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twinsqq(AngelBlue)
整理人: marco_0708(2004-02-05 09:26:20), 站内信件
|
「不要因為一個細小的缺陷,而丟棄一個完整的生命。」──《壯志奔騰》這個信息,在我離開電影院後 ,仍然久久不散。 觀點很簡單,就是我們可以容忍別人的不完美,但卻不能接受動物的缺陷。高高在上 的人類,會給予機會其他同類。然而,我們視動物只是一個「寵物」。當牠們帶給我們歡樂,當牠們還有 利用價值時,我們會視牠們如珠如寶。不過,當牠們有缺陷時,我們的惻隱之心沒有了,只好用最「人道 」的方式把牠們「毀滅」。
是甚麼的一種道理?
人類有權毀滅其他動物嗎?還要冠冕堂皇地說「人道」,說得理直氣壯,說得理所當然。就像我們是給牠 們一個「大解脫」,讓牠們走進天堂的康莊大道。但,我們有想過牠們曾經帶給我們的快樂日子嗎?我們 有權利判牠們死刑嗎?就如一隻受傷並失去競賽能力的駿馬,必須接受無情的命運嗎?
我不懂這些道理。沒有看這齣戲時,我也沒有思考過這一個問題。但感謝這齣戲啟發了我,讓我願意去學 習,怎樣審視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
愛不是一種憐憫,也不是一種驕傲。
愛是平等,愛是一個互勵、互勉、互相治療的過程。
就像電影﹖三個失意的男主角,一個單眼失明、一個喪子、一個落泊,在「經濟大蕭條」之下相遇,「同 是天涯淪落人」,同病人往往能相知相惜。透過一匹小馬,三個落泊人走在一起,在大時代面前,互勵、 互勉、互愛。
像一個家庭。影片開首時說:隨著經濟的大蕭條,每個人開始重新界定「家」的概念。當這三個男人走在 一起時,加上馬,加上新婦,不是比「家」更「家」的感覺嗎?總記得謝夫.布烈治借十塊錢給杜比.麥 佳的情景,那是一種無言的信任,那是一種無私的愛,也是一種象徵,象徵你是我的兒子。
在治療的過程,當然不會這麼順利。小馬鞍帶斷了,杜比.麥佳的腳斷了。希望好像斷線的風箏一樣,越 飛越遠。
到小馬康復後參加比賽,杜比.麥佳寧願意冒終身斷腳的危險,選擇策騎出賽。
好友的一句話,道盡他的所有心聲── 「他情願斷腳,也不要心碎。」 杜比.麥佳是屬於小馬的,小馬 也是屬於杜比的。杜比是一個騎師,如果他不能夠騎自己心愛的小馬出賽,他的痛比死更難受。
這叫做「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一個真正忠於自己個性的人,會盡性而生,不理所有後果 。提出這個理論的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有一段話很有意思:
「Musicians must make music, artists must paint, poets must write if they are to be ultimately at peace with themselves. What humans can be, they must be. They must be true to their own nature.」
這段話的意思是:一個真正的音樂家,即使他聾了也會創作音樂;一個真正的畫家,即使他跛了手也會畫 畫;一個真正的詩人,即使他潦倒不堪也會繼續寫。假如這些人都是真正盡性而生的人。
在電影中,杜比.麥佳正是一個真我實現的人。他與小馬一樣,是從泥濘中救出來的良駒,他要救自己, 也要用生命去活出真正的自己。他是真正的英雄! 只要能盡性而生地活出自己,我們每一個也是英雄。 我是!你是!所有人都是!
---- QQ:85564724
NOW AND THEN
THINK OF YOU AND ME
FOREVER FRIENDS FOREVER WE'LL BE
TIME IS CHANGIN' BUT NOTHING'S TO BE BLAMED
COS OUR HEART FOVEVER SING
我最中意既都系唱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