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msz(宝哥)
整理人: zmsz(2004-04-08 17:25:29), 站内信件
|
据称:同三线罗长高速公路该路段验收时还被评为优良等级.
罗长高速开通不到一年就造成严重塌方最大事故,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岂只是近段时间下雨渗透的结果,虽一再强调此路段是软基地段,但对付这种地势的施工方案早已不是什么高科技术了.完全是一场人为的重大责任事故.
从罗长高速这段设计时速仅为80公里就可以看出,弯道多,坡度大为什么不能取直降坡呢?钱!政府没钱又想办大事办快事快好事,结果呢?这是其一.
规划设计部门,视钱设计,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依此因势建路能省则省,就造成这高速限制80公里这个荒唐的结果,这是其二.
为了早日通车,不按在没探明地质的情况下,盲目选址,否则也不会出事后,五个钻孔队,三十多位专家在出差地点加斑加点探察地质情况,试问早先怎么没这么做呢?这是其三.
......
基本建议涉及到百年大计百济民生的天大事.所以规范中无论是选址,勘查,设计,招投标,进场材料,施工,监理,检验,验收等等一条龙环环相接.
只要其中一环把握好,就不会出现这种事.
我们常说,造就伪劣建筑是由于:黑心的材料提供商,加上黑心的建筑公司,加加上黑心的包工头,再加上黑心的施工员,再加加上黑心的检验人员,再再加上黑心的监理,再再加加上黑心的验收人员,这几个环节加叠一起才会出现.如果其中一环能够不黑,就完全可以避免!
可能不黑吗?
试问有谁会跟钱过不去?
对于建筑领域有关法律法规可谓是多如牛毛,出的事也可谓是不算少,福州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因内部举报)去年从上到下可是一锅被端,由此可见国家对此不是不明白,也不是不重视的.
行内不是说了嘛:"大楼盖上去,领导倒下来,公路修过去,干部关进去".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争着抢着前伏后继的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