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unnysun()
整理人: ranfish(2004-01-31 14:50:08), 站内信件
|
***** CyberSun [email protected] *****
我认为,真正的高手,应该是因喜欢本子而研究本子的。我也是用过许多本子的用户,不是高手,我只想说说自己的体会,有偏颇之处敬请见谅。
关于重量:
重量问题典型的是个人喜好的问题,我就喜欢重本子,因为一分重量一分货,重本子通常都是全内置,功能强大。比如现在的宽屏,那个不在3公斤左右,用过了宽屏,我个人是再也无法忍受常规的小本了。所以你说重量轻的好,我认为不对,肯定有很多人喜欢功能强大的,重量跟功能应该是直接挂钩的,比如DELL8600,重吧,满载4公斤,可我用得爽死了,你拿两台IBM X40来都不跟你换。所以,我认为重量不该是用户选择笔记本的主要因素,你放在这里说就有失偏颇了。重量作为主要的采购因素,应该是适用于那些对功能要求不高的移动用户或者女士。重的本子,内空间、散热系统、外壳刚度都有很大的提升。所以,还是那句,重量不是问题,要看各人喜好。
关于厂商:
厂商问题确实是选择笔记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这点我同意,但从你的语气里,我又看到一个言必称IBM的受害者。目前国内主流的厂商IBM、HP、DELL、TOSHIBA、SONY、PANASONIC、BENQ、NEC、ASUS、联想等,实际上可分美系、日系、台湾系三大类(真是令国人悲哀,没有大陆系,可喜的是目前长城等厂家都开始注重自我研发,在此为他们喝彩)。三大系里其实以前很多文章都有记载,不再赘述,不过从原产地讲,台湾厂商称得上是笔记本发动机,无论哪个系,都有他们的身影,我们不佩服不行。一线厂商在质量上自然很有保障,二线厂商则性价比高些,三线厂商则胜在经济实惠。所以,其实在厂商上是各有千秋的。存在就是合理的,不必非得砸锅卖铁买一线的产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
美系笔记本:我认为IBM、HP、DELL是一个层面的;
IBM:
IBM算是在笔记本里做出品牌了,就象汽车里的奔驰宝马一样。这个优势使它的口碑一直领先与其它厂家,很多人选择它是因为面子的问题(在我身边就有很多)。当然,它的质量也是特色,我说说它的缺点。性能价格比太差,价格高不说,配置延续了日本人的思路,比如显卡,总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看看那些最高端的机型,那些显卡都是垃圾。这也是很多业界人士不选择它的原因之一。保修,质量好了是否就不要保修了?错,保修非常关键,IBM的配件历来都是金钱堆起来的,前一阵的水货风波也让聪明人看出了问题。我认为,IBM适用于那些办公用主要用来做文字处理的人士,对功能有更高要求的不要选择它。
HP:
无论是HP还是COMPAQ,都有其独到之处,比如HP早期的坞站技术、COMPAQ的JBL音效技术,都是在当时的阶段其它厂商无法相比的,如HP的坞站技术就兼顾到便携性,两家合并后笔记本也没太大改变,各有各的系列,HP新出的宽屏就反映不错。我认为HP属于兼顾到商用和家用的厂商,性加比也相对较高。保修上稍微弱了些。但不影响其拥有一大批稳定客户。
DELL:
对DELL的评价,发现真是褒贬不一,各方面的意见都有,但从我个人来看,DELL其实正在创造笔记本行业的新标准。从目前全球的出货量来看,DELL是第一位的,为什么?因为便宜?不光是这个,是因为保修体制好!很多人说DELL是攒机器出身的,东西肯定差,错了,我身边的几个公司集团采购全选的DELL,除了价格因素和保修的因素外,稳定性和质量也是集中考察过的,结果怎么样?全买的LATITUDE商用系列,非常稳定,有批机器56台,除了三台因人为损坏在保修期内免费换了部件外,全部无故障(当时企业买了COMPLETE OVER服务)。