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winterlight911(冬日阳光)
整理人: morefool(2001-02-01 12:04:36), 站内信件
|
在一个春光明媚、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走过日内瓦湖与西罗河交界的勃朗峰大桥来到一个杨柳依依的小岛-----卢梭岛上。
芊芊芳草丛中伫立着一尊铜像-----著名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卢梭的铜象,他坐在椅子上沉思默想,左手持卷、右手握着鹅毛笔,正欲落笔疾书。铜象的底座上醒目的大字写着“日内瓦公民----让、雅克,卢梭”小岛原名圣,皮埃儿岛,方圆不过几十米。四周用石头砌成.。16世纪人工建的小岛一座小桥把岛与两岸连接起来。
卢梭在欧洲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于1712年6月28日生于瑞士日内瓦的一个钟表匠家庭,14岁就被迫外出谋生,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当过仆人学徒家庭教师音乐教师,一生经历了冒险生涯。文学生涯。流亡生涯。这三个时期构成了他坎坷不幸但多姿多彩的人生。他是18世纪著名的哲学家和启蒙思想家。他长期生活在瑞士,对后来形成的以便日内瓦中心的欧洲民主思想起了不可忽略视的作用。他的著作《论科学与艺术》(1750年)和《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755年),表现了崇尚自然反对专制暴政的激进民主主义思想,尤其在《民约论》(1762牟)里他主诞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和主权在民,提出了建立民主共和的政治理想,对法国大革命产生深远影响。
他的名著《新哀洛倚丝》、《爱弥儿》出版后,给他带来极大声誉,同时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灾难:法国政府下令逮捕他,年已半百的卢梭不得不在瑞士、普鲁士、等地逃亡:度过了长达八年的充满凄风苦雨的流浪生活。他在美丽的圣皮埃儿岛上度过两个月平静的日子,随即又见逐。绝望中,他接受了英国哲学家休漠的邀请前往英国避难。1776年的秋天他完成了不朽的作品《扦悔录》
在他的散文集《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避想》(散步之五)“圣皮埃儿岛上的欢乐中:”以诗一般笔调描绘了圣皮埃儿岛上优美的风光;“当黄昏来临,坐在比安湖畔,甜蜜的感觉使我体验到生命存在的喜悦;……当湖水激荡,不能泛舟时,我就在岛上度过我的下午,到处溜达,采集植物标本。有时坐在平静的角落纵情幻想,有时骋目全湖和沿岸迷人的风光……”
当时岛上只有一所孤零零的房子,是吏属伯尔尼的收税所,据传卢梭当年在岛上养了很多兔子。许多年后兔子从惊人的繁殖力泛滥成灾,当地人不得不大规模捕殺,小岛因此也被叫作“兔儿岛。”
卢梭于1778年7月2日逝世。他被安葬在爱尔梅隆维尔园中美丽的杨树岛上,洁白的墓石上刻着:自然之子、真理之子长眠于此。
这个一生爱自然爱真理的飘泊者,靠自学和个人奋斗成为一代思想巨子的传奇式人物,终于在经历了不断的抗争和搏斗之后,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得到了灵魂的安宁。他去世以后,日内瓦议会恢复了他的名誉,他的遗骸在法国大革命后的1741年,以隆重的仪式迁葬于巴黎的伟人公墓先贤,与伏尔泰墓并排。
为了纪念这位大思想家,日内瓦人民将该岛命名为卢梭岛。那所房子也成了卢梭纪念馆。
卢梭鸟虽小,但游人不少,他们都是远道而来的“朝圣者:”欧州一向有着崇尚法国文化的传统,自启蒙运动以来,伏尔泰、狄德罗和卢梭的光辉名字己是家喻户晓,他们的遗迹都己成为世人向往的圣地。
---- 冬 日 阳 光 温 暖 你 也 温 暖 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