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dannylu@GZ()
整理人: dannylu(2001-01-09 09:58:47), 站内信件
|
标 题: 滇西北15日(二)——大理 发信站: 网易虚拟社区 (Thu Oct 26 18:48:14 2000), 站内信件
滇西北15日(二)——大理
9月23日
22日晚坐22:10火车,于23日早上6:45到达。下了火车,才发现天气较冷, 原来是个阴天,还下着毛毛细雨。出车站后,我们三人便立刻被当地人围在中央 。从火车站到大理客运站只需要5角的费用,但是我们却被国营、私营公共汽车的 售票员和各个旅游团的导游们“苦口婆心”地劝说着上他们的车子,公共汽车的 司机说旅游团的车子不可靠,会宰人跟团,而旅游团的导游却说公共汽车是私营 的不安全。被一大堆人围着实在是烦透了!最后我决定上旅游团的车子。
大概广东人都比较“稳镇”,我上车前说好了如果是5毛钱的票我才上,而且 我绝不跟他们的旅游团游大理。一上车,车上的导游就开始游说我们加入旅游团 ,一天游是110元,如果玩半天收我们60元,说的我真的有点心动……不过一想到 要被拉倒旅游定点商店购物的时候,我就铁了心,死活都不答应他们。导游看到 我“意志坚定”,也就放弃了说服我们的企图,在到达大理客运站的时候让我们 下了车。
而当我们要给他们车票钱的时候,他们却说不用了。这一点倒是让我感到有 点意外,没想到他们会免费搭我们,想来是因为大钱赚不到,小钱也就没必要赚 了。这一点真的是蛮好,虽然只是5角/人,却让人觉得民风纯朴,不会计较。
计划里原本没有到大理的这一程,准备直接去丽江的,后来考虑到下午抵达 昆明,不太愿意把时间花在路途上,所以才临时决定去大理,因此大理只安排了 半天的时间,我们只看看古城,不游洱海。到客运站买好了下午两点到丽江的高 快客车票(50元/人)之后,先到车站对面的小吃店填饱了肚子,然后坐4路车前 往古城。
一路上汽车顺着洱海行驶,不一会儿就来到古城。进入古城,我们在护国路 下车,这里就是洋人街了。
由于时间尚早,古城内的人并不多,甚至可以说有点冷清。大理城的街道是 棋盘式格局,素有九街十八巷之称。顺着主干道漫步,看到这里设立了大大小小 的各种各样的店铺,像GIODANO这样的连锁店也可以在古城里面看到,不过都还没 有开门,反而一些特色小店正打点着准备招呼客人,好一派悠闲的景象。来到城 楼我们拾级而上,在小楼上遥望苍山洱海,领略大理古城。下城楼后,我们跟一 位大叔谈好了价钱,坐马车游三塔和倒影公园,到洱海边再回城,价钱是15元。
于是我们驾着马车出城了!
很高兴地上了马车,我坐在赶车大叔的身边,大叔的小侄女坐在后面当我们 的“导游”。一上车就跟大叔换了“身份”——我赶马车,大叔坐车。从古城先 抵达崇圣寺三塔,大叔告诉我们门票是30元并且塔是不让爬的,因此我们没有进 去,只是在大门口留影。接着我们到三塔倒影公园(门票4元)拍照,虽然天色阴 沉,湖边的小花却鲜艳地怒放着,湖中的三塔倒影非常美丽,让我们流连了好一 阵子。
离开公园的时候,也不知道健是什么时候买了一条用小珠子编出小花图案的 手链,犹犹豫豫地着拎在手里望着我。
“很便宜的小礼物,你要吗?”他傻傻地问。
“是你送的就好。”我欣然带上这条小链子。
往洱海码头路的两边是一望无际的金色稻田。这时候正是丰收的季节,金色 的水稻沉甸甸地弯着腰,马路两旁是收割的人们。这时候驾着马车在麦浪中穿行 ,什么也不用思想,一任时光不知不觉的流逝。伴着马铃儿响叮当,感觉非常的 写意欢畅。好想大喊一声“大理,我爱你!”……
而当我回头想要跟与我同行的健和国表达我对大理的爱意的时候,却发现他 俩早已在马车有节奏的颠簸中昏昏入睡多时了!