DELL另一个特点就是在其INSPIRON系列大胆采用了很多高端的最新配件,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不同的配件,让追求性能的朋友暗爽不已。比如我说的8600,现在配的M10 128M,目前看来是主流机型里最猛的了,要等IBM、HP达到这个配置,恐怕是几年后的事情了。保修,是我认为DELL做得最好的地方,目前没有一个厂家可以跟它相比,用过的朋友都知道,如果选择了三年COMPLETE COVER服务,那就不用把本子当宝贝碰着了,随便用,哪里坏了换哪里,没了低配换高配。这些还不是DELL的最大优点,DELL为中国市场做的最大贡献是把价格体系打乱了,没来之前,本子是高级人用的东西,现在呢?别说这是因为大环境造成的,再有大环境,没有DELL,看IBM卖什么价。告诉大家一个细节,很多最新的西片里面的机器大多是DELL的,比如最近时髦的连续剧24。
日系的机器:TOSHIBA、SONY、PANASONIC、NEC等
日系的机器我一直不赞成买,就象车我不赞成买广本一样,除了抵制日货的因素外(我认为在有同级替代品的时候,尽量不选择日货是作为中国人起码的操守),日货存在着很多问题。诚然,象TOSHIBA早期其实品牌远超过IBM,知道吗?曾经占过全球60%的出货量,可怕吧。他的错误,在于不尊重用户的智慧(这句话现在很时髦),比如产品招回的问题、台式机芯片冒用而不知会消费者的问题等等,说白了一句话:把消费者当傻子,业界口碑的丧失加上技术更新不行,导致了现在的局面,不过我们可以看到TOSHIBA正在奋起直追。
那么SONY呢,我认为在商言商,它的作为未可厚非,但是能否成功,还得看今后市场的反应。其实SONY是最值得我们警惕的一个公司。透过现象看本质,SONY在干什么事情你们知道吗?SONY想做标准,想卖内容,想搞垄断。在硬件上,MEMORY STICK就是很很好的例子,想把这个昂贵的东西强加给用户而不是遵循国际通用的存储标准,PS2上,中国国内的货比水货还贵而且只能读在中国发行的游戏(目前这种游戏只有三个)。这些都是SONY想在今后长远的市场上搞垄断的举措,说远了,回到本子上,SONY的机器,兼容性是最差的,自己乱七八糟的软件,你要是老老实实用做字处理的话,没问题,想装点其它的,就等着莫名其妙出事吧。SONY在设计风格上是非常独创的,但里面就让人不敢恭维了,配置上总是采用最简的够用的。所以在行家看,是不会挑SONY的,很多女士喜欢是因为造型上讲究的原因。
PANASONIC、NEC、SHARP等,我认为属于二线厂商,乏善可陈,不说了。
日货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虽然他们质量控制得好,但成本控制得更好,内部工作人员都知道,按最低成本做出来的东西还有控制好品质,是多么的难,但日本人做到了,不佩服不行。
其它的厂商:
台湾系的特点是性价比好,且质量过得去,我认为国内的厂家如果在研发上再不投入,被台湾系OEM产品所迷惑,那么今后的景况将会很危险。
性能问题:
我认为笔记本里最最容易过时的就是显示系统,其它都可将就,就这个不能将就,因为它无法升级。不明白为什么很多厂商没想过这个问题,后来仔细想想,我要做本子,我也这么干,就让你显示系统现在刚刚好,过段时间你跟不上了不就得换本子吗?所以其实在这点上IBM很受日系的影响,全用低端的显卡,甚至不用独立显卡,所以严格意义上讲,我认为IBM属于美日混血系。SONY也是这个毛病。
其它部件,我认为见仁见智,各人自己体会吧!如果我选择机器,重量无所谓,首先是要功能强大,芯片可以目前主流就好;显卡一定要好,有多高配多高(通常能配这么高独立显卡的机器芯片组都不会差);内存一定要足够,至少512M,肯定要自己加;屏幕1024X768或1280X800就好,否则伤眼睛(除非你做设计,否则别选太高分辨率,因为LCD只有再最大分辨率时才是最佳视觉效果),LCD尽量选择名厂的(这个比较难查);硬盘主流就好,因为可用外置移动硬盘;键盘尽可能好,打字不多的人无所谓;触摸板和TOUCHPOINT质量无所谓,因为基本不用,不过要配个高级的无线鼠标;接口够用就好;光驱够用就好,最好两年后换掉(因为光头寿命也就差不多这样);电池再棒也有寿命,所以买来记得保养好;保修一定要好,天有不测风云,以防万一吧,这个跟个人习惯有关,比如我虽然不抽烟但喜欢用电脑时吃吃喝喝一样。还有就是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量体裁衣,不要做超出自己能力以外的事情,按经济实力办事。
