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评论空间>>【岁月流金——昨天明天】>>【[盘点我的2003]征文作品】>>【征文评点】我们的历史不再是帝王将相的兴衰

主题:【征文评点】我们的历史不再是帝王将相的兴衰
发信人: zbhlazbhlz-w-001(准备好了)
整理人: aaaachi(2004-02-11 07:56:52), 站内信件
【征文评点】我们的历史不再是帝王将相的兴衰

  盘点一年,其实是个枯燥又难出彩的活,尤其当我们的日子过得平平凡凡。外界也许有那么多轰轰烈烈的新闻事件目不暇接的着,可它们与我们休戚相关到何等地步呢?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不为所动,或者不需动弹的看着它们掠过,仅仅在心底留下一些影子。

  于是大家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法国年鉴学派的写作方法,或以线形的时间叙述来分割2003,恰如年鉴学派的代表杂志《经济与社会史年鉴》,或建起各种主题总揽全局,暗合该学派的“问题史学”观。前者的代表当如carolinejune【小魔女泪光闪闪】《[征文]小魔女泪光闪闪:盘点我的2003》 、azalea_lei【杜鹃*厄运中】《盘点我的2003征文:我的2003》,1到12月的经历等量分明、泾渭有度;后者便如big_badboy【我不是女人】《[征文]2003个人总结》sasa61【淼淼秋水】《[非征文]盘点我的2003》,题界清晰、详略纵横,其中jichanghua-123【子语】更将情感独立成篇。

  在中国史学界,集年鉴学派之大成者莫过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然则该书虽为宏篇巨著,却依然脱离不了帝王将相的窠臼,笔触始终匍匐在大历史的周围,可算形似而神不似。反观评版今次征文活动,政治大事不再是叙述的主干,倒是颇多真实细节施施然登场,将年鉴学派三大时间结构之“个人时间”发挥到了极致。

  尽管“非典”等令全国上下动容的大事绕不过去,但市民的生活却从来不会将公共话题摆在首位,因为哪怕极其细微的个人体验,都会战胜“非典”成为内心世界的全部。所以,爱情波折、工作磨砺、学习艰辛,等等等等,穿插勾连于文章的首尾,即算对2004年的期望寄语,亦是“柴米油盐”之类的“庸俗”寄托,譬如donghanyan【采莲人】《[征文]盘点2003》,可谓“一花一世界”罢。

  此即为时代的变迁,公共权力再也不能安排我们的思索,强迫大家按照统一的步调而喜怒哀乐。这是自由的胜利,文明的进步就在这些无数的、细碎的活动中完成;在yinying25【幽忧】的这篇《征文?告别我的2003》的感性自由发挥中,我也看到了理性的胜利——恰如哈耶克所说:“欲使发展成为可能,理性生成所赖以为基础的社会进程就必须免于理性的控制”。

  是呵,零碎又平凡的一年,散得旁逸斜出,哪怕没有了主题、没有了线形,却也是你我这等“俗民”维系人生的唯一境界。email1983【寒】把握着这境界的精髓,一贴《【征文】零碎的2003》无论标题还是行文,蒸煮的不过是自己的快乐与悲哀、失望与光荣,与他人的心绪不着一墨,纯粹得美丽,孤独中读到内心真相——也许这真相只是他希望我们看到的那部分。

  需要申明的是,虽然庸俗、虽然个人色彩浓厚,但其间亦不乏生活的热情,只因为那是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帝王将相的附庸。huanlina【凌筱】就在《[盘点2003征文]:完结的23岁》的这些细节中品味中,煲出了浓而不腻的靓汤。个人生活,既是保护自由的“基本依据”,也是创造文明的唯一动力——这里的词语结构宏大了,但真理却从来如此。

  借题发挥,我自己一个人感慨了这么多,无论如何也该完成一下自己的政治任务了,我心目中的评奖等级如下:

  一等奖:
  email1983【寒】《【征文】零碎的2003》

  二等奖:
  huanlina【凌筱】《[盘点2003征文]:完结的23岁》
  carolinejune【小魔女泪光闪闪】《[征文]小魔女泪光闪闪:盘点我的2003》

  三等奖:
  sasa61【淼淼秋水】《[非征文]盘点我的2003》
  donghanyan【采莲人】《[征文]盘点2003》
  azalea_lei【杜鹃*厄运中】《盘点我的2003征文:我的2003》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