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trislcx(橙汁)
整理人: jaja(2004-03-21 11:49:32), 站内信件
|
五、醉人的查理大桥和金碧辉煌的National Theatre
今天的安排是查理大桥(Kaluv Most)。因为昨夜打牌打得很晚,所以起得也挺晚,都快中午了。吃完brunch,我们直奔tram站。一上tram,就看见一条体格庞大的狼狗懒洋洋地趴在主人脚边,见到有人上车就竖起身子。幸亏它戴着口罩,我还不会很怕。照例,我们又来到I.P.Pavlova转车。正在研究坐哪路tram的时候,一个小帅哥看我们对着站牌指指点点,主动问我们去哪,然后热心地告诉我们该坐哪辆车和哪站下,小感动了我们一把~~
因为晚上我想看opera,得先去National Theatre(Narodni Divadlo)买票,所以我跟他们一起下车后就分头走了。在过河的时候,能看见查理大桥就在不远处。而那一瞬间,阴霾的天空仿佛给太阳稍微让了一下道,乌云镶上了金边,远处的城堡则雄伟地俯视着这个城市。我非常想和这些阳光合个影,赶紧四处张望有没有人。整好发现桥上还有一个亚洲人在拍照,我便走过去问他“Would you mind doing me a favour?”原来他叫Geoffrey,也是中国人,在荷兰、意大利和香港留过学。一听说他在意大利待过,我说我正要去买票听opera呢。他也很有兴趣,我们决定一起去National Theatre看看。
National Theatre是一座捷克人民引以为豪的剧院。捷克在被德国统治期间,人民被迫说德语,不准用捷克语演出,因此民间自发组织兴建一个“捷克人说捷克语的舞台”。这个剧院1881年以全国的捐款建成,但就在落成之际,因火灾烧毁。捷克人民没有放弃,2年后,剧院凭第二次捐款完成了。这个剧院的顶部尤为出色,除了一座女神驾驶马车的雕像极具生命力外,那金色的方顶更像一顶皇冠,昭显着捷克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
今晚的演出剧目令我颇为失望,是出我从未听过的新剧“Vylety pane Brouckovy”(The Excursions of Mr.Broucek),没能碰上我最想看的“卡门”(因为妖娆的卡门就是个波希米亚人,所以很想在这个地方看这出歌剧)和“波希米亚人”(这个理由就更不用说了),又是一个遗憾。但时间关系,我也只能买这个票了,学生价580克郎,3楼排座。布拉格的音乐气氛真的很浓,满大街都有音符在飘荡,街边的音乐cafe,到处可见的concert的传单、通知,甚至路边表演的艺人水准都不错。莫扎特的《唐璜》也是在布拉格首演的,1787年,Estate Theatre(Stavovske Divadlo)。Estate Theatre就在National Museum旁边大概50米的地方,我居然一直都没留意到,直到最后一晚坐taxi经过,以致没有好好端详一番,非常可惜,此乃后话。
买了票我就准备回头找其他三人了,出了Ticket Office,居然看见他们正在门外等我呢。我和Geoffrey的路线好像不太一样,所以我们约好晚上几点在哪碰面后,就挥手88了。4个人向查理大桥进发,路边自然也是卖纪念品的小店。我忽然被那些精美的Tea Spoon吸引住了,想起了中学时看过的一个中篇故事,内容是一个欧洲的生意人经常用出差来隐瞒他的偷情实,而各个城市的Tea Spoon就是他带给老婆圆谎的证据,最后他老婆就是凭这些Tea Spoon发现了奸情并狠狠惩罚了那个男的。故事情节颇巧妙,但年代久远,我已记得不太清楚,反而就对里面的关键物Tea Spoon印象深刻。于是我挑了一个有着一弯蓝月,以天文钟为图案的Tea Spoon,190克郎。我们对着不远处的查理大桥,回忆着在“xXx”这部电影里看到的镜头。在众多电影里见过的布拉格的优美,也是促使我来这里的一大动力呢。
