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教育园地>>● 英语学习>>【妙语连珠】>>【精彩转载】>>学外语无捷径(转)

主题:学外语无捷径(转)
发信人: frelife(frelife)
整理人: imstella(2000-12-17 22:41:20), 站内信件
学外语无捷径

           

    学外语无捷径的结论是从本人的亲身经历(包括"学"和"教"英语的经历)中得来的.所以先聊聊自己学英语的经历.上文提到自己学英语前后有近三十年,仍然感到不足.这也许让一些英语初学者望而却步.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其间断断续续,未能很好地坚持下去所至.一九七二年尼克松访华之后,国内掀起了第一次学英语的热潮.所以我初中就开始学英语.然而不久这个热潮随着河南马振抚事件而烟消云散.我那时除了"ABC"之外,唯一记得的一句英文就是:"Long Live Chairman Mao!" 这之后是接二连三的学工,学农,学军.莫说是英语,就连语文,数学这些基础课也都没有象样地学过一天.再后来是"上山下乡".当时行装里有不少书,包括一本初中用过几天的英语教材.记得有几次晚上蜷缩在土炕上的时候拿出来翻过一下.可在外面天寒地冻,里面饥肠辘辘之时想自学英文,无疑是天方夜谭.上大学进的是中文系,英语作为辅助课学了一年.记得那时用的是北外新编的"大学英语"教材.说是大学教材,其实是从"ABC"和国际音标开始.当时大学里英语师资奇缺.给我们教英文的老师是一位俄文教授,据说翻译过不少大部头的俄文著作.然而他自己也承认他的英语是边学边教.老教授精神可嘉,而且很耐心.可惜英文水平有限,且门牙少了一颗.这样一年下来,效果可想而知.但是由于受到老教授的激励和感染,我那时候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英语学好!后来我就一直断断续续地自学,至少不让它太生疏.然而真正有长足的进步是开始工作以后.那时在一个中专学校教语文,课不多又不坐班,周围又没有什么朋友,所以用学英语来打发时间.这时候已经有了录音机这类辅助设备,所以学起来效果大不相同了.那时我所在的小城是一个有名的旅游风景点,常有外国游人出没.我把"英语九百句"听过几十遍之后,便壮起胆子找洋人对话.那是我第一次开口讲英文,开始当然闹过不少笑话.可慢慢地信心开始增强了.后来一个偶然的事件改变了我的一生: 

    有一天我下了课之后听说有个美国来的什么制糖专家正在学校讲课.我心想反正闲着没事,管他讲什么,就当练练听力.于是从后门溜进了教室.后来才知道那位翻译是临时抓差找来的,虽说也是个制糖方面的行家,但那英文水平实在难堪.连那美国人一些很普通的话都听不明白,不免弄得面红耳赤.我忍不住开始插话进来帮他解围.不知不觉就成了我唱主角,后来干脆被邀到前排就座,成了"首席翻译".这一下我的英文水平名声大噪.学校不仅开始让我上英语课,不久还送我去一所中美合办的培训班深造.再后来就是出国留学,开始了我英语学习生涯的第二个阶段.这是后话. 

    总而言之,从我个人的经历看,学好英语主要是兴趣和目标.这和做任何事没什么两样.很多人一开始兴趣浓厚,可渐渐就兴味索然了.这主要是缺乏明确的目标和动力.我开始学英语的目标是读懂简写本的英文小说,后来变成读懂英文原著.后来又希望能听懂英语广播,再后来又想能和外国人自由交谈.这期间当然还有许多小的阶段性目标.在每一个目标达到之后,你都会有一种成功的乐趣.如果漫无目的,或者好高鹜远,就会很快感到没趣或挫折.这是大多数人不能坚持下去的根本原因.至于什么教材,什么方法,都是些很次要的因素.我知道文革中有人凭着半部英译<<资本论>>成了英语专家.我更看到有无数的英语自学者试过无数的教材和方法之后仍然一知半解.想必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遇到过类似的例子.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