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谈股论金>>● 电子商务>>【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传统企业: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服务

主题:传统企业: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服务
发信人: chairmao(小毛)
整理人: aokven(2002-11-08 20:46:43), 站内信件
企业上网实话实说
传统企业: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服务
本报记者 黄果 

--------------------------------------------------------------------------------

---- 政府上网、企业上网、家庭上网是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三大上网工程。其中,企业上网被普遍认为是最具市场潜力、对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最有帮助的承上启下的工程。今年是企业上网年,从11月14日起,北京又开展了“企业上网宣传周”活动,为企业上网再添一把柴。热闹归热闹,实际上企业上网还是遇到了许多“不得不说”的问题,于是就有了这篇—— 

----自今年7月企业上网工程“上马”以来,网络厂商、系统集成商的网络业务推广和传统企业的网络应用这两块人气陡升,热火朝天。截至2000年7月,国内CN域名下的WWW站点有27289个,加上国际域名下的WWW站点,总数不过10万个;而国内企业总数现已达1000多万家。 

----这说明我国设有网站的企业数还不到企业总数的1%。虽然统计表明50%以上的国家重点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大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还没有建立自己的网站,仅仅是在网上查找信息而已。只有少数企业达到了“在网上建立网站及主页,定期在网上发布经济信息,并且使用电子邮件作为常用通信手段之一”的要求。而在内部管理、对外经营等方面广泛应用电子商务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即使是在北京、上海这两个企业上网走在全国前列的地区,其信息化水平还是不能令人满意。 

----实际上,传统企业对网络的迫切需求丝毫没有降低,从中文域名的注册情况可以反映目前我国企业的上网热情。企业早已认识到了建立企业网站、进行网上营销的重要性,但实践起来却困难重重。 

一、需要简单的、傻瓜式的网络应用
----IT专业人才少是传统企业的一大弱点。尽管不少企业已经引进了IT专业人才,但大多数是新手,面对庞大复杂的企业网络化运营系统显得力不从心。而对一个上网企业而言,有经验的系统维护员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真正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往往有较高的薪水要求。据调查,一些.com公司技术人员的月工资普遍在6000元以上,但还是经常有人来“挖墙角”。相比之下,传统企业给有经验的IT专业人员开出的工资、对IT人才再培训的投入都非常少,IT专业人才的大量流失自然会成为传统企业上网的“心病”—好不容易建了一个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管理系统,没多久开发人员和维护人员却都跳槽了,不仅投资泥牛入海,系统的瘫痪还会对企业日常运作造成威胁。 

----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简单的、傻瓜式的网络应用”是传统企业的共同呼声。 

二、缺少真正个性化的、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上网方案
----河南的一家卫生制品企业,在企业上网过程中与一家有名的电子商务软件提供商合作。一段时间后,这家企业决定暂时停止合作。原因不是昂贵的价格,而是软件提供商拿出的方案根本不能解决实际生产经营中的问题,更谈不上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并给企业带来明显的效益增长。 
---- 这家企业认为,合作者提供的东西“中看不中用”,严重脱离了企业的实际。 

----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一方面,不少平台开发商和电子商务软件服务商并未深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内部对症下药,但他们的那套东西却常常被包装成了包治百病的“神药”;另一方面,由于传统企业对电子商务和ERP软件供应商的不信任,导致其很难把自己独特的运营方式告诉合作的技术开发人员。所谓“量身定做”的电子商务软件从一开始就是个失败的产物。 

----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副主任魏福源曾经谈到目前纺织行业企业上网的情况。国内目前适合纺织行业的企业应用软件还很少。国外的管理软件过于庞大且价格不菲,国内自主开发的软件适合纺织行业特性的不多。纺织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即使在一些较先进的企业,计算机也只被用于服装设计和图案设计等方面,真正建立了完整的企业信息系统并将计算机用于生产管理、库存管理及销售管理的纺织企业更是少之又少。 

三、难以扩大网上知名度
----在消除了中间商或中介的成本后,无论是供方还是需方,都需要在网络上扩展自己的知名度。以纺织企业为例。如果在网上做推广工作,除了自己的网站外,纺织企业至少还有三类平台可以选择—行业协会或行业信息中心的网站、8848和阿里巴巴之类的综合性BtoB站点、类似textwatch的纺织业垂直门户。而在网络广告推广上可选择的余地就更大了。试想,一个刚刚接触网络的人怎么可能知道这么多的站点,对各个平台的特点更不可能了解清楚。 
----但是,如果企业建了网站不推广,那么能够影响到的受众将非常少。有的企业以为自己在搜索引擎上登录了、在ISP的网页上链接了就已经大功告成,实际上被搜索引擎检索到的概率之低非企业所能想像。 