终于来到闻名已久的查理大桥了。这座由查理四世于1357年发号施令开始建造的大桥,花了近60年时间建成。但桥上30尊雕像,却是从1683年到二十世纪陆续竖立起来的。桥头是查理四世的青铜像,他左手叉腰,右手拿着不知道什么东西,威武地居高临下地看着来往如鲫的游客。他手里的东西引起我极大兴趣,我很努力地试图辨认,所以左转右转地看(可是我一直到现在,即使从我拍的那张高清晰度的1.77MB的照片放大来看,也不能肯定地说出个所以然来,狂ft!好像是个叠好的软包或者是羊皮信之类的,还有一个圆形吊牌,至于典故嘛,就更不清楚了)。我正想跟其他人讨论呢,回头一看,咦,不见了,大概是他们先走了吧。我也起步向前追去。查理大桥是条集聚了很多表演艺人的桥,一个和谐的女声三重唱揭开了我在桥上闲逛的序幕,接着下去有jazz band,有卡通肖像画家,还有更多的卖特色小玩意的小摊。我一个个雕像地看过去,他们的造型都很圆润流畅,人物型神具备。我发现,他们的神情基本上都挺忧伤的,但表达出的却是或忧虑或抗争或宽恕的情绪。每次看到雕像,我都很后悔没有好好看看圣经,以致对里面的故事很不熟悉,影响了欣赏的效果,这次也不例外。忽然,我在人群中发现了Geoffrey的身影,我们打了声招呼,就结伴逛下去。在其中一座雕像前围了好多人,我们也上前凑热闹。那个导游叽哩呱啦地说着我听不懂的话,费劲!不过那个铜座上的浮雕却有两块地方被人蹭得油光锃亮的,而且导游一说完还不断有人摸那两地方。据我推测,那地方十有八九就是代表祝福,带来好运之类的。不过一个是一条被军人主人抚摸的狗,一个是神情哀伤的母亲,背景的城墙上更是有人被作扔下城楼状,这有什么祝福的意图可言?!我满心疑惑。这时Geoffrey说话了。他说刚才那导游说的是意大利语,他听到了一段,说是如果摸那地方一下,表示那个人来了布拉格,摸两下,表示他/她还会再来布拉格。但那浮雕的具体意思,他没赶上听,所以也说不出因由来。不过我已经很高兴了,旅游的乐趣之一就是你会遇上特别的朋友,而他还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们走到桥的另一头,我还是没看到鹏他们。Geoffrey想继续往河的对岸走,我想回头再找他们,所以我又一次跟Geoffrey道别了。没走多远,好歹是碰上了,原来他们还在我后面,在桥头时他们留意小店去了。我告诉了他们那个小典故,他们也赶紧摸两摸去了。谁舍得只来这个美丽的城市一次而已呢。
我们再走到桥头的时候,想上去塔楼看一眼,结果他们居然要下班不卖门票了。我们发挥大无畏的厚脸皮精神,趁混乱冲了上去。夜幕下的Vltava河特别温柔,两岸灯火通明,游船在悠然自得地游弋,我情不自禁地猛拍照片。感谢上帝,在没有脚架的情况下,居然让我拍到还算清楚的夜景,尽管只表达到我肉眼所见的十分之一的魅力,我也满意了。
下了塔楼,我们又一次在迷宫般的石板小巷里转悠。这一天,我们都大有收获。我大老远就发现了一家店子打出围巾由1100多克郎降价到600克郎的标牌,而门边挂着的围巾也很漂亮,我赶紧叫他们一起进去看看。果然,cashmere和wool混纺的围巾手感非常柔软舒服,颜色花纹也很有波希米亚风格,我很喜欢。这个价钱在中国也是买不到这种质素的围巾的,uk就更不用说了。我决定给妈妈和bf的妈妈都各买一条,至于自己嘛,犹豫老半天,想想我衣柜里5、6条的围巾,忍了。鹏也给他妈妈买一条。窄一点的纯色的更便宜,才200多克郎,松要了一条。我又忍不住发挥讲价天性,把那3条大围巾砍到1600克郎3条,嘿嘿,真有成就感!没走多远,清也碰上想出手的东东了,那是高加索式的大毛帽子,一看就特暖和。我们几个的抗冷能力,清是95的,我算98的,松估计够得上2000,鹏则是当仁不让的XP级。我们都劝清买了那顶帽子,600克郎又不算贵,她戴上去也很洋气。但是清有点担心以后再也没机会戴了。我们说不会的,uk和北京也有冷的时候。最后,清看看镜子中戴着大毛帽子的自己,还是买下它了。我真是爱s这种小巷了,似乎转眼之间就能冒出惊喜来。
晚饭是在I.P.Pavlova车站附近的北京饭店吃的。我们4个早就盯上这个馆子了,因为我跟鹏在北京读的大学,而松和清都是北京人,对北京都特别有感情。不过味道嘛,一般啦,无甚惊喜,共消费963克郎,小费52克郎。没等结账,我因为赶着去听opera,就跟他们分手了。因为只有我自己去,他们都挺担心的,嘱咐我小心,早点回旅馆。细心的清还叫我把dc留下,把她的那部给我,还说遇到打劫就直给吧,千万别犹豫。多么可爱的人!
