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影视沙龙>>● 世界电影>>独立论坛>>单刀直入>>《胭脂扣》个扣

主题:《胭脂扣》个扣
发信人: pannanhai(云笑风)
整理人: marco_0708(2004-01-05 09:18:43), 站内信件
  看《胭脂扣》的国语版是绝对暴轸天物的,比如“献世”难翻译,还有老十二少撒尿时所唱:旧阵小便射过界,今日阿尿滴湿鞋。这是关于粤港旧事的电影,唯有粤语版才得神绪。塘西风月和西关花事何其似啊。

  羊年还没有过去,娱乐圈这一年有太多令人悲伤的事,先是哥哥张国荣、之后是林振强、柯受良,然后是梅艳芳,这一脱六十年代人英年早逝,不禁让人概叹造化弄人。有人记起算命的说过今年命中带木的流年不利,难道真如如花在测字滩求得个“暗”字那末灵验?又有人说:如花去找十二少了。这话透出解嘲味,电影里有情人如花和十二少不能生死相随而现实却可结伴同行,上天入地。

在我南方故乡人死后是要找个“南和佬”来查三世书的,就会查出其人死后投胎到何处。某人故去的时候,那本书就写她落在北方西京云梦乡何家大宅,是个男的,将来是个大官云云。听者无不感安慰。李碧华说因为爱情,大概一千万人之中,才有一双梁祝,才可以化蝶。其他的只化为蛾、蝉螂、蚊蚋、苍蝇、金龟子……就是化不成蝶。并不像想象中之美丽。我却认为,众生平等。管他个轮回,只要今生今世。就是丑陋虫子也有轰烈生命。

 人生如一场拖拖拉拉的大戏,做戏时只不过浓缩快捷,做完戏又回到生活中去。粤剧大戏的影子在此电影中出没,有〈客途秋恨〉、《樊梨花》〈胡不归之慰妻〉、〈楼台会.山伯临终〉。闲时听听看看这些曲目,怀想白驹荣、薛觉先、马师曾、罗家宝、陈笑风、文千岁等老倌的风范,概叹粤人传统文化和气节的息微了。
 
名妓痴缠,一顿烟霞永诀;阔少梦醒,安眠药散偷生

痴缠迷执就是扣,是不离不弃,也是独自拥有。好象梅菜扣肉,梅菜覆盖着腩肉,各自渗透。

也只有鬼魂才可以穿越时空。三十年代塘西风月的色彩是明亮的,而八十年代的现代化城市倒是灰暗的。难道记忆才是鲜活的?

这是一个找寻和印证的故事,要找寻那个背信弃义,临阵脱逃的男人,到最后找到了,她也见到他被惩罚的结果:穷困潦倒,垂垂待死,众叛亲离。而且他也悔了,哀求她带他走,不要独自留下他“献世”(广东话:指被羞耻地生),世间薄幸男子如同陈世美,总是要受惩罚和审判,女权主义者才会心满意足,扬长而去。为什么不是十二少其后娶妻生子,过上正常人生活?

如梦如幻月 若即若离花    爱情能做到若即若离,才是至高境界。

其实陈十二少是富家翩翩公子,而如花是青楼女子,泡妞泡成老婆,而能背叛家庭,沦落下九流,进而同赴死已无可指责了。生又何欢?死又何苦?何必苦苦痴缠?


根据李碧华原著小说改编的浪漫鬼故事,背景是三十年代香港的塘西风月区和五十年后已经变得十分现代化的城市,藉着两段相差半个世纪的爱情互相比较,令人产生问世间情为何物的慨叹。梅艳芳饰演石塘嘴名妓如花,她与张国荣饰演的富家公子十二少产生了真爱情,但不为男方家长接受,两人相约吞食鸦片殉情,不料如花的阴魂来到五十年后才发觉十二少未死,而是在垂老之年落魄地当一个临时演员。在报馆上班的万梓良与女友朱宝意从中帮助如花寻人,也因而反省了他们自己的爱情关系。关锦鹏导演此片十分细腻动人,塘西风月的部分拍出了港片罕见的颓废美感,在气氛上洋溢着浓厚的哀怨缠绵气息。梅艳芳真情演绎,表现女性坚毅抗争、信守承诺,为爱不顾一切的特性,演出淋漓尽致,1989年获第二十四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 

梅艳芳遗照,应是〈胭脂扣〉最后的那个亮相镜头:转身回眸,眼波流转,面目含笑。身后是黛青色的山峰。。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