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qiuzim(秋子)
整理人: fslts2(2004-01-12 14:50:05), 站内信件
|
苏轼乃奇才,其词开创豪放之先河,其文名列唐宋古文八大家之列,其书法名冠宋代“苏、黄、米、蔡”四大家之首,其画引导文人墨戏画之潮流,然而其仕途之路却颇为周折,其人生感慨亦极其深刻。
文人才子之苏轼,近30年为官之路历经坎坷。其宋嘉佑六年应科举授官,因与王安石变法有左,被视为旧党,迫其离京为地方官10年,其间因诗文诽谤朝廷罪入狱,后获释谪贬黄州。旧党得势回京任职,又与旧党发生分歧,再次外调任地方官6年。后新党又得势,再三贬英州、惠州、儋州。徽宗即位,方遇赦北归。
宦海沉浮之苏轼,饱经世态炎凉之风霜。境遇变化之感受,仍不泯耿直之性格。一次游莫干山,途经小庙小憩。庙中主事见来者衣着俭朴,随口曰:“坐”, 对侍童曰:“茶”。落坐交谈觉其不凡,请入厢房叙谈,和气曰:“请坐”,又对侍童曰:“敬茶”。得知来者为父母官,遂作揖打拱,再引入客厅,谦卑曰:“请上坐”!并侍童曰:“敬香茶”!临行,庙中主事请题联留念。东坡含笑挥笔:上联“坐,请坐,请上坐”;下联“茶,敬茶,敬香茶”,后飘然离去。
才华横溢之苏轼,文思妙咏何其敏捷。寥寥12字,不言炎凉而讽炎凉,着眼小事而寓世态,浅白巧妙之语何其深刻。或许对官场纷争,朋党倾轧之世俗炎凉令其司空见惯,或许对空门净地、小庙主事之傲卑令其由衷不屑,或许这种率直令其蒙受许多不白,或许正是这种不白所带来之坎坷,方使其对世态炎凉感慨愈加深刻。
---- 把瑶琴的梦幻托与知音,倾心素琴那茫茫的亘古意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