及摄影作品等珍贵艺术品及文物。

博物馆楼高五层,馆内有各类展览馆共七个。四楼为中国书画馆及中国陶瓷馆,主要陈列馆藏中国古书画与广东石湾陶瓷。三楼及二楼各有一个专题展览馆,举办各类专题展览,展出由其他地区或艺术家借出之艺术品。历史绘画馆位于三楼,展品是以外销画为主的西方绘画及描绘澳门风情的欧洲版画,其中包括英国人钱纳利与其中国弟子关乔昌(呱)的作品。

一楼及零层分别设有大堂展区与零层展区,主要展出馆藏艺术作品及外地作者、澳门新一代的艺术家创作。演讲厅位于一楼,可容纳一百多人,备有幻灯、录影等放映设备,经常举行各类专题研讨会及讲座。附设多媒体图书馆,置有与艺术相关之书籍、有声读物及国际互联网,供读者免费使用;并设有视听间,可让公众免费欣赏四百多出中外经典电影。另外,零层还置有工作坊,经常举办各类艺术课程,供有兴趣人士参加。

————————————————————
圣物宝库
http://www.macautourism.gov.mo/image/museum/mus001.jpg
每当走到议事亭前地的尽头, 一定会被既庄严又美丽的圣母玫瑰堂所吸引, 菊黄色的外墙和墨绿色的门窗令她散发着迷人的青春气息。 其实这是一座已有几百年历史的教堂, 经过重修和粉饰, 回复了她光彩的原貌。

维修期间, 工作人员在教堂内的古旧橱柜中找出许多圣像、礼仪用品和祭衣。这些珍贵的物品现今陈列在教堂旁的圣物宝库内。

圣物宝库珍藏了近三百件宗教艺术品, 部分展品来自其他教堂或社会人士捐献。藏品种类繁多: 弥撒常用的金质、银质和铜质器具; 有木材、石膏、象牙制的圣像, 栩栩如生; 细腻的油画和有关圣经故事的板画; 彩印的图案和神父用的丝织祭衣, 华丽精致。其中名为《圣奥斯丁》的油画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观众可通过这批珍贵的文物了解天主教在亚洲的发展史。 在圣物宝库顶楼的尽头, 有两座铜制大钟, 是澳门最古老的钟, 由于年代久远,它们清脆的钟声已成为了绝响。

————————————————————
天主教艺术博物馆与墓室
http://www.macautourism.gov.mo/image/museum/th1066.jpg
一九九零年至一九九五年间, 政府对昔日圣保禄大教堂的地点进行了维修,并在相信是圣保禄学院创办人范礼安神父的墓地上兴建了天主教艺术博物馆。

踏进墓室, 就会立刻被一股肃穆的宗教气氛笼罩。 透过玻璃可以看见两侧墙壁上橘红色的圣物匣, 在这些透明的匣子中存放着一些日本和越南殉教者的遗骨。 此外, 还可以看见一座刻在大理石上的祭坛, 在这块独一无二的巨石上, 竖立着十字架和一座圣体龛。 

从庄严的墓室移步到隔壁, 就是天主教艺术博物馆的所在地。 收藏的展品中有宗教画、 雕刻以及礼仪装饰品等, 这些展品是从澳门所有的教堂和修院的藏品中精挑细选出来的。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这里收藏的宗教画作, 如: 《圣味基圣像》、《日本长崎的殉道圣人》和四幅诠释圣方济各一生的作品等。《圣味基圣像》是日本画家的作品, 似乎寄意一位勇猛的战士把日本信徒从禁教的苦难中拯救出来。 圣味基的造型带有浓厚的东方色彩, 令人联想起镇守佛寺大门的怒目金刚。 

最后, 如果您喜欢洛可可风格的话, 就一定不可错过馆中央的圣母肩舆了, 巧匠们的精致手工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
国父纪念馆
http://www.macautourism.gov.mo/image/museum/mus002.jpg
纪念馆原是孙中山先生于一九一八年后为其家人兴建的寓所,是一幢富有回教色彩的建筑物。于一九五八年才辟为"国父纪念馆"。

馆内陈设的是孙逸仙先生在澳门行医及在广州出任大元帅时所用的家具和物品。此外,还珍藏着一些孙中山先生留下的真迹以及革命烈士们的合照。馆侧的花园里,矗立着一尊国父的铜像,以供游人瞻仰。

————————————————————
林则徐纪念馆 
http://www.macautourism.gov.mo/image/museum/th9590.jpg
一八三九年九月三日,在广东主持严禁鸦片的钦差大臣林则徐与两广总督邓廷桢在莲峰庙接见澳葡理事官,宣布恩威申明禁令。严禁鸦片,得到澳葡当局和保卫澳门方面的合作,充分行使了中国对澳门的主权。

