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wyw_950118()
整理人: zzz123654789(2004-03-20 17:24:37), 站内信件
|
昨天,老公的几个外甥拖家带口的来拜年,提起老公家的表妹,一片叹息声。
表妹出生第四天,母亲就去世了。家里孩子太多,没办法养活送给了别人,辗转被送到山上去了。成年后回来来认门,其时,老父已去世。兄姐们很热情的认下了,一问,才知道已经订婚许配人家,还是山上。家人心疼起身世可怜,念其是亲骨肉,想将其接下山,在关中平地上找个婆家,愿凑钱替她退彩礼。表妹感念养父母的养育之情,不肯下山,也不愿抛弃养父母从小订婚的没过门的女婿。再三苦劝,但她态度坚决,只好作罢。
后来,每年过年的时候,表妹就会下山来走亲戚,碰到过几次。妹夫却只见过一次。老实木呐的人,很显老。和聪明伶俐的表妹站在一起,我总是会联想到造化弄人这个词。听说山上生活很苦,尤其是有了两个孩子以后。我和老公总是趁没人的时候悄悄的塞上几百元给她,她不要,我们借口是给孩子上学用,她才勉强接上。给了几次以后,她再下山,就避开我们回去那天。已经有几年没有见过她了,只是过年她兄姐上山去看她,她托他们给我们捎来一些山上的特产。
昨天,老公的外甥说山上现在退耕还林了,他们已经没有地种,也不能放羊,他们种树国家配给的粮食都不够吃。有些农村比较穷苦我是知道的,但是没有想到现在还有没有饭吃的地方,而且是自己的亲人,真让人想不下去。外甥们说前两天老公的哥姐上山了一趟,送了两袋面上去,回来直叹气,说可怜的很。
听到表妹一家这么困难,老公就和我商量上山去看望一下。我当然没有什么意见了.趁热打铁,决定第二天就上山。
因为是临时决定,什么都没有准备。我说上山给点钱吧,老公说他们现在最缺的是粮食,还要带点面粉和油,有车方便一些,他们下山还要走很远才有有的买。
第二天一早就出去买粮油,因为还在过年,粮店没有开门,超市里的都是小袋装的,不方便拿。老公又说再给孩子们买些纸笔,山里的孩子一定缺这些。等到把几袋面,两桶油还有整整一箱子的纸笔采买好,已经到了九点半。
离开西安,车开了一个小时以后进了秦岭的涝峪口。听说将来的西汉高速就是从这里进山的,但是现在高速路还没有修到山口。进山后,路开始难走了,到处坑坑洼洼的,路还很窄。好在现在是冬天,路上车还不多,不过那种拉石子的大卡车,也许是山洪也许就是这些载重的大卡车把路面都毁了。路况不好,车速也就起不来,时不时的还被颠起来。就这样磕磕巴巴的开着,一路上除了山就是沟,很少看到人家,大概开了一个小时,才看到一个比较开阔的地方,有不少房屋,有的还比较漂亮。同去的老公的姐姐告诉我,这是乡政府所在地,那些房屋都是度假山庄和乡政府办公地,当地一些能人也想办法把家搬到这里来居住,这里就是附近的政治文化中心了。
去表妹家就要从这里离开大路要上山了。
上山的路不仅是土路,而且又窄又陡的,很多地方还有冰溜子。我们的车连二档都开不了,只能用一挡慢慢走。路不平,不时会感觉到车的底盘蹭到路上。路上偶尔会有卡车会车,都是很远就找宽一点的地方停下来,等车会过去再走。就是这样的山路,还没有通到表妹家,只通到了表妹家所在大队部,从大队部到表妹家,还有十几里山路,必须要爬山才能上去。那些人家就散落在一座座山里面,要出山,必须要用脚力走出来。山里有多少人从来没有走出过这些大山。
--
大队部在一个山谷里,山谷里有条不大的河,水不多,河床却很深。沿着河有一点平地,盖了一些房子。听大姑姐说从这里到表妹家就没有车路了,只能凭脚力上山。我们下了车,找了半天才找到块宽一点的地方把车倒过来。路边有个老者提了一小桶油正走着,看到我们倒车就停了下来。我们向他打听表妹。山里的人真是淳朴,十乡八里的人谁家是什么情况都知道的清清楚楚的。还告诉我们,村里有个媳妇的爸就是表妹那里的,吃完饭就要上山,我们要是捎话赶紧去。说完就着要领我们去找人,急的放下油桶就走。我说老者,你的油,他告诉我无事的。
刚拐弯,就听到半坡有人说话,抬头看上去,很陡的半坡上有两个人正上山。老者说可能就是村里的媳妇她爸和孙女。
那路真是人们所说的羊肠小道了。想到要走这样的小道去表妹家,我腿有点发软。据说要走三个小时,不要说背东西,就是空手对我来说也是很困难的。老者者双手拢嘴对山上喊着话,让他们等等。这时候那个媳妇也闻声出来了。我们简单的对她说了一下,想请她爸帮我们给山里捎个话。媳妇和我们一起喊,山上听不清切,老公请人家等一会,他上去说话。
老公顺着羊肠小道爬到半坡,和上面的老者说了一会,下来的时候已经气喘吁吁的,大冷天头上都冒汗了。他说老汉让他和他一起走,撵黑就到了。天,现在才一点半,黑天最早也是五点半,还要走四个小时?我泻了气,老公说把东西就放到那个媳妇家,那个媳妇和表妹原来是一个生产队的。学校就在这里,过几天,孩子要下来上学,因为住校要交口粮,正好就不用往上抗了。
媳妇很热情的让我们进去坐。这是两间砖房,后墙抵着山崖。许是山里风大,房子很矮,窗户也很小,一进门里面很黑。和周围的房子比,这间明显的要好。其他的几家都是土房子,这间起码是红砖的。可以看出来,这家在这里还是算富裕的。
老公把车上的东西卸下来。我把带来给表妹孩子的栌柑给媳妇的孩子拿了几个,还把本子拿了一包给她。媳妇推辞着不肯要,说放点东西怎么还能收我们东西呢。后来我硬是放到他家炕上。转个身,她的小男孩已经抓了一个栌柑手上剥开了。
和媳妇就在她家低矮的房子里拉家常。
媳妇和表妹很熟。她知道表妹家很多情况。她说了表妹的困境,说了表妹的自尊倔强,说了表妹的想法。原来表妹的丈夫得了胃下垂,不能干重活,赶上现在国家的返耕还林,没有地,两个半大孩子又开始能吃了,国家给的粮食连吃都吃不饱。她不想让山下的亲戚为她着急,不想总麻烦山下的亲戚们。她现在供不起两个孩子上学。我问孩子上学要花多少钱,她说两个孩子连吃带学费,粮食单独算大概五百元左右。
五百元,一个孩子也就二百多元。这是个什么概念?对于城里孩子来说,也许只是一件差不多的衣服。而山里孩子,这二百多元,也许就要毁掉他的未来。
老公拿出来五百元,要这个媳妇转交给表妹先把孩子的学费交了,一定要孩子把学上下去。孩子以后上学的费用我们包了。
回家的路上,我们的心情都很沉重。老公说五一再上来看看。我说,把女儿依依也带来,看看这里的生活,她可以受点教育。
回家,我把依依拉到身边,把这次上山看到的听到的都给她讲了。依依似懂非懂得。不过她在我的启发下,告诉我以后不再闹着要吃埋当劳了,节约的钱可以帮助哥哥们上学。
我希望,困难是暂时的。退耕还林的政策无疑会造福人类,也希望这些为了国家而牺牲自身了利益的山民们最终得到他们幸福生活的权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