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unhackor(豆豆)
整理人: dearxue(2004-01-12 19:39:33), 站内信件
|
伦敦,国王学院与我
(一)
2002年12月9号, 我第一次来英国。 那次选择的是国航CA937, 在没有来之前, 有人在网上说什么坐国航的飞机吃不饱, 其实在飞机上只要你渴了(据说飞机上比沙漠还要干很多倍, 所以在长达10多个小时的飞行中多喝水是非常重要的), 就可以自己去倒饮料; 饿了, 还可以向空姐要饼干。 在从北京到伦敦的航线上, 我们要花很长一段时间在俄罗斯的上空飞行, 由于第一次来的时候是冬季, 所以从机窗往下看, 整个俄罗斯都被大雪覆盖着。每次坐飞机都选择靠窗的座位,因为我喜欢从飞机上往下看的景色, 特别是在起飞和降落的时候。不过长途飞行还是建议大家选择靠过道的座位, 因为那样上厕所和活动更加方便。在快要抵达伦敦的时候, 你会发现不少飞机在空中起飞和降落, 这个时候你就会开始觉得伦敦确实是一个国际大都市。早就听说过伦敦是个多雨的城市,我不是很喜欢下雨,那天原以为伦敦会是个晴朗的下午,因为飞机在高空的时候我们还可以见到太阳, 可是10分钟过后, 飞机降到了低空,所见到的却是阴雨天, 不过下面的这个城市给我的第一印象好象是当时不是冬天,而是春天, 因为我原来只有在春天才可以见到那么多绿的草地。 冬天,伦敦天黑得特别早,飞机是下午3点多落的地, 可是出机场时已经是万家灯火。
自认为在国内的时候英语还不错, 可是一踏上从机场到宾馆的地铁, 就觉得自己好象从来没有听说过那样的英语似的。 刚开始真的听不懂地铁播音员说的是什么, 尽管我觉得很好听。 后来每次坐地铁我都喜欢听广播,而且还经常跟着广播小声地重复着那些句子。 因为那才是真正地道的英国英语。 我也喜欢观察伦敦的广告语, 这里的广告到处都是, 我觉得广告语是很有力量的语言, 所以特别留心。
我住的那家宾馆不大, 严格地说应该是一家很小的宾馆。 在国内住过好几次五星级, 但是同样的价格到这里只能住那些够不上什么级的宾馆, 难怪原来那些英国的同事去中国出差时那么高兴, 因为他们在英国我估计肯定是很少住5星级的。 特别的是那家宾馆的电视在晚上11点之后就能收到超级黄色的片子, 刚开始都不知道, 后来一个朋友来看我, 说你有没有看这个台, 我说没有, 于是他弄了弄就出来了那个台, 而且还有很多关于性的评论。 那天我觉得自己真正来到了西方的开放的国家。后来那位朋友还带我去逛了一下伦敦的SOHO区, 走在街上, 偶尔也能听到一些带有中国口音的男人用生硬的英语对着门口的装着时髦且性格的小姐问:HOW MUCH?再后来那位朋友又说了伦敦的赌场, 说什么必须装正装才能进去, 而且还免费提供吃的和喝的, 可惜我至今都还没有光临过任何赌场, 一是因为自己没有那么多的钱和时间,二是因为我觉得自己的赌运从来都不好, 小时候玩扑克很少有赢的, 于是就发誓今后绝对不赌博。
第一次来英国的主要目的是参加毕业典礼。 伦敦商务学院(LONDON SCHOOL OF COMMERCE)与英国NORTHUMBRIA大学合作, 学生在可以在伦敦花几乎1半的学费和更少的时间就可以读完那个大学的学位。 这种价格确实吸引了不少学生。 尽管他们是一个私立学校, 但是每次毕业典礼都非常隆重。 我去的那次学校租了塔桥(TOWER BRIDGE)旁边的THISTLE HOTEL的整个二层。 所有参加那次毕业典礼的人大概有300多个, 而且为时整整一天。 英国毕业典礼最隆重的时刻我觉得是所有的人都起立看着那些教授和学生穿着不同的服装从庄严的音乐声中出现的时候(剑桥大学的毕业典礼听说更隆重, 那些人穿着学袍在学校里要游好长时间)。然后就是一个接一个的演讲, 从最牛的人, 到学生代表一直持续几十分钟。 最后是合影留念。 下午是鸡尾酒会, 我不太喜欢拿着一杯酒或饮料跟每个人都说来说去的感觉, 所以那天觉得有点别扭, 不过英国人特别喜欢这样(至少看上去那样), 来到这里你就会发现英国的酒吧一到晚上都是人。 现在我偶尔也去一下酒吧, 因为这是他们文化的一部分, 觉得很有必要感受一下, 不过这个时候已经没有第一次的那种感觉了。 毕业典礼的晚上学校在宾馆设宴招待所有的学生及学生家长。 而且每个人都发邀请函, 非常正式。正式宴会开始之前,又是一些VIP先发表演说, 有即兴的, 也有拿稿的。 然后就是吃, 我原以为那天会像国内设宴那样摆出几道菜, 谁知道后来就是面包, 然后一块鸡腿, 一块CHEESE。 不过宾馆的服务人员服务真的很周到, 每个桌都有专人负责。 最后就是舞会, 首先是宾馆的小姐出来跳, 她们穿得很少, 但是很专业, 脸上的笑容很到位。 后来有几对专业的男女在人群中跳, 跳得很好(本人实在在这方面很弱弱, 说不出来是什么舞, 只知道好)。 最后是群欢, 所有的人都跳起来, 而且还有乐队伴奏。 国内的毕业典礼与这边有很大的差别, 我记得自己毕业的时候学校也设宴, 但是我没有看到有家长参加。 同学吃散伙饭的时候真是一醉方休。 毕业拿证也只是派一些代表去领每个班的证书, 而不是一个一个学生发下去。至少我们学校是那样, 不知道别的学校怎样, 清华大学的毕业典礼应该还不错, 但不是十分了解。
第一次来伦敦的有一天我碰巧路过自己现在就读的大学——伦敦大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 刚开始觉得这个名字挺好听的, 然后看到了学校的校园, 觉得应该是一个很不错的地方, 后来跟一个同事又路过KING’S, 他说国王学院很有名, 在我们英国人的心里地位是很高的, 很不错的大学。当时也没有在意, 只是那个校园在我的脑海里有个大概的印象。 后来到2003年年初, 我决定来英国留学, 于是突然想起了KING‘S COLLEGE, 马上上网查, 最后发现这个大学原来真的很不错, 迄今为止已有5为诺贝尔奖得主, DNA的螺旋结构也是由这个大学的科学家发现的。那天晚上我决定就申请KING’S吧, 兴奋得差不多一个晚上没有睡着。 后来又咨询了几个英国人, 他们都建议我申请, 再后来又碰到一个北京的大学生(政法大学的), 他说伯明翰大学录取了他, KING‘S没有录取他, 心里很不舒服, 我说伯大不是在TIMES上比KING’S 排名更靠前吗? 他说那你错了,KING‘S的法学院是英国数一数二的。 再后来体验KING’S的名气就是在第二次来英国之后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