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diamond1983(阿根就系阿ming)
整理人: diamond1983(2004-01-31 23:34:44), 站内信件
|
ATRAC(Adaptive TRansform Acoustic Coding自适应声学转换编码技术)
是一项基于听觉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和不损伤可闻声质量的数码音频译码压缩技术,对音乐资讯有效的进行压缩,压缩的比率为原来的五分之一,因为MD使用了ATRAC压缩技术,这样的压缩大大节省了许多空间,所以 CD的碟片要120mm大小,而MD只需64mm就可以录下74分钟的音乐。ATRAC压缩技术主要是利用了人耳的蔽遮效应,在心理声学原理上,在进行音频录入的同时,有许多外部的频段同时也会被录入,当人耳同时听到两个不同频率、不同音量的声音时,音量较小的低频及音量较小的高频连同不为人耳所察觉的频段信号都会被自动减弱或忽略不予记录,因此又可以称为适应性变换声码技术,由于近年來编码压缩技术(ATRAC的版本)越來越成熟,所以经过编码解码过程后的声音仍直逼CD,大家就不必担心音质差啦。
MDLP (MiniDisc Long Play长时间播放功能)
是SONY公司在1999年发布的新技术。顾名思义,Long Play就是长时间播放的意思,过往的MD机都是使用ATRAC编码器进行编码的,而MDLP就是SONY通过采用其建立在ATRAC的基础上,最新开发出来的编码器,命名为ATRAC3,ATRAC3是使用更高的压缩比率,但音质损失不太多的新压缩技术, 是一种新的MD音频编码方式,简单的说就像摄影机里提供的SP和LP模式,在LP模式下可以令录制时间延长。 而MDLP提供了两种模式:分别是两倍的LP2模式和四倍的LP4模式,最长提供比储存媒介本身容量高出四倍的时间。如一张80分钟的MD碟片在LP2模式进行录音的话,可以录制160分钟的立体声;而在LP4模式的模式下可录下360分钟的立体声!
TOC
相当于计算机软盘的文件分区表,是负责记录歌曲在资料区的始末,名称及日期,也被称为目录表,当插入MD碟片准备播放前,机器都会先读取目录表,TOC坏了机器则无法进行下一步的操作,MD碟片也就费掉了,因此大多数MD无法被读取或出现TOC ERROR的原因都是因为TOC已扇坏了。
DAC
(Digital/Analog Converter数模转换)也是数字/类比转換器。在放音式的MD,DAC只须负责把MD片上的数位信号转成类比,然后从耳机口输出。但在可录式的MD机器上,DAC除了要进行上述的工作外,还要负责把模拟录音时的类比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才可在MD上写入数据.
SCMS
(Serial Copy Management SysTEM连续拷备管理系统) 连续拷备管理系统简称他的诞生,是为了保护音乐创作者的智慧财产权而应用在MD中的,当我们要进行数码录音时,讯号來源大多都是CD,讯号经由光纤输出到MD进行录音。而CD是具有音乐版权的,这样的第一代数子录音在SCMS系统只能进行一次,如果你拿录好音的MD片当作母盘,想再转录到另一台MD时,就只能使用模拟线性输出的方式转录,而无法再通过数子信号进行转录。因为在第一代转录的过程中,系统会同时生成防拷代码,当进行第二代转录时,负责录音的机器若侦测到防拷码的存在,录音就会立即中断。 这样就无法以数位方式來大量的拷备!!也就是你只能使用原版DAT、CD或MD等第一代的母盘转录到空白MD片一次,如果你想再用已录制的MD当母盘做数码转录,负责录音的机器就会阻止你这么做!当然,只要母盘仍然是CD的话,再多次转录到其他空白MD碟片上是不受限制的。另外个人人为此系统对我们影响并不大,因为当录制出一张MD碟后里面的音乐资讯都已经过了一次的ATRAC的编码压缩,若以他做为母盘再连续录制的话就必须再经过多次的编码,最终的音质可能惨不忍睹。注:CD以外的数位音源则可复制至第二代!(PS:除了正版CD,时下的D版CD同样是可以进行第一代数码转录的~)
SCMS 解码器
顾名思义就是可以让数位录音机器间进行无限次数位复制的机器。「SCMS」是连续拷备管理系统的名称。若没有解码器的话,MD or DAT等数位录音机器则在录CD后便无法以数位方式复制下一代的DISC or TAPE。
SRM --Shock Resistant Memory (抗震动记忆)
以前的CD在播放时,如果受到外力震动,就会出现断音的现象, MD就针对这个问题,引进了"抗震动记忆积体电路",來解決外部震动而跳针的现象,简单的说,就是大家说的防震。在早期的机器里SRM的容量一般只够容纳10秒的资料,而新一代的MD则将SRM进行了扩充,把将光头所读到的资料都放在SRM的外部缓冲记忆体里(Buffer Memory),根具机器本身的需求來搭配缓冲记忆体的大小,缓冲记忆体可以缓存四十秒的音乐,以后甚至会更大。在播放开始前,ATRAC解码器会透过SRM控制介面读出在Buffer Memory的音乐资讯,让音乐播放,所以听到的音乐都是预先存在緩冲记忆体里的,跟CD是將资料马上播放出來不一样,这也是有些朋友说他的MD会有规律的发出响声,其实这就是机器在读取Memory的声音,当缓存的40秒资讯释放完毕后,机器会重新读入新的缓冲资讯,这同时也减低了光头的电力消耗,起到了剩电的作用!所以MD受到外力震动,由于资料仍一直从缓冲记忆体释放,所以音乐还是能一直播放的。当然也不是不会出现断音, 如果在重新读取緩冲记忆体內的资料时震动仍在持续的话,光头不能从记忆体里挟取新的资料时,就会出现断音了。
ACRIC(纠错码)
当利用MD进行录制或播放时,想要读写的数据绝对准确、存贮的时候没有任何问题,和很多机器一样,MD在读写过程中完全没有错误是不可能的,这也就必须依靠机器本身的纠错系统,一般采用的纠错码CIRC在光盘储存媒介上都是一项很成熟的技术了,他结合EMF调解方式可以有效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而ACRIC就是Sony在此基础上改进得来的,一般MD所读出的数据只要块误码率BLER(Block Error Rate)不高于每分钟220B,就可以被重新纠正,如果在MD碟上出现了不可恢复的错误码,纠错功能也可以把错误损失减至最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