在洱海码头看了看海之后已是中午,我们便驱车回古城。在回古城之前,没 有忘记到小姑娘家里参观了一番。一进大门刚打下来的稻子,黄橙橙、湿漉漉地 在地上静静地躺着……院子里种满了花儿,开得红艳艳的,让我不禁想起“家家 流水,户户养花”的说法。据说每年农历二月十四日为花朝节,家家户户都会将 家里的花摆到街上,古城则变成了花城。小妹妹告诉我们她的家人都在地里收到 子,要不是今天碰上我们的话,她此刻也会在田里帮农忙。我问起小姑娘的年龄 时,才知道她在念初中。念完初中以后似乎也没有读高中的打算了,因为书读的 再多也“没有用”,现在到处都在“下岗”,呆在家里根本“用不着”念这么多 书。
丹妮在叙说了读高中然后上大学的建议之后听到这一番话,确也无言以对了 ……
回到古城,我们在洋人街上吃了午餐,趁着健和国还没吃完,我独自在洋人 街上转了转。然后才乘4路车离开古城去客运汽车站。
很多朋友说到了丽江就会觉得大理没有丽江好,但是我却非常喜欢大理这个 地方。也许这和我们坐着马车悠游大理有关。大理的景色不需要我来仔细描述了 ,所以我只讲讲古城给我感受最深的几处。
“洋人街”
“洋人街”给人一种原始、自然、返朴归真的感觉,令人为之倾倒。
“洋人街”正名护国路,据说这里原来只是房子低矮破旧的小街,并不不起 眼。直到84年大理对外开放时一家涉外宾馆就恰巧建在这条路上,于是随着外国 游客的不断到来,为外国游客服务的私人小店也就越来越多,最终成了今天这条 充满魅力的“洋人街”。仔细观察街上的小店,你会发现店里的餐具,桌椅都是 很朴素的竹/木制品,许多“老外”们在此休闲地和这咖啡、下着棋、甚至看着书 、记着笔记……
不记得是哪一位西方哲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街道,是人类文化冲击和汇 合的河流。”这里正是中西文化渗透、融合的写照。
大理石
浑然天成的苍山大理石,自古以来就蜚声海内外。关于大理石的形成、分类 以及大用途我就不大会讲了,但是大理石切片的纹路所形成的图案却给了我很深 的印象。
苍山出产的大理彩花石是大理石中的精品。在旅游纪念品的小货摊上看到的 大理石切片,每一块都酷似国画,但绝对不是人工所画,是纯天然石画,据说大 理石的名贵就在于此。无怪乎有着“古今诸画家,染烟复染云。惟此点苍山,画 工不得比。始叹造化奇,压却绢与纸。宋元虚妙处,唐人已难拟”的名句。
据说徐霞客游历到大理,在崇圣寺看到一座大理石屏。他在游记中写到:“ 大径三尺,约五十块,块块皆奇,俱绝妙著色山水。危峰断壑,飞瀑随云,云崖 映水,层叠远近,笔笔灵异,云皆能活水若有声。不特五色灿然而已。”并叹道 :“故知造物之愈出愈奇,从此丹青一家皆为俗笔,而画苑可废矣!”
历代无数文人雅士对大理石或著文作赋,或呤诗题辞,在此我也不多说了。
由于点苍山大理石的开采量逐渐增大,现在已禁止私人采石。而是由专门的 开采队伍从别处开采了回来再由匠人加工。虽是如此,大理石的图案也仍然是“ 画工”精细,倾倒了大批游客(当然也包括了丹妮在内^-^)。
“扎染”
扎染是大理白族和彝族民间传统的手工艺品。在大理古城的大街小巷里,到 处都能看到扎染装饰品,为这座高原小城平添了几分美丽的色彩。
扎染是民间古老的手工印染工艺,起源于1000多年前。大理扎染全靠手工制 作,经过手工绘图、扎缝、染漂、扎花、碾平等工序制而成。具乡土气息,是其 他印染方法及机械印染工艺无法达到而独具特色的地方民间工艺。扎染布材料选 用纯棉白布,制作工序繁杂。据说扎时讲究松紧,松则不成花形,紧则花形过大 ,杂好之后再将其放入染缸之内染制,一般染5~7次。
说来惭愧,对大理扎染的认识并不是在大理,而是在我骑单车游束河,经过 当地的一家大理人的扎染作坊时才得知的。也就是在我结束整个行程、离开丽江 回广州的前一天才知道。那天我到这个大理人家参观,见识了染缸、扎染技术以 及传统的扎染过程。
(下一天的行程待续)
-- 鱼说:“你看不见我眼中的泪,因为我在水中。” 水说:“我可以感觉你的泪,因为你在我心中。”
※ 修改:.dannylu 于 Oct 26 18:58:50 修改本文.[FROM: 202.104.45.199]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4.45.19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