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具有讲究。煎补用具应选陶瓷砂锅、瓦罐或搪瓷器皿,它们不会与中药有效成分起化学反应,铁、锡、铝等金属器皿均属禁忌之列。
2、加水、火侯要相宜。煎补药时将药放入锅内,加清水浸没药材,头煎水量以浸没药材半寸为宜,二煎以水浸没药材三分为宜。一般先将药物浸泡20-30分钟,再经文火头煎40-60分钟,二煎40分钟左右。
3、锅盖要盖压。煎药时为使药物煎透,必须严加锅盖,特别是滋补药品的贵重药品如人参、鹿茸更应关盖文火煎熬。滋补药应煎2-3次,每次煎成200-300毫升为宜。
4、辨类煎药。煎补药时,如药中含有鳖甲、龙骨、龟板、珍珠母、虎骨、水角等骨质、贝壳类补药,应先打碎煎30-40分钟后再下其他药物同煮。而黄芪、党参、首乌等调理滋补药应用文火久煎1小时再复煎一次,以免浪费药材。胶质、粘性大且易溶的药物如阿胶、鹿角胶等,应在去渣的药液中微煮或趁热搅拌,使之溶解,以免与其他药同煎时粘合煮焦。某些贵生药应别煮,如人参就另切成小片,放入盖盅内,隔水炖2-3小时。亦可用水磨汁或挫成细粉后调服。
5、服用方法有讲究。补药煎好后,应将头煎、二煎、三煎混合,分晨起空或晚上睡前服用较好。一般放置时间不宜超过12小时,以免药效成分损失。此外还要注意服药期间的某些饮食禁忌,避免某些食物对补药成份的干扰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