以上是我的意见,同时再次呼吁大家,在有同级别产品可选择时,要有优先选择国货,其次欧洲货,再次美国货,最后实在不得以才选日货。
补充:
1、我认为重量是个人喜好的问题,所以不是我考量的主要因素。笔记本是为了移动而产生的,因此在设计时重量是考虑得很仔细的,但这个重量并不是无限制的,其实这里面我也有个承受的极限,但我认为现在的宽屏本子比如HP、DELL或者长城的这些PC平台,只有长城的重量能跟苹果比,其它都超过了三公斤,都在我承受范围以内,所以我认为重量是不关键的。因为如果一台本子超过10斤,那就不叫本子了。
2、NEC、PANASONIC、SHARP这几个本子给我的第一印象是NEC是做芯片的,松下是做时尚家电的,SHARP是做LCD的,各有专长,但在整机质量上并不出色,所以说它乏善可陈。
3、最后一句话是任何时候我都要强调的,作为一个中国人,不能太沉迷于经济建设而忽视了国际环境,不是有钱就是好的,要关心国事。我们老百姓怎么关心呢?就是了解时事参与舆论从花的每一分钱做起。
支持国货,这是必然的,我不是说盲目的支持,不是要牺牲自己利益的支持,而是在同等的情况下支持,比如冰箱空调,有必要买进口的吗?
在同等条件下,为什么要买欧洲货,《战国策》都知道吧,远交近攻是我们在目前国际大环境下能做的最好动作,欧洲跟我们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在高科技领域除外),地域上没有疆土矛盾,却是个巨大的经济实体和市场,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是最佳的选择。
美国一直在部署环中国防御岛链和地域,对中国的抑制政策是公然而不掩饰的,我们还有必要总是笑脸相迎吗?从身边做起,就是同等条件下不买美国货,不为他们国内工业输血。我们的外汇储备大多是美圆,傻吧,现在都知道了,为什么,随便美联储降低利率,我们就得损失,为美国买单,现在所有的经济学家都知道这点,也在改进,尽量减少美圆储备而转为欧元。从战略角度上讲,美国是我们的潜在敌人,不买美国货就是支持中国的强大。
日本,更别说了,马上修宪了,修完就能合法拥有军队了,这个侵略性的民族早晚要搞点事出来的,我们抵制日货,就是不向日本的战争机器输血啊!我们历史上吃的亏还少吗?现在还在持续的吃亏,都被经济掩盖了。知道吗,东北的大豆是全球最好的,可产量一年只有一千几百万顿,都抢着买,结果呢?日本从我们国家进口,我们却从美国进口转基因的大豆。鄂尔多斯放养的山羊吃草根破坏植被,造成严重沙化,这是日资企业啊。
4、DELL是否就一定好,也不尽然,因为国内的DELL跟北美的DELL质量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所以买DELL是要掌握技巧的。比如尽量买商用系列LATITUDE,这个系列稳定很多;尽量跟企业大单采购走,服务会好很多;尽量买三年COMPLETE OVER服务,这样什么都能换;尽量别买出货量小严重促销的机型,以免碰上设计上的缺陷。我们国人还要忍受很长时间的服务不平等对待,这个无论在哪个进口产品上都是这样,我们只能团结起来努力争取我们的权益了。
此文在sundigi.com发时受到斑竹的封杀,后来一分析,原来sundigi.com是以卖日系本子为主的论坛,并非中立的,因此在论坛上多保留其它品牌的缺陷而说日系机器的好话,估计其主办公司应该是SONY的经销商,甚至不排除有日资参与的可能。在此为各位提个醒,这样的论坛,不去也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