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消费购买能力偏低
1、解决住房困难或者改善居住条件是购房最主要的目的
当问及“您购买商品房最主要是为了什么?”绝大多数消费者回答是为了“解决住房困难”或者“改善居住条件”,这部分人群的比例分别为38.6%和54.1%,而回答“投资”、“为他人购房”、“商用”及“其它”的比例,分别为3.7%、1.9%、0.6%、0.9%,另外,家庭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消费者中,把购买商品房作为“投资”的比例为12.2%,明显高于中、低收入家庭。
2、消费者对于商品房的购买能力相对偏低。
在购买力水平的决定因素——家庭收入问题上,有25.1%的家庭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有29.8%的家庭月收入在2000元至3000元,有23.1%的家庭月收入在3000元至5000元,有10.5%的家庭月收入在5000元至9000元,有5.6%的家庭月收入在8000元至10000元,有5.9%的家庭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上。调查表明,相对于目前商品房市场的价格而言,多数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偏低。
3、30万元以内的商品房最好卖。
被调查者中有42.3%的人可承受的商品房最高总价为20万元,26.9%的人选择20万元至30万元,选择100万元以上的人只有5.9%。
4、分期付款,选择首付10万元以内的消费者居多。
对于可承受的首期付款额这个问题,有62.4%的人选择是10万元以下,选择10万元至20万元的占24.7%,能承受20万元以上首付款的人数占12.4%。
当问及“您的全家每月会用多少钱归还贷款?”有34.1%的人回答是1000元以下,有33%的人回答是1000元至2000元,有16%的人回答是2000元至3000元,回答能承受3000元以上的人数占16.9%。
5、付款方式中,“分期付款”、“银行按揭”引人注目。
有75%的人选择分期付款方式和银行按揭,其中,选择“分期付款”的占50.1%;选择“银行按揭”的占24.9%,另外,23.5%的人选择一次性付款。由此可见贷款买房的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
6、多数消费者在交房时“不需要任何装修”。
当问及“您希望(所购商品房)交房时的装修情况”,只有38.2%的人选择“不需要任何装修”;有28.9%的人选择“仅提供厨、卫装修”;19.9%的人选择“开发商提供方案,并按照消费者选择装修”;12.9%的人选择“全面的室内装修”。其中,家庭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消费者中,选择“不需要任何装修”的占27.5%,选择“仅提供厨、卫装修”的占21.6%,选择“开发商提供方案,并按照消费者选择装修”的占33.1%,选择“全面的室内装修”的占39.4%,选择“仅提供厨、卫装修”的占29.9%,选择“开发商提供方案,并按照消费者选择装修”的占18.4%,选择“全面室内装修”的占12.3%。
7、多层住宅最受青睐。
在回答对楼型的选择时,有34.9%的人选择“多层无电梯”,有30.8%的人选择“多层带电梯”,有18.1%的人选择“小高层”,而选择“高层塔楼”的人只有12.4%,,其余还有3.1%的人选择“高层板楼”。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目前在高收入家庭群体中,多层带电梯的楼型需求逐步增加,而多层无电梯的楼型则受到中低家庭收入群体的喜爱。
在回答对房型的选择时,有49.3%的人选择“平层房”,有33.1%的人选择“复式房”,有13.4%的人选择“跃层房”,有4.1%的人选择了“其它”。
在对房间位置及布局的回答中,有39.2%的人认为“房间布局”最重要,另外,有28.2%的人认为“朝向”最重要,认为“楼层”和使用率“最重要的分别占15.4%、17.3%。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不论收入水平是高还是低,人们现在普遍更看重户型设计是否合理。
8、“环境景观好”成了挑选商品房地点的首要依据。
对于所购商品房的地点,有24.4%的人选择了“环境景观好”;其次选择“方便子女就学”的占到23%;第三位的是“距工作单位近”,比例为22.8%,选择“距父母居住地近”和“距繁华商业区近”的分别为14.1%和10.3%。选择 “环境景观好”的比例居高,表明消费者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日益提高。
9、公共配套及物业管理受重视。
当问及“选择商品房时,您更看中的因素”,消费者明显对于公共配套及物业管理给予了较高的重视,选择这两个因素的比例分别为20.8%和17.2%,选择“价格”因素的占16.4%,另外“交通”、“小区环境景观”和“安全”分别以13.1%、12.3%、8%的比例排在四、五、六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