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qiuzim(秋子)
整理人: fslts2(2004-01-13 15:27:41), 站内信件
|
汪伦情
古往今来,名人大凡或有文武建树,或有传奇经历,或有不凡才华,而汪伦乃普通平民,名不见经传,其大名却因李白之诗,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广为流传,成为历史上极为奇异之名人。
李白《赠汪伦》诗,感情极其真挚。“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边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千尺潭深,不及友情,虽为文学夸张之描绘,岂无现实之基础?
清人袁枚《随园诗话》记载:“唐时汪伦者,泾川豪士也,闻李白将至,修书迎之,诡云:‘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欣然至。乃告云:‘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李大笑,款留数日。”
汪伦之情,或为仰慕之情。其虽为乡里豪士,却仰慕文人雅士。古之平庸乡绅,或结交官府,或依附豪强,对文人虽有礼遇,绝非存有无利之心。李白虽为名士,却非权贵,汪伦与之交往,实为仰慕才情。
汪伦之情,或为风雅之情。据考,李白小住,李、汪两人饮酒阔论,相见恨晚,欢娱达旦。为此,李白于《过汪氏别业二首》诗中,曾有汪伦为神仙窦子明、浮丘公之誉。汪伦能否赋诗已难以考证,但其欣赏诗歌水平绝非一般。
汪伦之情,或为真挚之情。李白离别之时,桃花江岸,汪伦与村民踏步高歌为其送行。真挚之纯洁友谊,古朴之送客形式,使李白甚为感动,即兴留下千古流传《赠汪伦》之不朽深情。
或许汪伦之名,因李白诗而名世,或许李白之诗,因汪伦情而流行。
---- 把瑶琴的梦幻托与知音,倾心素琴那茫茫的亘古意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