林则徐纪念馆于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在莲峰庙内落成,以赞扬林则徐不畏强权,勇敢禁毒的高尚品格。

馆内藏有虎门销烟、澳门昔日风貌等图片,以及林则徐和朝廷之间的通讯资料。此外,还有各种船只的模型:清代的中国军舰、葡萄牙航船和存放鸦片的船等。在纪念馆的中央,摆放了真人般大小的模型,再现了当时林则徐接见外国官员的情形。最后,观众还会看到吸食鸦片的器具,以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毒品的祸害。

————————————————————
消防博物馆 
http://www.macautourism.gov.mo/image/museum/mus003.jpg
消防博物馆设于消防总局指挥大楼内。指挥大楼建于一九二O年,具有南欧建筑风格。

博物馆有两个风格不同的展厅,面积约三百五十平方米,展品七百余件。

主展厅展出:中国和英国制造的古老手摇水泵、英制消防车、假人握杆从楼上滑下的情景、历史资料、图片、队旗、队徽、勋章及襟章。此外,还展出一套消防员穿的灰色节日礼服。内展厅展出:消防总局模型、显示新旧消防局(站)地方的电子板、消防帽及水靴、中国古式喉笔、报火警钟、水井木牌、钩梯、消防栓和消防员用的呼吸辅助器。此外,还有模拟澳门木屋区大火之场景。

————————————————————
仁慈堂博物馆
http://www.macautourism.gov.mo/image/holymuseum.jpg
仁慈堂是本澳历史最悠久的慈善机构,于1569年由澳门天主教第一任主教贾尼路创建。

馆内展品主要包括代表仁慈堂历史的文物以及天主教教会祭器用品,集中反映出天主教来到亚洲并且在邻近地区传播教义而衍生的文化特色。

最令人注目的展品是一部1662年的“澳门仁慈堂章程”手抄原件,它是该堂最早、保存最久的历史文献。其它较为突出的展品还有:创始人贾尼路主教的头颅遗骨以及当年陪葬的十字架;贾尼路主教的全身画像;前白马行医院的铜钟。有关天主教会的祭器用品包括:十九世纪初的耶稣圣心像;十八世纪象牙雕刻的圣母像及耶稣被钉十字架像;以及印刻耶稣会徽号的陶瓷器皿等。

————————————————————
土地暨自然博物馆
http://www.macautourism.gov.mo/image/museum/mus004.jpg
对久在烦嚣的都市人来说,这所博物馆内的展品都会令人感到新奇和有趣。

展馆分为澳门自然地理、昔日离岛农耕工具、农民劳动情况、动植物和药用植物这五个部份。在这里,观众可以对昔日农民所用的农耕工具和饲养的家禽加深认识。展品还包括大批昔日农具如水车、风柜、谷磨等,现今已甚少有人使用。在户外,栩栩如生的农民塑像可以令人了解到耕作的情形。

此外,这里还有很多昆虫和植物的标本,其中有一颗来自塞舌尔群岛的海底椰种子,是目前地球上体积最大的种子标本之一,极为珍贵。

虽然这里展出的多数是平常农家的东西,但对城市人来说,却是一块弥足珍贵的乐土,滋润着人们尘垢了的心灵,更丰富了年青一代对农民生活和大自然的认识,希望藉此可以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不然,大自然就会成为博物馆内的展品了。

————————————————————
龙环葡韵住宅式博物馆 
http://www.macautourism.gov.mo/image/taipa_house_Museum.jpg
‘龙环葡韵’由本澳八个文化界的代表评定为澳门八景之一,“龙环”是仔的旧称,“葡韵”是指这里葡萄牙的建筑风格,又指仔海边马路一带的景致;整个景点包括海边马路的五栋葡式住宅、嘉模教堂、图书馆和两个小公园,尤其海边马路葡式建筑群,这五幢翠绿的小型别墅,是仔重要的文物建筑与文化遗产,同时也是澳门极富代表性的景点之一。