Opera是8点开演,我跟Geoffrey约了7点半在门外见面。我去到时不见他,兀自拍了几张theatre的夜景和街景。等了10分钟,实在是冷,而且怕太晚进场不好,所以自己先进去了。门口检票的mm不大懂英文,手舞足蹈地跟我比划半天,最后我才明白是叫我到楼下存coat。到了下面,好惭愧,几乎每个人都正装打扮。女的都化好妆,穿晚礼服,或者至少行政套装,男的更是西装革履的派头。我有点窘地看着我旅游者的穿着,不过转头一想,我怎么可能穿着清凉的裙子高根的凉鞋再罩件大衣在外面跑一天呢,罢罢罢,我坦然地重新抬起头来。
找到自己的位子坐下来,我开始四处端详。好一个金碧辉煌的剧院呢!楼高4层,3层坐位,1层站位。舞台两侧的是包厢,正面的是排位。乐池在舞台前下方。天花和吊灯一如想像中的华美。还有10分钟开场的时候,Geoffrey匆匆赶到。他急表歉意,说是坐错车下错站了。演出开始了,国家级的歌剧团,无论是乐团或演员,水准都不会差的。再一次可惜没有在卡门的故乡看到她泼辣妩媚的身影。剧情大概是讲1888年, Mr.Broucek在某个夜晚喝醉酒后的奇遇,一会儿在月球上,一会儿又回到1420年著名的the battle on Vitkov Hill. 他的贪婪自私毫不吝啬地充分表达出来,而旁人对此的讽刺打击也淋漓尽致(不要怀疑我怎么能听得懂捷克文,我没那么牛,高高挂在舞台上方的一小块字幕就能解开大家的疑团了)。布景相当成功,布拉格神秘的夜景、迷人的星空尽露眼前,投影技术帮了很大的忙。因为昨夜打牌睡得太少,而这出剧我又不是太感兴趣,在漫长的剧情里难免有打盹的时候。但是一把浑厚充满磁性的男中音唤醒了我。他好像是个教授一类的角色,但很抱歉,我已不能和前面的剧情挂上联系从而做出准确的推测。我一直对男中音或者女中音情有独钟,这个音域最能打动我的心。而这把男中音,似乎能勾动我的听觉神经,进而妥贴地安抚我的心。我懒得看字幕,全凭音乐带我走,去触摸歌者的灵魂。这是歌剧带给我的乐趣,不一定非听得懂每一句不可,音乐就是最好的语言。中场休息的时候,Geoffrey请我喝了杯百事,我趁机也看一下精致的休息室。
11点,歌剧结束了,我和Geoffrey留下通讯方式就告别了。在凛冽的街上,我等着tram,见到从剧院里陆续走出拿着装乐器的盒子的人,他们或者等tram,或者走进metro站。音乐人好像没几个大款,sigh~~
回到家,他们三人在玩捉黑叉。我洗完澡,无可救药地加入战团,又开始玩升级。睡觉?再一次抛到脑后。而鹏,则继续充当松的对家,可怜~~
---- 心在荒村听雨,人在名利行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