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twinsqq(AngelBlue)
整理人: marco_0708(2004-04-06 11:25:35), 站内信件
|
回歸自我.40—張艾嘉
40,人生已近半百,沉醉幸福,從未學精。
直至父母老公兒女青春一一離你而去,孑然一身,才明白還是自己最重要。
40的女人,在尋找失落自身的途上,拔足狂奔。
代表人物—張艾嘉。
你在拍完《心動》後,曾表示過因為年紀漸大,自導自演實在太辛苦了。當時你在《心動》的角色只佔三份一 演份;而今次在《20 30 40》差不多佔一半戲份,是不是辛苦頂透?
對,是很辛苦。原本我只是導演劉若英《30》的一段,但後來因為很多原因,我就一個人導演全部戲。加上戲 中客串的演員太多,大家的檔期有限,所以常常都很趕、很緊張;萬一有演員沒檔期,又要改劇本由我頂上, 所以我在拍攝期間很辛苦,樣子也很殘。
以前在你拍的電影中,觀眾很容易會找到一個位置去代入你的角度,例如《最愛》或《心動》,但今次卻不然 ,40的Lily跟你本人很不同。你今次將自己放到哪個位置去?
我覺得我將自己放到最高的位,從很高的位置去看20和30,這樣才可以拍出每段不同的感覺。我特別喜歡《20 》的一段,因為我將自己放在一個很高很抽離的位置,才能捕捉那種很青春的本色。至於《30》的一段,我則 要拍得劉若英很女人,我要她穿著打扮都很女人,讓人感覺少點剛烈,多了女人味。而《40》則表現出一種很 盡情的放。
老實說,我覺得你今次的演出很不一樣,很放,很盡情,你加了很多小動作、表情,令角色豐富不少。我尤其 喜歡你和任賢齊上完床在沐浴的一場,想不到你連雙腳也很會演戲!
我今次在演戲上的確盡情很多。有時我戴著胸圍在拍攝現場走動,工作人員都嘩然:「張姐,你這麼大膽!」 其實我一點也不覺得大膽。我演戲演了這麼多年,我怎麼還不盡情一點?我覺得女演員應該要拋開一切才能坦 然去演戲,如果可以放膽地去演,演出就提升變成一種藝術。這是我看過《快樂到死》後所明白的。你看那位 女主角,她那幾場床上場多大膽,但我們看後不會覺得她很放蕩。所以戲中李心潔與楊湘互相掀起對方衣服的 一場戲,我也叫她們不要擔心太多,要盡情去演,就算流露一種曖昧的感覺也不要緊。
電影的故事意念是來自李心潔、劉若英和你,味道是偏近台灣一點,但是你又找來女位很地道的香港女孩子芝 see菇bi和關皓月﹙《心動》的編劇﹚來編劇,為何會有這個安排?
我拍《心動》時跟關皓月合作過,我很喜歡她的工作態度,所以就找了她來寫初稿,而其中她在《30》的一段 寫得最好。而《20》的一段,我就找了芝see菇bi來寫。我聽過她主持的電台節目及看過她導演《戀愛起義》的 一段戲,很欣賞她,一直想找個機會跟她合作。其實我最初想找她導演《20》的一段,但因為她沒時間,所以 最後還是由我來操刀。而《40》的一段則完全由我自己編寫。
在《30》和《40》兩段,女主角的愛情線很明顯,為什麼在《20》的一段,李心潔和楊湘之間的關係卻有一種 曖昧性?
在成長的過程中,女人和女人之間總是有這樣一種的感覺。女人和女人可以一起上洗手間、一起睡覺、逛街時 手拖手…,彼此間會產生一種很特別的感覺,但她們是不是就是女同性戀者呢?不一定。所以我們都覺得這是 年輕女性一定會經歷過的階段和有過的感受。而李心潔就寫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很接近她初由馬來西亞到台 灣發展的經歷,而這份珍貴的女性友誼,就是她一直追尋夢想的力量。當中沒有計算,而且充滿著青春的氣息 。
聽說原本故事的概念是:將《20》、《30》、《40》的三個女人合起來,其實就是一個女人的故事。是這樣的 嗎?
其實我原本的意念是三個女人來自不同的地方,然後她們去到不同的地方,得到完全的解放。我屬意《20》的 女人是來自北京,她由一個最保守的地方,去到一個最開放的地方;《30》的女人是來自台灣,是個扭扭擰擰 的女人;而《40》則是來自香港一個外表很摩登,但內心很不開心的女人。這是很理想的想法。當時我更打算 由芝see菇bi導演《20》的一段,張國榮導演《30》的一段,而我自己導演《40》的一段,不過由於現實環境的 不許可,最後我改變了自己的心態,讓三個女人的故事拼湊起來成為一部戲。而地點則集中在台灣。
---- NOW AND THEN
THINK OF YOU AND ME
FOREVER FRIENDS FOREVER WE'LL BE
TIME IS CHANGIN' BUT NOTHING'S TO BE BLAMED
COS OUR HEART FOVEVER SING
爱很简单,一次落错车辗转了两个人的幸运
假如爱有天意,你一步一生埋下情陷三角志的伏线
身边七友,遇见你爱不释手的乱世佳人
即使她比我丑,你仍与她边走边爱
过去你无声地掩饰向左爱向右爱
盲目跟你走在一起,是我想得太远了
你听得到,就让我情逃十面埋伏
今夜还你门匙,写下飞女正传记载这段玻璃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