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闽南风情>>【专栏集锦】>>〖谁不说我家乡好〗>>厦门人的另一面

主题:厦门人的另一面
发信人: jchc(jchc)
整理人: zmsz(2004-02-04 21:40:22), 站内信件
不是好的一面-但却是真实的一面。故事的真实性可以保证,当事人就是我的隔壁邻居。
   最近他要结婚了,前几天跟妻子一起去她娘家。之前他们都已经住在一起了,就差没摆酒席而已。之前女方母亲(暂且还是这样叫)在他们住在一起后就要求他妻子每月给她100元。他妻子考虑毕竟是亲生母亲,应该报答养育之恩,所以也就同意了。其实她的工资一月也就1千多,一方面要为将来存钱,另外还要为现在筹划,也有点负担。这其实也不算多了。那天本来是他妻子给她母亲100元的,但当时她母亲当着我这个邻居-也就是她未来的女婿-的面,说什么她的同事、亲戚什么的都说女儿婚后要每月给娘家钱,而且至少要三四百,而她当时“很不好意思”地说她女儿每月都给200。所以,她直接当着我这个邻居的面,要求女儿每月给她200才行,而且说这样“你们才会心安”,最后又加一句“不然女儿养那么大有什么用”。我X!我可是头一回听到一个母亲这样要求自己的亲生女儿!这话太刺耳了!以前都只是在文学作品里看到,没想到今天在厦门听到了真事!她又不是自己很困难,而且她女儿又不是无情的人。如果她真的缺钱,她女儿绝对会尽力相助的,哪能这样给女儿派任务要钱?!女儿养那么大有什么用?是用来挣钱的吗?!我邻居当时心里火就上来了,但他还是忍了,而且面上露出笑容说可以。而他妻子,则过了一会,脸上红红的,又从钱包里掏出一百,而她母亲竟然伸手就接了,全然不管她女儿这个月已经被扣了好几天工资。而她平常跟别人说话,满口都是“不要攀比”啊,“年轻人要为将来准备”啊这样很好听的话,而且对其他人一些不好的做法很是“反感”,让不熟悉的人觉得她真的很明白事理。
   亲情如果变成要用金钱来维持,那也就不是亲情了。就这事我问了我父母,他们说他们以前每年也都给他们的父母家钱,但不是按月,而是过年过节时和他们缺钱时,而且他们的父母,只要不是特别困难,从没主动向他们伸手要过一分钱!
   无论怎么说,这事就是发生了,而且就在厦门-全国经济特区之一,而且是我可爱的故乡!我邻居的妻子家算是岛内的老住户了,住了已经两代!
   虽然我也是厦门人,但我曾经在外地呆过十几年。回来时刚开始感觉厦门发展太快了,但几年后的今天,我却愈发感觉到厦门发展太慢了!厦门的许多优势正在慢慢失去(不觉得最近一两年空气质量“良”的天气更多了吗?)或不再成为优势(因为别人也有)。而人的素质,更是远远落后于其他的经济发达地区。不信?看看我上面所讲的,看看自己周围的厦门人。别看表面,表面大家大面子都过得去。要看到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当然我不是指所有厦门人,但的确这几年我真的见过不少。

   如果有人回复,请您在回复前确定您已经认真看过一遍我的帖子。如果您要反驳,请讲出理由,无端指责和辱骂我绝不接受!帖如其人,帖子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也能代表这个人的真实素质。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