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情系赣江>>
【立岸观涛·关注天下】
>>话说马加爵事件

主题:话说马加爵事件
发信人: yhsgz(鱼)
整理人: zjwld(2004-03-18 22:04:33), 站内信件
记者从公安部了解到,3月15日晚8时许,公安部公开通缉的重大杀人在逃犯罪嫌疑人马加爵在海南省三亚市落网。 

今年2月23日,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大学发现4名大学生被杀死在宿舍内,当地公安机关经工作,当天即认定作案人系该校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生马加爵。公安部于2月24日发出A级通缉令,3月1日又向社会公开发布了通缉令,号召人民群众积极提供线索,协助公安机关查缉马加爵。此后公安部2次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全国公安机关查缉马加爵。各地公安机关按照公安部的部署布下了天罗地网。3月15日晚,海南省三亚市公安机关根据群众举报的线索,将伪装成乞丐的马加爵一举抓获,经指纹比对鉴定确认无误。 

经初步审查,马加爵交代了因与4名被害同学发生矛盾,为报复泄愤,于2月13日至15日先后将4名同学杀害的犯罪过程。现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近期,马加爵时间绝对是国内新闻的头条,首先在我一开始看到云南大学四名学生被害时,我就非常之震惊!在当今的大学校园里,竟有这等事情,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当然在全国通缉犯罪嫌疑人并很快破案,案情的始末也慢慢浮出水面。当然我们要对这种事情表示谴责,毕竟生命可贵,就这样没了,而且是五个家庭,就这样给毁了,难道不令人心痛吗?在电视上采访马加爵的父亲,看得出家境状况是非常之差的,那么要供这样一个大学生是非常之不容易的,而且马也是聪明之人,不负众望靠上大学,照理前景是很好的了,但谁都没想到是这样的结局!这究竟是谁之过错?家庭?社会?是否是凸显我国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要我们不得不去面对,不得不去处理、解决!当然我对马加爵是感到非常之惋惜的,同时他也是可怜的,至少成这件事上面应该是暴露出社会和学校教育的非常之不完善,才会出现如此的畸形,如果说这些体制能跟上的话,应该能避免更多的类似这样的事件的发生!

昨晚央视新闻频道的《讲述》采访马加爵,刚被抓到的时候他就跟乞丐一样,跟照片上比起来瘦了很多。在采访他父亲的时候,老人的精神状态很糟糕,不断向被害人的亲属致歉。他说就在这个贫困的家庭快要看到曙光的时候,一切都完了。根据采访,马加爵从高中起就常常有一些反常的行为,到了大学更是有些怪异和孤僻。如果说今天的一切都是他的病态心理造成的,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以来就没人意识到这个问题,没有人帮助过他?为什么等到什么都晚了的时候再来说他一直不正常?!对于这一类心理不健全的人,社会究竟应该承担起怎样的责任?不是说出了事,拉出去枪毙了就行了,为什么不能防患于未然?早一点对他进行帮助和治疗?说真的,看到马加爵现在的情况,我有一些心酸。他也只是一个弱者,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没人理会他,导致他采用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来发泄。谁又敢保证在我们身边没有第二个马加爵存在?甚至我们也可能成为第二个马加爵!四条人命,加上马加爵的,五条人命够不够引起我们的深思?我们的大学教育如何健全我们的人格?我们的社会如何去帮助和救助弱者?我们又该如何去关心身边的朋友?但愿不要再第二个、第三个马加爵出现!

当然我还觉得,在这件事情上,我们还有一些媒体的炒做之嫌疑,而且用词非常之不恰当的,如说马为锻炼肌肉(做案),跑去做搬运!非常之可笑的!试想假如是为锻炼肌肉,何必要这样???


[批评]媒体“炒马热”让人生厌
大洋论坛超级版主 22-33-66 发表时间:2004-03-17 06:40
 
马加爵被公安部以最高的“一号通缉令”通缉,到前天晚上被捕,昨天一下子便成了全国所有媒体的最热门人物与最热门话题,可谓“盛况空前”。报纸上、电视里,到处是“马加爵”这个名字,还有就是那些抓捕他的警官们的纷纷“亮相”。更有的报纸还推出了“连载”《一个大学生"屠夫"的成长》。

  一个残酷地杀了四个同学的杀人凶犯,媒体报道一下,本无可厚非,但这样过热的反应,却有点出人意外。似乎使我们看到现在媒体实在无话可说了,所以一有点风吹草动,便一窝风地“勇往直前”,唯恐落了它人之后,有损于自己的名誉与利益。其实以我看来,大家大可不必对“马案”如此津津乐道,尤其是警方。

  二十三岁的马加爵,充其量只是一个快要毕业大学生。他的犯罪,是一种突发性的偶然事件,而非象从前的“两王”之类嗜恶如命,穷凶极恶的匪徒。所以他的落网,在人们的想象里,是迟早的事。抓他的难点只在于:因为他是初犯,没一点经验,反使犯罪学专家们无法分析他的逃跑方向而已,因为他的随机性太大了。

  抓到这样一个初级幼稚的杀人犯,其实用不着这样大张旗鼓、大吹大擂地自诩有多少“功绩”。这样的“吹嘘”只会让明眼人生厌。如果我们的媒体换个角度,谈谈马案的“成因”,或许还能叫人信服点。可惜的是这方面的报道与文章却少得可怜或者根本就没有。倒是有几位网友,化了功夫作了些这方面的探讨。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马案”,我们的有关部门包括教育部门,倒是要好好“反思”一下:一来是我们现在的应试教育有哪些根本性的问题?二来是在我们的社会转型期,如何让“公正”、“公平”体现得更适当一些,如何减小基尼系数的数值而让社会更安定些?三来是社会“控制”问题上我们做了些什么、还有哪些现在就该抓起来?

  媒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社会精英的集中所在,她肩负着社会导向的责任。如果我们的媒体只津津然乐在于一些浮面的、浮躁的炒作层面上,显得那样浅薄。那么我们整个社会,便会以“浅薄”为荣、为尚,变为一具没有思想没有灵魂而激烈摇晃的躯壳,象人吃了“摇头丸”一样。没有思想的社会,是可怕的没有前途的社会!




----
挪威的森林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风飞翩翩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张弦代语兮,欲诉衷肠
不得于飞兮,使我沦亡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