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经医生诊治后,医生通常以处方的方式嘱咐病人用药,使其得到合理治疗。
医生处方的内容常包括以下几项
(1)处方上端医生需填写好患者姓名、年龄(儿科患者必须写明实足岁月)、性别、 处方日期、就诊诊室或住院科室、病案号。
(2)在处方正文中,医生需清楚书写药品的名称、剂型(片剂、粉剂、胶囊、注射剂或者软膏等)、剂量和数量、药物用法。
医生每开列一种药品一般要占用2行,药名、剂量和数量为1行,用法为另1行。用法包括每次用药剂量,每日用药次数和给药途径 (如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口服、外用等)。每日用药次数通常以分子式书写,如每日3次写作3/日,每4小时1次写作1/4小时等,或用拉丁文简写。
现将处方上剂量和用法的简写外文及其含义介绍如下g——克,mg——毫克,μg—微克,ml——毫升, u——单位,qd——1日1次,bid——1日2次,tid——1日3次,qid——1日4次,qod——隔日1次,qw——每周1次,biw——两周1次,q2h——每2小时1次,
q8h——每8小时1次,qn——每晚睡前1次,2~3次/d——每日2~3次。皮下——皮下注射,肌注——肌肉注射,静注——静脉注射,静滴——静脉滴注(即打点滴)。
(3)药物排列一般依主药、辅药的次序排列。
(4)处方下端医生需签全名,方可生效。
(5)急症用药,医生在处方右上角注明“急”字,可要求药局优先调配。
病人识读好医生处方,可以更好地配合治疗。

|