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DVD/VCD>>№2 影视评论>>⊙ 外语电影 ⊙>>影评:最后的武士

主题:影评:最后的武士
发信人: marco_0708(祖与占)
整理人: yong1015(2004-04-06 12:21:23), 站内信件
http://ent.tom.com/images/yoyo/movie2/lastsamurai/wp4s.jpg

最后的武士 英文名:The Last Samurai
编剧:约翰•洛根 John Logan
   马歇尔•赫斯科维茨 Marshall Herskovitz
导演:爱德华•茨威克 Edward Zwick 
主演:汤姆•克鲁斯 Tom Cruise
   渡边谦 Ken Watanabe
   比利•康诺利 Billy Connolly
   加藤小雪 Koyuki
   托尼•高德温 Tony Goldwyn 
   真田广之 Hiroyuki Sanada
   原田真人 Masato Harada
类型:动作/冒险/剧情/战争
级别:R(强烈的暴力和战争场面)


影评:
    历尽硝烟的Tom Cruise回到了宁静如昔的山村,在接触到加藤小雪惊喜又含蓄的目光后,Tom Cruise终于露出了招牌式的灿烂笑容,足以融解所以女性内心防线的笑容,这一刻,我忽然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这才是记忆中的Tom Cruise,虽然他很努力的要摆脱以往的“花瓶”形象,虽然这个角色和他出名的《生于7月4日》有某些部分十分相似,可在演技精湛的渡边谦眼前,他就象是汪洋中的一条小船,不努力用心根本不会觉察他的存在,这让我想起了黎明;或许转型真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影片发生的年代,是1876至1877年之间,也就是明治9年和10年。此时,正是日本国内没落武士阶层发动风起云涌的暴动时期,随着政府的强硬镇压手段,以武犯禁的武士阶层被正式消灭了(不知不觉想到了剑心),而此时也正是日本政府面临维新的关键时刻,自古破旧立新总是要经过种种血的洗礼,就在这个非常时期,Tom Cruise来到了日本。
    影片的主题在这里变得相当有趣:一方面,日本天皇和维新派对西方得先进知识技术求知若渴;另一方面,饱受战争创伤、失去人生目标的Tom Cruise逐渐在日本传统文化中寻回了自己的灵魂,寻回了作为一名战士的勇气与尊严。西方现代化与东方传统文化的冲突、交融、对武士道信念的执着、对自身灵魂的救赎,构成了看似矛盾又相当引人入胜的主题。
    对于武士道精神,影片也通过两个人物做出了诠释:一个是渡边谦扮演的最后武士领袖——胜本,他对武士道精神的执着、对生命的热爱与神圣不可侵犯的“侍”的精神、非凡的领袖精神、在紧紧遵循武士道的同时并不绝对排斥西方文化,武士道最“光辉”的一面在他身上表露无遗;另一个形象略微“阴沉”的代表则是片中的剑道高手氏尾,他痛恨所有的西方人和文化,在他眼中毁灭就是解决一切的办法,从他三番四次想杀死Tom Cruise、在雨中对决中的凶狠眼神就可见一般,虽然最后他默许了Tom Cruise存在的地位,但更多的是来源于武士道“侍”的精神,即使如此,他的形象也是比较“高大”和“光辉”的。对于关系异常亲密的美日来说,这样题材的电影自然在各自领土都会相当受欢迎和相互满意,关于武士道的本质相信我不用详细多说,各位同胞都非常了解。不过,精神上的“洗脑”并不单单是武士道的专利,类似的例子掀开历史比比皆是。
    除了渡边谦充满阳刚的东方男性形象,小雪扮演的胜本的妹妹则具备了传统日本女性的所有美德。遵循哥哥教诲,把丈夫的牺牲看成“殉道”的“光荣”、细心照顾杀夫的Tom Cruise并不是最大的痛苦,最痛苦的是爱上这个西方人。在她身上,善良、含蓄、细腻、脆弱与坚强……很难体会她心路的变化过程,只能用一个“柔”字来形容她,尤其是Tom Cruise第一次离开村庄时和正在温泉洗澡的她告别的一幕,几个不起眼的动作,几个眼神,“我见尤怜”的感觉跃然而出,让所以男人都心动。
    执导过《光荣》、《燃情岁月》的爱德华•茨威克 Edward Zwick正是擅长这类剧情的老手,无论最后悲壮的决战还是渡边谦与Tom Cruise间的友情、含蓄的东方式爱情,在他手中都挥洒自如,拍得相当煽情。(不过不知道他是否对胡须满面的沧桑男士情有独钟,无论Brad Pit还是Tom Cruise都是如此相似的造型)与《燃情岁月》的苍茫辽阔的天地相比,唯美的东方映画更别有一番风味,尤其是溶雪时的景色更是让人心醉。
    影片的摄影和剪接都相当到位,大量剪影的运用加重了影片深邃平和的味道,Tom Cruise在暮色中舞剑的两幕让人记忆深刻,但个人感觉可以做得更好。
做为一部娱乐片,不想太过苛刻,大制作和大CAST都具备了,煽情元素也具备了,美中不足的是Tom Cruise的演技,虽然很努力,但还是属于比较不会演戏的一类,屠杀印地安人在内心造成的创伤感并没有很好的演绎出来,还是《甜心先生》之类的爱情片比较适合他。
    最郁闷的,当然还有渲染得近乎“神圣”的武士道精神,象是在胸口无形的刺,在看完后久久无法抒怀;更令人感慨的,是影片末尾年轻的天皇可怕的将武士道“侍”的精神与接纳西方现代化结合起来,而日本也的确是靠这种精神强大起来的,想想平时看到的国人,还是停留在“抵制日货”、骂骂日本人变态的阶段,又有多少人真正意识到只有自身的强大才能真正改变绝大部分日本人对中国的态度?“一山不能容二虎”,亚洲的地理位置注定中国与日本的不相容,钓鱼岛也罢,参拜靖国神社也罢,只要没能超越日本,这样的事情永远都会发生。


----
Stop all the clocks,cut off the telephone, 
Prevent the dog from barking with a juicy bone, 
Silence the pianos and with muffled drum, 
Bring out the coffin,let the mourners come. 

Let aeroplanes cricle moaning overhead, 
Scribbling on the sky the message He Is Dead, 
Put crepe bows round the white necks of the public 
doves, 
Let the traffic policemen wear black cotton gloves. 

He was my North,my South,my East and West, 
My working week and my Sunday rest, 
My noon,my midnight,mu talk,my song; 
I thought that love vould last forever:I was wrong. 

The atars are not wanted now;put out every one; 
Pack up the moon and dismantle the sun; 
Pour away the ovean and sweep up the wood; 
For mothing now can ever vome to any good. 


W.H.Auden(1907-1973)  




海湾对面的哈瓦那--Wim Wenders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