这几幢建筑于一九二一年落成,曾是政府高级官员的官邸,亦是一些土生葡人家庭住宅。八十年代,澳门政府旅游司(现澳门旅游局)将之收购,重新粉饰。于一九九二年,该五幢建筑更被评为具有建筑艺术价值的建筑群。政府将这一建筑群进行彻底修复,其中三幢被改建为博物馆,由东到西分别建成“土生葡人之家”,“海岛之家”及“葡萄牙地区之家”,另外两间分别是“展览馆”和“迎宾馆”。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土生葡人之家 
是这里最具特色的博物馆和澳门现存富殖民地色彩的官邸和大宅。土生葡人主要是指当时葡萄牙人与东南亚一带的马来人、菲律宾人及南亚的印度人通婚后产生的族群。土生葡人有自己的语言和生活方式,他们通常信仰西方的宗教,又有明显的东方生活习惯。游人可透过这座博物馆回顾过去葡国政府、英国大班、满清民族和往来澳门的高官富商的那段显赫时光。游人亦可于仔住宅式博物馆中重温二十世纪初澳门土生葡人的生活方式。大部分的展品均是来自澳门定居已久的家庭。特别是家俱、摆设及装饰物均别具风格,中西混合摆设,还有布满全屋的老照片,都能见证土生葡人于澳门居住状况,反映了中葡文化的融合,也是澳门的写照。

海岛之家 
‘龙环葡韵’内的“海岛之家”,是澳门唯一一座反映路历史风貌的小型博物馆,自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以来,受到各地游人的欢迎。游客和本地居民都可透过这里展示的文物、图片、说明文字等,有系统地了解海岛的过去与现在。

从石器时代的考古到今天的各项大型机建,“海岛之家”透过十个专题包括路地区地形及名称演变、离岛考古、历史沿革、近代民生、离岛交通史、庙宇文化、葡式建筑、特色食品、大型建筑的发展、休憩及娱乐场所来反映路的历史和现状。

葡萄牙地区之家
位于海边马路龙环葡韵的第三幢建筑,共分为两层,主要展出葡萄牙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图片和手工艺品,透过他们富有地区特色的衣着,游人可从中了解该处居民的生活模式,社会风俗及生活习惯。

展览馆
不定期地举办不同类型和性质的展览。

迎宾馆
位于海边马路的第五幢葡式建筑,共分两楼层,这所迎宾馆并不对外开放,主要用于举办宴会、文化艺术讲座或举行一些特色美食活动等。

为增加‘龙环葡韵’之独特色彩和展示对各地游客之殷勤服务和热诚,于五幢葡式建筑群第一幢的旁边,专设了一间龙环葡韵茶水亭,主要供游人小歇和品尝一些澳门特色小食,游客亦可于茶座边喝咖啡,边欣赏海边马路充满一派浪漫迷人的欧陆风韵。

另外,于迎宾馆前的一片广大空地,更修建了一个半圆形的露天剧场,于节日假期里,为不同年龄的市民和游客举办合适文化、教育和康乐活动,从而为幽静的海边马路带来欢庆的笑声及丰富多彩的文娱康乐活动。

龙环葡韵住宅式博物馆每年均会配合其他机构或政府部门举行多姿多彩的节日庆祝活动,如农历新年(二月)、国际博物馆日(五月十八日)、葡韵萦绕嘉年华(六月)、荷花节(六月)、中秋节(九月)及路周(十一月)等等。

————————————————————
翡翠玉器艺术博物馆 
http://www.macautourism.gov.mo/image/museum/ama_s.jpg
位于路环天后古庙侧,展出二百多件翡翠工艺品及一批价值不菲的古玉精品。目前供奉在天后古庙内的,是全球最大的妈祖天后翡翠圣像,身高168公分,重2.8公吨。 

————————————————————
"留声岁月" 音响博物馆
http://www.macautourism.gov.mo/image/museum/gramophone.jpg
这个可能系全球首个同类的博物馆,收藏了二百多件古旧留声机、木制手摇电话、灯胆收音机、原子粒收音机等,见证了音响电器百年来从手动到电力能源的发展史。 

————————————————————
典当业展示馆
http://www.macautourism.gov.mo/image/museum/pawnshop.jpg
德成按是民国六年开设的一间当铺,原为澳门富商高可宁之物业。 典当业是一门古老的行业,据资料记载其历史已超过一千五百年。楼内除设有大夹万,贮存贵重饰物外,更摆放各种多层货架,存放典当货物。而货楼则建成碉楼一样,其墙基用花岗石砌成,中间还隔有钢板。 墙壁特别厚,均用青砖筑砌。货楼每层四面开设狭小类似“枪眼”的铁枝窗口,窗的四面均用花岗石砌成。整座货楼的建筑设计,务求达致防火、防水、防盗和防土匪的效果。 

 



----
       
隧道——就好似一段婚姻,在隧道里面你最好不要越轨,出了隧道,你可以不断超越大货车,可以自由行驶。在路途上,过了一个隧道你又会再次穿越另一个隧道,究竟这次是否真的又要进去呢?      
Sambou Sambou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