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erk(如空)
整理人: aaaachi(2004-03-17 22:42:57), 站内信件
|
与宗教的擦肩
外面下的雨夹雪好清爽,几天来与疾病作斗争,体力消耗很大,也让自已很是没了精力,想写点什么,又没有兴致,索性看看大家的东西.不过对于宗教,自已还是有感触的,听着外面的雨声,心情好了许多,不如多说几句,记述一下自已与宗教的擦肩.
上网初始,自已就以"如空"来注册网名,没有办法,许多人都说这是个和尚的名字,看来大家对金庸的武侠小说很是熟悉吧,因为那里很多和尚都是称为这个"空"那个"空"的,不过我这个"空"并非那个"空",不过含义也没有离开那里的左右,所以,有些人戏称我什么老和尚之类,本人也没什么可恼的,因为网上当真的东西是智力不够所致.
以前我也说过我曾搬过两次家,而前两次家附近都有教堂存在,特别是第二次,在基督教堂旁,每每夏季星期日早晨,本想睡个懒觉,可总是被那些唱诗班的排练所搅扰,无法再睡,不过听着那些和声,心中并没有烦闷,到是很释怀,仿佛有一种清风在排解你心中的不快,让你心灵中的不和谐变得平淡,那种感觉不在其中很难体会的.
曾经去过五台山,与一个和尚有过一次对话,那个和尚很精明,当然说话也很爽快,只是在违护佛法与修行中,我们体会到了佛教的教化不比老师教授知识差,只是在念经中所体会的和在游戏中体会的不会是一样的,但结果也差不多.记得我第二次去五台山的时候,有人告诉我们上次带我们参观的女导游已经剃度成佛家弟子了,看来懂得多了就会心之向往,还好,本人还没有这方面的知识.
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就差九华山了,想想如果今年顺利的话可以去看看,对于宗教自已并不是好奇,而是感觉到一种精神的东西可以让你从另一个角度找到自已现实生活中的坐标,有时是深入,有时是浅出,让我们这些俗人看不清,说不明,却也是一种缘份.想想什么是大师,能左右局势的就是,而这种左右并非是那种强权式的,而是让你不得不俯首的那种.
中国的宗教建筑很有特点,不过基本都在深山老林中,与环境相映成趣;而国外的宗教则在城市中或者人居住地,可见中国的宗教的形式与外国的宗教形式并非相同,一个是专业性的信,一个是业余性的信,想相现在国内佛教徒不少,基督教,天主教等教徒也不计其数,宗教在世界上也分着众多的派别,更多的是地区冲突的一个方面.
之所以说与宗教擦肩,是因为自已并没有与宗教更加亲近的想法,看着唱诗班们给信教的人送葬时的那种状况,自已没什么感想,想想今世只能与宗教擦肩了.
20040315
---- 【评论空间】评字当先
【社会百态】态度悠关
欢迎参与两版的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