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84515834(戏梦人生)
整理人: marco_0708(2004-04-06 11:20:42), 站内信件
|
一直以来,香港历史上的警匪、黑帮电影作为一种类型,是在史诗与小品两种气质之间徘徊的。从上世纪80年代吴宇森、周润发时代的注重宏大、激烈场面表现的史诗场景,到上世纪90年代杜其峰、韦家辉银河映像时代的注重单线索叙事的节奏紧凑的小品。如果说,《无间道1》是围绕刘德华、梁朝伟两人之间相互争风而展开剧情的小品,那么,《无间道2》则是对于一个家族的衰落和一个家族的复兴这样的黑帮史诗的讲述。
当1997年,吴镇宇在国旗的背景下兀自神伤,我们看到了电影讲述中的历史的内核。一直以来,香港电影以滥俗搞笑与肤浅庸俗而著称,看过了,就看过了,它不触及深刻人性的关注,它不关心历史演进的描述。仿佛,在香港,就没有历史。但是,“无间道”系列可以说扭转了香港电影的这种面貌。其实,早在当年的“古惑仔”系列里,刘伟强就已经展露出他对于拍摄系列电影的执着。
当2003年12月12日,我们在蔡琴的歌声里看见,刘德华和梁朝伟两个老男人再次在香港那间普通的音像器材商店里相逢,刘伟强让我们看见的,其实是一年以前的一段时光。这就是一部电影,一个故事,它所能够给我们带来的一种历史感。哪怕仅仅是一年的时光,一年的回忆,那也足够岁月惊心。
今天是4月1日。和那个节日无关,同样是一年以前的今天,我们看到了哥哥张国荣的死。2003年对整个香港娱乐圈而言,是令人凄然的,张国荣、梅艳芳,这样的对于香港电影乃至整个香港娱乐界都十足重量级的人物,正当华年而甩手西去,与我们,与香港,欣然作别。
在一个影迷的心目中,一个艺人,一个演员,一个表演艺术家,他的举手投足,她的音容笑貌,往往就是影迷心目里的那部电影的全部。如果香港它还是一部电影的话,那么,当此时刻,当此人走楼空的时刻,是不是也就该,电影散场?
2003年的金像奖颁奖礼正当非典,香港又是重灾区,我们在电视转播里看到,很多人没有到场。这一届的金像奖颁奖礼,俨然就有几分壮怀激烈的味道。是他们,是曾志伟,黄秋生,这些可爱的人,这些宽厚的人,这些本色的人,这些拥有巨大亲和力的人,是他们支撑了香港电影的2003年。
于是,香港,如果香港它还是一部电影的话,我们看到这部电影依旧在和时间,和岁月,一起流转演进,它永不散场。演员,走了一拨,又来了一拨。电影,由类型,进而超越类型。而我,作为香港电影的一个观者,终将在香港这部电影里年华老去。
如果香港电影是一部电影的话,我听见黄秋生去年的句子:我们都在共同努力创造一种文化,一种令人开心的文化。
如果香港是一部电影的话,我想,等我老去了的时候,我将永不忘记香港这部电影里那些散发着人性的温情的过往。(稻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