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movie_soldier(电影大兵)
整理人: yong1015(2004-02-05 19:39:46), 站内信件
|
“佛靠金装,人靠衣装。”不免用了这句俗话开头,但它的确是很有道理的名句。
不知道是不是情人节将至的缘故,身边的单身男士们都纷纷开始特别的注意起形象来,某位更是于两天内先是奔波于各大商场之间选购衣物接着又特意的去“搞了搞”头发,完后告诉我很“开心”,令我甚为惊讶。不过就在他正在“搞”头发的时候,我也正在被某位看上去冷酷寡言的发型师用它的剪刀在为我“换着形象”。
朋友说,内涵固然之重要,但别人一开始接触的只能是你的外在,没有外在的吸引又如何让人认识你的内涵呢?
卖相,已经成了这个日益浮躁的社会里非常重要而有效的手段。
人如此,碟也同样如此。
DVD近年花在包装上的心思越来越多,而且还逐渐的开始超过对制作和内容的研究,颇有点喧宾夺主之势。
这也是由市场所决定的,尽管那些特别包装的碟在价格上比起普通包装要贵出一半有余,但仍然受到不少玩家的追捧,也成了众多收藏者们倾心竞逐的目标。
以下这几个,可谓过去一年“拼包装”风潮中的弄潮儿:
 
 
这一年来围绕以上几套碟的话题和争论是不绝于耳,至于好坏与否,这就见仁见智,取决于各人的喜好了。就我个人口味而言,华丽的外表并不是最重要的东西。但从市场的角度说,一个市场高度繁荣之后必然会出现商品的多样化以满足各种各样的需求,从这点来看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不过,过分渲染和依赖包装的作用绝对不是一个长远之计,最重要的,还是影片本身和DVD质量。
但并不是说包装不重要,有了好的内在,还需要一个亮丽的外观才能尽显光芒。反之亦然,光有好的外观也无用,再漂亮也只能是碟架上的装饰品,再漂亮也只是一时。
包装和内涵不是鱼与熊掌,是可以而且应该兼得的。对于碟,我尤希望如此。
附:
一些我认为包装和内涵都非常优秀的碟:
一区环球的几个限量礼盒版,依次为“鳄鱼皮”《疤面煞星》、“红色海饼干”《奔腾年代》、“名单上的人”《辛德勒的名单》
一区CC版大部分封面都是匠心独运,令人拍案叫绝之作,其中,最为让我惊叹的还是这个套装:
  
日本二区:
太多限量版了,只喜欢一个:“电影胶片盒”《天堂电影院》
香港三区:
近来港片低迷,电影及DVD市场都有点萎靡。有一部电影在这片沉寂中杀出一条血路,无论商业还是艺术均有不错口碑,大家都知道是在说《无间道》。而它的影音产品中,那个双碟签名限量版的确非常难得,制作和赠品都相当优秀。特别金属盒设计,限量3,000套(每套均附上有主角签名的独立编号证书),连同《无间道》漫画书及六款主角明信片(明信片背后有摩斯密码)。
  
 
另:今天看到一个DVD封面相似的讨论,很有趣。已经把它转到上海电影论坛上http://www.dvd288.com/bbs/dispbbs.asp?boardID=5&ID=11672,这里列出部分大家看看。看来,包装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个性啊,要不都千篇一律的就毫无酷味可言了。
   
---- - Blog:碟与城市-寂寞城市,与碟探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