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武侠小说>>沧海轩-广武历史>>武侠新作>>不服金庸,上网练练

主题:不服金庸,上网练练
发信人: chinchen00780(成一虫)
整理人: yerk(2001-02-03 04:06:45), 站内信件
不服金庸,上网练练
              ――――网络写手对传统武侠的继承与创新

cyclone0078(成一虫)

眼下,互联网成了向金庸叫板的擂台,各路写手们挥舞着原创的武侠小说作品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冲锋。这帮人其实跟老爷子没啥冤仇:都是武侠爱好者,多半也承认金庸第一大佬的江湖地位,只是看武侠小说看得手痒,忍不住也就写了,憋不住就在网络上发表了。想知道金庸的读者有多少,您不必上网;如果想估摸金庸有多少潜在的对手,您就只能上网了。——他们都在网上猫着呢。


网络武侠小说可以分为游戏型与创作型。游戏型武侠小说在网上颇为流行,通常也可分为三大类:其一,利用古龙的套路将网友写入情节、写成主角;其二,对武侠的经典之作进行搞笑式的反写;其三,积极吸收MUD、RPG类游戏的精髓,布置程式化场景和情节以求代入的淋漓快感。网络社区的娱乐交友特性催生了这些轻松、随意的游戏型武侠小说。它们中有的带着很重的模仿痕迹,有的则照搬无厘头风格,原创性稍差。真正能对金大侠构成一定威胁的是创作型写手。


此类写手写作态度认真,内心里盘算着找尽金庸的破绽,创出武侠小说的新招来。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为之提供了发表的场所,我们有幸在网上见到了风格各异的原创武侠小说,或偏重继承,或刻意求新,甚至干脆就是颠覆传统武侠的范式。整体水平尚逊于网下,但也不乏能将金庸的<<鸳鸯刀>>比下去的优秀之作。


在中、短篇武侠小说中,网络原创作品数量明显多过网下,质量也更高。传统武侠小说脱胎于报纸上的连载,以长篇为主,中短篇作品屈指可数。网络武侠小说的情况正好相反,长篇少,中、短篇多,乃是由于网络阅读眼睛容易疲乏的缘故所至。此外,网上发表作品一般没有报酬,写手们也只是在业余进行创作,激励他们写长篇的动力不足,缺乏商业上的催促。如果学金庸的样每天写上一两千字,然后在网络上连载,很难想象写手们有耐心与恒心坚持一年。


中、短篇武侠小说的创作较不费时,且不带商业目的,客观上有助于促成各种创新的尝试。在人物方面,写手们破天荒地开始将普通人招为主角。人物很平凡,武功可能低下,故事性却也不差,还赋予了一定的思想内涵,如杨叛的<<小兵物语>>。在立意方面,互联网上出现了武林寓言式的短篇小说。天骄试图用简炼的文本反映他对人性及江湖规则的反思,短章中塞入不少思想,走的是极端甚至不惜说教之路。水泡则以诙谐的笔调讲述一系列日常生活段子,结尾往往也有刻意拨高或顺势拉出寓意的痕迹。在情节设计上,我们的网络写手们甚至比老前辈做得更为诡异、更有悬疑,包袱抖得利索。恒殊的<<杀手秘语>>便是一例。


网络写手们往往爱好文学,因而在其非商业化的网络写作中,力图增加网络武侠小说的文学性。以“我”为主的第一人称叙事角度被广泛运用,甚至也有了私小说的模样。写手们早已不再满足于说书式的传统写作手法,增加了大量的心理活动描写,各种现代文学表现手法也开始得到运用。个别写手使用了华丽至极的词句,工笔相当出色。写手射覆曾经尝试着借用明清小说的语言,表现出古典美。有的则学习王小波的小说风格,见不着平铺直叙,言语间缠绕着的意象相当丰富,叙事行进舒缓有致。


长篇网络武侠小说脱不了传统的窠臼,往往虎头蛇尾,至今产生不了能与金庸小说切磋的作品。写手们驾驭长篇的能力明显较弱,情节设计难于出新,人物个性也不是非常鲜明。小说结构过于简单或者相当松散,有的只是顺序叙述,单线式发展。


网络也使我们见识了女性武侠写手的风采,狼小京、香蝶等相当活跃。现实中,武侠作家清一色是男子。虽然女性在武侠小说中并不少见,有些角色被冠以女侠的称号,可实际上仍然只是男人眼中的女人。唯有网络令女性有机会书写自己,但至今见不到女性意识鲜明独特的网络武侠小说。女写手文字细腻、长于言情,有时也会故意忘记自身的性别。


第一轮擂台赛下来,金庸保住了擂主的位置,在“长兵器”及“内力”方面,网络写手们明显不如。但对于后继乏人的武林而言,这是一支改变格局的力量,希望尽在他们身上。(完)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