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音乐天地>>● 爵士音乐>>爵士心情>>by sinohootie>>于无心时入耳——反复的聆听

主题:于无心时入耳——反复的聆听
发信人: sinohootie(我其实叫南瓜)
整理人: yefat(2004-03-14 02:27:25), 站内信件
    很多事情不知道被什么驱动,不停向前。然后在某处暂停,或者断掉。
人类从小就知道反复的意义,这是命的前提,至于成为终身的失败者也好
拥有整个世界也罢,都是之后的事。反复的聆听在有意的“无心”里延续
成了仪式,心需要音乐,耳朵需要一个幌子,帖子需要一个标题……

    德国电子乐队cluster生命链里的一段被前卫厂牌Gyroscope以重发的
形式放大,13张唱片被打上口,运到20世纪末的中国,成为他人命中的一
环。说起来这都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收全13张的中国青年如今多成大牛,
这是后话。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cluster已经经过了krautrock的黄
金时期,这个时期的作品带有更多的实验性质和私人色彩,13张唱片里用
cluster名义的只有3张,其余都是moebius、roedelius两人和制作人plank
以及brian eno的合作唱片。简约美学加恐龙合成器加ambient概念,不用
考虑是techno还是house,有否IDM。强烈的私密感挥之不去——去掉了枷
锁的人和音乐大致相同,都平和柔软而有排斥的犹豫,此种情形下,音乐
一旦发散,多会直达心灵,用村上春树的话:“接上了!”实际上却是平
淡无奇的声响。我一共找到了8张,每每放到落满灰尘再拿出来重温兼除尘,
我何尝不知道心里也在积累尘土……

    Vangelis是跟随着cluster、eno一路走过来的,他为《Blade Runner》
制作的电影原声充满了未来主义气息,与画面配合相当成功。这是脱离不
了画面的音乐,极强的描述性是Vangelis的特点,听唱片的时候电影的画
面一幕幕在脑海回放,大多放到哈里森福特在街上两枪干掉人造人舞女的
时候终止。电影是沉重的,这也是Vangelis的音乐试图负担的。Vangelis
还是无法避免的被误读,成为追求放松的new age迷入门必修。

    村上春树有个优点,不轻易误读某人某事。Bob Dylan在他的书里出现
不多,《a hard rain's a-gonna fall》出现了两次,甚至成为《冷酷仙境
与世界尽头》里男主角告别人世的安魂曲。找不出再恰当的。20出头的Dylan
在这首歌里以老成世故绝望的口吻对同龄人布道,与村上小说里少年心气的
中年男人何其相似!我最喜欢的却是Dylan的带电唱片《Blonde on Blonde》,
史上第一套双LP摇滚唱片。30岁的Dylan有唱情歌——《I want you》直白
如二八少年,很适合在午休后反复播放。很多人都有兴趣读村上的小说,但
不见得有耐心听Dylan,如同这张唱片里另一首歌的标题《Most Likely You 
Go Your Way And I'll Go Mine》。

    这段时间里反复聆听最多的却是spiritualized97年的现场唱片《Royal 
Albert Hall October 10 1997 Live》。古语有云:一面之缘。有些时候宁
愿只有一面就好,比如spiritualized。太喜欢这个现场,安静如处子,婉转
低吟,漂浮太空;狂躁时万声齐响,恍若遭遇太阳风暴。我可以沉在里面,
什么都不想,感觉宇宙光年,这就是迷幻音乐的魔力。spiritualized的名气
保证了他们的唱片不会只有一张,现场更不会只有一场,更不用提盖棺的前身
spaceman 3。我想恐怕都难如同这张一样中我的意,如同第一次见伊,清纯爱
笑身材单薄惹人怜,再见却是年纪在上笑为别人平胸而而。

    Billie Holiday的《Lady in Satin》也是复习功课之一。老是把billie
挂在嘴边的人们啊,难道不觉得听这样的billie是很残酷的事吗?生命的最后
几年里,billie的嗓子已经彻底坏了,从声乐技巧和音质上无法打动任何人,
但是对于一个会用生命歌唱的人,出现了另外一种情形。华丽缎子般的弦乐伴
奏下,前一张唱片《body and soul》里体现的bittersweet只剩下了苦,一个
歌者残酷的面对嗓子坏掉的事实,哭泣并泣血。人们不完全知道是为了什么,
在怀疑的气氛中,billie holiday命运最后一环嵌到了音乐里。听着听着我会
颤抖,因为我料想音乐停下的那刻,billie定在落泪。

    上个月终于还是托朋友买了正版的舒伯特,由quartetto Italiano演奏的
最后四部四重奏。舒伯特的一生短暂而郁闷,这四部作品是其内心典型的写照,
浪漫与死亡在无休的纠缠,最终死神胜利,但更重要的是浪漫得以狂欢。其中
最有名的《死神与少女》把这一主题刻画到极致。舒伯特应该是不惧死亡的,
正视并不停止舞蹈,舞吧舞吧舞吧,音乐里的角色,作曲家无法让你摆脱宿命,
但可以保证你的一刻逍遥。

    今夜有人诞生,有人死亡,一切都在反复。


----
                   .......           ::: 
          :::::::          ::::::: 
            :: :::: ...     ::::::::: 
           ::   .'  .' ...   /\ ::/\ 
          ::::::: :::: :::: ./..Z z  ____ 
          大家一起去睡觉,让该忘掉的都忘掉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