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athy_c(徽徽-我要减肥)
整理人: sisi8597(2004-03-17 05:23:43), 站内信件
|
赵胤胤音乐 不流行的好音乐
我绝对相信,在流行音乐界里有许多有才华和音乐造诣的人。我坚信这一点,就像我坚信在古典音乐界里也有很多滥竽充数的音乐权威一样。
很多人都会告诉你,音乐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JAZZ,有古典,有民乐,有摇滚,电子等等。必须承认音乐的流派众多,但在我眼中,音乐只有两种:好的和不好的。
请不要误会,我并没有任何推销古典音乐的意思。事实上,我车上的CD盒里,在贝多芬,拉赫玛尼诺夫和肖斯塔科维奇的CD旁并排放着MASSIV ATTACK ,NEW ORDER EVERYTHING BUT THE GIRL和《千与千寻》的电影原声碟。
我从来不去排斥任何一种音乐形式,但对我来说,"流行音乐"没有任何意义。一向觉得用"流行"二字来形容任何一种音乐形式,都是对那种音乐形式极不恰当的解释---因为,有流行的一天,也就意味着有过时的一天。但在音乐的领域中,好的音乐应该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沉淀,永远不会"过时"。
我绝对相信,在流行音乐界里有许多有才华和音乐造诣的人。我坚信这一点,就像我坚信在古典音乐界里也有很多滥竽充数的音乐权威一样。
我一向轻视某些学院派人士保守,顽固,主观的观点。在这些学院派老学究眼中的音乐,只有他们自己关上门来研究的古典音乐才是最悦耳,最有艺术价值的。这群可怜的人,只能在古典音乐这一种音乐形式中自得其乐,完全不知道在这个世界还有其他的音乐也同样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更加可悲的是,国内的一?quot;音乐家"追求了一辈子的演奏技法,其实早在几十年前,在国外就已经逐渐被新的技法所取代了。终于有一天,这些"钢琴家"有机会看到世界上在钢琴领域里最顶尖的人是如何演奏和诠释曲子的,他们突然意识到,原来自己从一开始就是错的,一直错到了现在!!但又能怎么办呢?在国内,他们可是权威人士啊,所以只好闭上眼继续自己错误的演奏,错误的教学,一代一代,错误相传。错啊错啊就习惯了。
音乐好与不好的定义,并不是靠一小撮自认为有学识,臭味相投?quot;权威人士"誓死捍卫出来的。真正能鉴定音乐好坏的人,必须要有渊博的音乐知识,在世界舞台上有与真正的世界级音乐大师合作的经验和综合的艺术修养。
我在偶尔钻牛角尖的时候,真想直扑某些学院,揪几个土产的权威人士理论一番。虽然最终还是不敢"以下犯上",但却不免耿耿于怀。直到有一天碰到了另一个同道中人,心理才算平衡了一些。此君虽然不是音乐界人士,却与我有着相似的遭遇。他也是从小在国内就读某专业院校,然后出国深造,在国外功成名就后载誉归来。却发现原来自己在国内的那些同学和导师们,面对专业问题时的观点和看法还处?quot;小米加步枪"的落后时代。反而对他从国外带回来的最新的观点完全是(在这里我想引用一句广东话,因为用在这里实在是太贴切了)--鸡同鸭讲。当时,我俩经常通电话互吐苦水。不过高人就是高人,过了不久,这位仁兄就能泰然处之了。在我再三逼问下,在向我传授了他的独门秘籍:现在,电灯早已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但在几百年前,无论你费尽了口舌,向先人们怎样解释它的原理,也不会有人能理解电灯炮能亮的原因。最后此君一脸无奈的说:"慢慢修炼吧,兄弟。我的功力已经到达了可以将自己催眠的程度,甚至相信自己回中国踏上的不是波音747,而是一架可以做时间旅行的时空穿梭机。"听上去,有点神侃的意思,但请相信在某些场合某些时候,此种内功修为确实可以将憋在心里那股郁闷之气化解。
我非常珍视自己民族的文化,也为自己作为一个华人能在西方古典音乐的圣殿里拥有一席之地感到骄傲。但这不等于要放弃原则。而我的原则很简单,在面对音乐的时候,要拥有诚实的态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