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whh-gz(寻飘渺)
整理人: air11(2004-04-09 09:34:39), 站内信件
|
据说广州有近40万辆摩托,假如每辆摩托车背后都有一个2人的家庭的话,那么这次禁摩将有80万人受影响。再加上摩托车维修行业,和摩托车零配件生产和销售的从业人员,估计受影响的人将达到百万以上。
我们可以假想一下,一个影响百万人的政策出台,在国外是怎么样的:他们那些代表市民的议员会在议会上唇枪舌剑,各种声音在媒体上大打出手。最后达成协议,各种利益亦达到相对均衡。但在这里我们看到什么?在这里我们举行了一个听而不证的所谓听证会,据说有资格提问的人只有区区的10多人。这有什么代表性呢?在这时这上百万人的人大代表在那里?媒体上又有多少种声音?记得一部电影里的台词是这样的:政策我们已经决定了,你们(专家和媒体)负责帮我们想理由!现在的情况是不是有点象电影里的台词?
其实本人认为摩托车最终都会越来越少,但那是因为:公共交通发达,出行方便,服务优良,所以人们选择了公交。因为轿车价格低廉,质量过关,而附在轿车上的收费让我们可以接受。所以人们选择了轿车。也就是说是市场在起作用!而不是象现在,市长在起作用!
再说那些所谓禁摩的理由,其他我不懂不敢乱说。但要是一夜间40万个摩托车主涌向街头,都去挤公交,那交通会改善么?我们的市政当局有办法了么?假如在这40万车主中有10万人买轿车,那交通会改善么?我们的市政当局有解决的办法了么?
最后,我想说:这不是简单的禁摩与否的问题,而是有上百万人的利益即将受损,却没有任何办法的问题。希望各位坛友去影响力相对较大的论坛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许这样可以让管理者知道真正的民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