----当然也有成功的例子。中国万网最近先后与网易、索易、chinabyte和search 263合作,各ICP为其客户首选中国万网作为网站服务的独家合作伙伴,并在企业经常访问的频道中推荐中国万网解决方案。中国万网也将这些ICP当作网站推广服务中的在线广告提供商,同时向用户推荐免费电子杂志,通过电子杂志对用户进行培训并推广用户的网站。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广,这些企业网站都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四、亟需培训教育
----虽然现在各媒体对企业上网的报道很多,客观上也起到了普及企业网络化知识的作用,但企业还需要系统的、深入浅出的教材与演示。中国农垦集团的季飞认为:“大型国有企业不缺乏优秀的系统开发、维护人才,但具体到最终用户的推广与普及则有许多培训工作要做。”燕山石化战略研究室的庞炜则直接指出:“增强企业决策者在网络方面的意识是企业改变对企业上网认识的关键。” 
----很多ISP已在这方面默默地努力。东方网景自1996年推出免费培训以来,至今已培训用户40万人次。中国企业网更是把自己的触角伸到了全国各地。通过与CNNIC签订《中国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培训合作协议》,中国企业网的培训队伍深入到祖国西部及各中小城镇。企业对此反响很积极,在中国企业网培训队伍还没有到达的一些地方,当地的企业甚至买了火车票,让相关的人员来北京接受培训。中国企业网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培训部早已是“高负荷运转”,但还是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企业培训需求。 

----历史或许只是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当初企业并不知道电话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实惠,但当他们通过电话接到一笔笔的订单、通过传真得到最新的市场信息的时候,企业就开始主动、自觉地安装 电话了,虽然那时候的电话初装费高达5000元。现在网络门槛没有那么高,一年几千元的费用就可以解决一个中小企业的上网需求。但网络的使用门槛比电话高得多,必须有人能使用电脑及网络;而且网络营销的方式也是丰富多彩,这一切都需要具有专业知识与经验的人士根据企业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订。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不能让企业明确网络是什么,网络能给他们带来什么,那就别指望企业为“企业上网”掏钱。 

五、需要全方位的上网方案与计划
----企业上网不可能一蹴而就,渐进的探索过程是必需的。一是对企业自身业务在网络环境下产生新机会的探索,二是对网络电子商务模式的探索。对于一个不成熟的市场,过早的投入可能会导致两个结果:要么全军覆没,比如较早进入VCD市场的万燕;要么成为以后成熟市场的行业领导者,比如利用网络进行直销的Dell电脑。只有制订近期、远期的业务发展计划,了解产业环境和自身的条件,才能使企业上网成为企业的战略。否则,贸然建立线上销售网,或是“随波逐流”,就可能得不偿失,成为 e化先锋的试验品。 
----但是,现在更大的问题不是冒进,而是太保守。谁都不愿让自己作为信息化的铺路石。企业宁可等到互联网应用成熟了再介入,哪怕是以丧失先机为代价。大家彼此期待对方成为“盗火的普罗米修斯”,形成了普遍观望的态势。这对我国电子商务生态环境的建设极其不利。 

----“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企业e化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的需求了。燕山石化公司副总工程师黎宗坚强调说:“从石化行业的特点来看,IT技术较直接的效益体现在对石化生产装置的控制和过程工艺的离线优化。今后的发展重点是建立一体化的智能工厂,包括从互联网收集信息来辅助决策生产。” 

六、对于旧系统的充分利用
----很多ISP掌握了最新的技术,但他们没有考虑到与企业原有系统的结合。不少企业在最初搭建系统时采用了非主流或不开放的产品,导致系统发展升级的空间非常有限。如果双方都不能利用以前那些宝贵的数据,企业的信息化就等于要从头开始。 
----而且,多年来形成的技术研发、产品生产、渠道销售等一系列传统模式已在企业中根深蒂固,触动任何一根神经都要费相当大的力气。企业内部还要协调好人力资源的更新换代,牵涉的问题更是千头万绪。很多企业因此担心用网络技术改造传统管理和运营模式很可能会扰乱企业的正常运作,对网络化改造犹豫不决。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