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摩托车>>恶法禁摩下的呼声>>质疑广州市“禁摩”的真正目的

主题:质疑广州市“禁摩”的真正目的
发信人: kinkin2002(ChaCha)
整理人: air11(2004-04-09 09:34:39), 站内信件
质疑广州市“禁摩”的真正目的

    惊闻我国大陆的“国际大都市”——广州,即将与国际接轨——提前、全面“禁摩”。担心的问题终于来了,
广州的领导人“病了”,而且病得不轻!以致连出昏招:前年,在国务院宣布摩托车十五年报废之后,自己又规定
广州的摩托8~10年报废;今年初,又出尔反尔地宣布,2007年提前、全面取消摩托车;为了达到目的,罗列了摩
托的“七宗罪”,假交警、交委之口及官方传媒之力进行攻势。
   为了告诉大家广州的领导人犯了什么病,就先从那“七宗罪”说起,剖析病因。
“罪名一:噪音”    这是一个数字的概念。同样的行驶,夜深人静的夜晚与白天熙嚷的马路就大不一样。既然超
出国家的规定,那国家为什么不禁止呢?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地段禁止,事情就可以做到两全其美,机动车禁鸣喇
叭就是成功的例子。
“罪名二:污染”    这更是一个数字的概念。摩托在怠速(开着发动机而不跑)情况下的测试数据是不实际的。
摩托车因为机动性强,没有多少时候是处于怠速的,像汽车一样老堵在路上不动,那谁还骑摩托啊!偶尔遇红灯,
也就一分钟的事,比起公交车的污染要轻多了。
“罪名三:死人”   这个问题有点复杂。首先,“平均每天死两人,全年43%的死亡人数与摩托有关”,这里绝
对是将番禺、从化、花都的农民与高速行驶的大货车、泥头车相撞,以及那里的摩托与行人相撞造成的死亡数据一
起算出来的,这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其次,如果因为摩托驾驶员交通意识不强引起了死亡事故,那么,先检讨驾校
的培训问题再考虑交通规划的原因,每个人都能够方便地在各自的路上走,那能这么容易撞死。最后,不是还有很
多摩托驾驶员没死吗,因为他们不违章!违章的不是被撞死了就是被吓死了。
“罪名四:抢劫”  的确,有些歹徒利用摩托(主要是外地人用外地摩托)进行抢劫。但是,如果广州的人行道与
机动车道有护栏相隔;如果路上多点巡逻的;如果交警严格管理外地摩托。
也许情况不会这么严重。
“罪名五:非法营运”   这可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在广州,摩托车就没有合法营运一说,都是非法的。关键是
:存在是合理的。如果城市规划井井有条;如果公交线路到家门口;如果公交、地铁通宵开;如果出租车很便宜;
如果市区不堵车;如果外地摩托进不了城。如果是这样,你还会选择搭摩托吗?
“罪名六:违章”   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马路上所有的交通工具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违章,包括行人、宠
物。 无牌无证是因为大家需要但是没有正常的渠道;左右穿插是因为道路设计不合理;不戴头盔、逆行就基本上
不会出现在市中心。要知道,如果汽车出现违章,其影响就大了。
“罪名七:影响形象”   哈哈,病根在这!这里的问题大而多!我们来说说!

一.  摩托车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由德国发明生产,八十年代由日本大量生产。但是,大多
数产品主要销往亚、非、拉国家。西方经济发达的国家在任何时期,都没有以摩托为主要交通工具,原因很多。但
是,在法国的巴黎、意大利的罗马,摩托是不少人的代步工具,因为那里路少、人多、老城面积大。 而在大多数
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由于经济水平低、气候温暖、城市功能不发达,摩托一直是当地居民主要的交通工具。
    那么,广州是个什么情况呢?我们当然希望它“超英赶美”,但是它现在貌似美丽的外表下,内部的许多基础
工程、规划设计、配套设施、法律法规、人文道德、、贫富不均等等经济、社会问题摆在大家面前。不能因为面积
大、经济增长快、人口多,广州就能够抛开几十年来基础差、底子薄而造成的问题;不能因为领导人们经常出访欧
美各国,看到经济现状不如我们的国家却拥有着美丽、舒适、完善、理想的城市环境,就以为凭广州现在的实
力——罗马是可以一天建成的!发着烧,想出来的图画是美丽的。
看看台北,它们的生活习惯、城市规模、经济水平和广州有点相似,但那里的摩托比广州多,问题却没这么多,而
且基本不禁。为什么,难道台北成为国际大都市的条件比广州差很多吗?
一个城市必然有它自己的问题,也就有它自己的特点和形象,广州如果按照纽约、东京、巴黎这样的模式建设,一
样会面临许多问题。世界上没有哪个城市的模式是得到公认的,而广州就是广州,在中国现代化的都市行列中,能
够“超沪赶京”就很好了,能够做到“十六大”提出的“小康”标准就更完美了!


二. 广州如何消化这么多摩托禁驶后的交通压力?这37万辆车里,起码有十万辆基本在市区行
驶,估计部分车主的妻子、孩子原来是靠这些摩托接送的,这些直接的人口应该有十五万。
如果其中五万人实现了现代化,买了汽车。天啊,广州市区再有五千辆车都不行了,何况五万!三年内再修几个
“环”也没用,要落地、要停啊!还有污染问题、能源问题,汽车可比摩托占地、耗油!另外的十万人,他们只能
座公交、地铁了,那些政府里什么部、什么委的老爷们,你们有没有计算过要增加多少地铁车辆和庞大的大巴?每
天交通高峰期,挤车的人、抢位的公交车是那么可怕!要知道:十万人不是小数目,一起放个屁,广州的空气质量
都会明显改变!
另外,广州要增强经济竞争能力,需要降低生产、生活的成本,并且提高时间效率,摩托的优势显然突出,何况还
带来相关的税收和产业、就业。
我在想,政府逼这么多人放弃摩托,是不是想为今后的“广州本田”、“丰田”提供消费人口,要是那样,我们就
成了政府的工具了!呜呼!

三. 人民政府为人民,这是必须的。但是,37万摩托车主所影响的直接人口应该有一百多万。
这一百多万人的生计、生活方式、生活质量将提前遭到严重影响,政府如何“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实到
2007年,大多数摩托按照国家规定也应该自然报废了,许多车主都清楚知道自己的摩托什么时候报废,他们自然会
有计划地安排他们的生活,比如搬家、换工作、存钱买汽车等等。可是,政府急不可待地要提前“禁摩”,大有趁
着“灭杀果子狸”的胜利成果,一举“歼灭”摩托,然后“跑步进入国际大都市”之嫌。
为什么要突然打乱人们的计划?这不但让许多人措手不及,还给广州市人民留下了政府朝令夕改、诚信不足的不好
形象。
其实,现在绝大多数摩托车主并不是真正愿意开摩托的。谁不想座在可以遮风挡雨的汽车里安全地行驶,如广东话
中“边个唔知阿妈系女人”,可条件不允许啊!如果广州市的领导人想实现国际化,就要根本性提高市民的收入和
素质,就要真的关心群众。如果有一天,当老爷们座着公家的豪华座驾无意经过破旧的街道、见到车旁驶过的摩
托,希望他们心里在说:“我们做得不够啊,还有这么多人没有住上好房子,还有人要开辛苦地开摩托,对不起,
我要尽快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真是我民万幸!

好了,既然大家知道广州市的领导们有点烧,别怕!“非典”都能治,领导的病上街喝杯凉茶就行了。路是一步一
步走出来的,不能急。现在,大家一起给点意见,广州“禁摩”需要这么急吗?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