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kof.810219(薄言情悟)
整理人: zzz123654789(2004-03-29 15:06:20), 站内信件
|
丹青不知老将至 富贵于我如浮云
花の祭
(一)
人面桃花
一千多年以前,在一个和风轻送的春日,一位温文儒雅的少年书生独自踏青于长安郊外,他因口渴,便向路旁的一户人家讨碗水喝,那户人家只有一位少女在,她搬出椅子、奉上清茶,热情地招待了书生。当书生坐下喝水时,少女便站在院中那株开满了桃花的树下微笑。书生喝完水告辞出门,但故事并没有到此结束,因为时隔一年,当暖暖的春风再次吹拂的时候,书生不禁又记起那位美丽可人的女孩子,他再次来到那户种着桃树的人家,见到的却是人去楼空的景象,只有那一树嫣红的桃花依旧在和暖的春风中无声的笑着。书生忽然发觉自己错过了人生中最美丽的故事,他带着满心的惆怅在小院的墙上写下了那吟颂千载的名句: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于茫茫的人海中碰到一个人,他的身上散发着你喜欢的味道;他的举止中透露着你欣赏的气度;他的眼神中表达着你心动的柔情,还等什么呢?要知道有一天青春会逝去,花朵会枯萎,热情会消退;有一天梦想会湮灭,生活会平淡,年华会随逝水,而一个从未好好爱过的人真的非常非常的可悲。
生命是浩瀚大海中一滴小小的水珠,而青春,只是阳光下水珠折射的光彩而已,它是那么容易地便会失去,却再难追寻,不是每年都会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景象,因为虽然今年花胜去年红,但韶华不为少年留,菱花镜里的朱颜憔悴后终会变成一场虚无缥缈的春梦。所以,即使太荒谬,也请相信今生的相逢是前世的注定,是三生石上旧盟约的指引,所以无须回避、不要回避、不应回避。在片刻的迟疑和等待中错过的,也许只是和某个偶然令你心动的人交谈的机会,但也许,失之交臂的便是人生中最美的故事。
春天是爱情流行的时候。恍惚中,听到有杜丽娘在曼声轻唱:“春色如许,佳年应是,不负这香花明媚。”
(二)
涉江采芙蓉
他们是那种一见倾心的朋友。在对视的一刻,他知道面前这个长发飘曳的女孩就是他寻了多年的红颜知己;她知道眼里这个俊逸儒雅的少年就是她梦了千载的年少书生。场景、人物都很合适,就象她多年以前在某个流星飞度的夜晚许下的心愿:“但愿有一天有一个人如梦里所见站在我的面前,但愿那一切发生时,我们都还年轻。”是的,我们都还年轻,她望着他的脸,心里充满了苦涩,虽然相逢时我们都没有老去,却已经太迟了!
故事就此结束,两个分属不同世界的人各自回到原来的地方。没有人知道曾经有过怎样的一个夜晚,曾经有过一段简简单单却缠绵久远的故事,甚至他们自己。多年以后他们偶然间再次重逢,相对无言,分别的时候,他望着遥远的天边,缓缓的念了一句藏在心底多年的诗:
“岂无他人,念子实多,愿言不获,抱恨如何。”
她终于泪落衣衫。
“岂无他人,念子实多,愿言不获,抱恨如何。”终有一天,所以美丽的故事、难忘的经历都会成为风中的一片枯叶、一朵黄花;成为天际的一片浮云、指间的一缕轻烟。逝者不可追,空怀余恨又能如何呢?只是那藏在心中的一点点惆怅、寂寞、无奈、遗憾总是不能轻易地随风飘散,消逝无踪。即使故事早已落幕,当年那种喜悦和激动交织着的心情却始终不能忘记,总是在不经意的时刻忽然浮现,教人一时间心痛难当,无端生出许多感慨来。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古诗十九首》中那位涉江采芙蓉的女子满怀着离愁别绪,在如云的岁月里留下这样长长的哀叹,仿佛在告诉所有相爱或是不爱的人,在这世间,有多少知心爱侣可以一世相守,相依相伴,而遗憾,仿如月缺月圆,成为人世间最平淡无奇的故事。
----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
俱道适往,着手成春。
如逢花开,如瞻岁新。
真与不夺,强得易贫。
幽人空山,过雨采苹。
薄言情悟,悠悠天钧。
欢迎大家到人文艺术的金庸茶舍做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