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bhlazbhlz-w-001(准备好了)
整理人: aaaachi(2004-01-13 08:31:35), 站内信件
|
反驳【魔教教主】的“高下论”
教主使出“提撩剑白鹤舒翅”,我应以“返腕翼德闯帐”,着!
说到帖子水平高下的问题,实际上也是个咀嚼了多次的玩意。这方面,教主有成熟的想法,我也经过屡次的切磋,搞出了一套“准准氏理论”。现下磨合磨合,求同存异嘛。
抛开爱憎之气不说,我个人服赝于事实和逻辑,而附于逻辑主线、事实论证之上的文风、修辞,在我看来乃是相对次要的标准。无论调侃也好、政论也好,判断的依据对不对、判断的结果准不准,都是体现帖子水平的第一要素。在这方面,赵所理出的“鲁迅例子”,不符史实、逻辑松散,当然被方批得连还嘴的余地都没有——专门针对赵贴的“两点事实”摆在那里,当与马悲鸣、王伯庆无关吧?
若是连史料掌握都不准确,谈什么调侃?调侃调侃,乃是正式论述的补充、戏说,却不能违背最根本的判断标准。赵作为一个作家、业余“历史学家”,正是典型的“误人子弟的文艺工作者”(参看小贴《要警惕文艺工作误人子弟》)。当然,他要是说一个“纯属虚构,不负言责,观者莫信”,那就谁也不会理他一下,更遑论正式批他一把。
而文风,体现的是个人品德、心胸、襟怀,却与学识、判断无关。同样是一个错误,教主可能会文质彬彬的说“恩,这位同志有点小错误值得商榷呀,1+1=2嘛”,而我却可能劈头盖脸就是一通骂:“你TMD错了知道不?1+1=2,猪头!”——从判断上来看,我俩都成立了,只是风格不同。而假如有人点头称是:“说的不错呀,1+1是不=2呀!”,那么相比之下,我可能比教主低一点点,但是却比此人高一点点。
当然,从文学、文艺的角度去理解,文风、修辞等等可能就上位于“第一标准”,正如瘦竹兄和不吕同志所说:“我不看你说了什么,只看你怎么说”,那这就属于完全不同的领域了。二者之间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会换位,但在谈历史、论伦理的时候,我的标准自然更站得住脚。
不晓得是网上哪位同志总结的一段话,我觉得非常精辟,曾经拿来作为签名:
帖子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用乏味的文字叙述乏味的道理;
第二层次:用精彩的文字叙述乏味的道理;
第三层次:用乏味的文字叙述精彩的道理;
第四层次:用精彩的文字叙述精彩的道理。
那么,方是拿霸道的文字叙述事实真相,赵却是拿精彩的文字和谦和的风度,来掩盖其歪曲的事实,其中高下,当不难分辨。教主希望我提高鉴赏水平,自然是为了我个人素养的提高,但“吾爱教主,吾更爱真理”呀!
=========================
集中回答准备好了同志。
作者:魔教教主
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今天晚上时间有限,有时间再大大铺开谈。
我一开始以为准备同志把我的坏招“顺水推舟”学去了,后来看看,准备同志是很认真的,他也一直很认真。我本意是赵无眠的文章比方舟子要好。批驳别人的文章,或别人的书,切忌断章取义。至于硬伤也分成两种,一种是影响到文章论点论证的硬伤,一种是对文章本身没有影响的硬伤。我从小就看大批判文章、梁效同志的文章,对于这种文风非常熟悉与反感。虽然现在我们在狠批梁效、狠批姚文元,可惜啊可惜,还是以姚梁之道还治姚梁之身。没有任何进步,我甚至认为“姚梁”之道是中国文人的通病和传统,大批判文章只是集中表现出来,并让全国老百姓也加入学会了这种风格。
大批判文章的最大特点是“天然合理性”,我有一种天然的合理性,所以我居高临下的痛斥你,缺乏对对手的尊重和对方文章原意的认真理解。找到一句话、一段话的错误,就对整个文章开始狂批。我很小的时候就很讨厌这种断章取义的风格,可能是本性之厚道使然。我看别人的文章,最先看到的是我所喜欢的,然后才能看到我不同意的。可是,我国大陆这种行文硬梆梆的口气,困扰了我小时候之十多年,我很希望能看到一种相会尊重相互去试图理解对方,而切磋观点的文章,可惜没有看到。网络上的辩论文章,则更是大批判的至高境界。揪住别人的一点疏忽就开骂。
一篇文章,没有软伤那是不可能的。没有硬伤,也是非常之难的,帖子越长出现硬伤的机率就越多。我们力图做到的只能是尽量避免那些对文章论述有影响的硬伤。
赵奸无眠的文章是杂谈,瓢虫同志深得我心。赵在神侃,方舟子同志用《汉奸低能学》这样的大批判文章来对付赵奸无眠,赵无眠当然象老金对王朔那样使出黑招谈什么“八风不动”“风格境界”,来旁敲侧击。至于明朝国土面积也是众说纷纭,从无定论,怎么变成硬伤了呢?(明朝的国土面积,实可以作为一个专门研究课题来详加讨论。再说了近代国家观念也是西方在晚清时传入我国,我国明朝时朝野上下还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国家概念呢)
“比如周作人为什么是汉奸呢?不是因为他当过日本人的教育督办,”—— 再比如《汉奸低能学》里这句话,也有问题。给周作人戴上汉奸的帽是个文化史上的铁案,也是周作人一生中的污点对他的后半生有极大影响,这对于近现代中国文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现在很多同志给周作人在翻这个铁案,还没有翻过来呢,嘿嘿。如果正过来用:周作人为什么不是汉奸?这样才理直气壮嘛。如果反过来用:周作人为什么是汉奸?则未免有些强词夺理。
马悲鸣和赵无眠是两码事,悲鸣的文章的确很有些问题,他行文草率、不加检点(尔爱其羊还是礼,要不高兴了。我记得他说过喜欢他喜欢马奸)。关于他的代表作《废除帝制80周年祭》,就问题太多。如果我来写文章批驳,绝对能做到以理服人,不扣帽子。关于李陵的问题“率匈奴十万,追汉军九日”,这是马悲鸣说的,也不是赵无眠说的。
写批评文章,我希望能做到:锋利而不霸道,尖锐而不贬损,就文论文,不要搞人身攻击。说到容易,做到也很难。大批判风格似乎是中国人骨子里的特质。我自己在发火的时候,可能也未脱党文化的影响。
准备同志,如果你老认为方舟子的《汉奸低能学》真的比上面赵奸无眠的帖子好,如果你真的这样想,真的,而不是“顺水推舟”的调侃。我想你在读文时,一定有股强烈的爱憎之气在心里。
在鉴赏文章上,希望你能更上一层楼。
…… 有事要走,先到这里,有空再铺开。
---- 疾急风雷战斗小组政委兼指导员兼组长兼全部组员 “准卫红”
人民铁拳打腐败,哪怕翻天分浮财!!!
永远要求公正与自由—— 因为那是我的,也是你的,更是他(她)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